本论文是一篇房地产方面论文提纲,关于长沙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房地产及教育科研及城市边缘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房地产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随着城市的发展,长沙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也随之变化.本文首先界定了长沙城市边缘区的范围,其次总结了近年来长沙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的演变,然后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房地产发展模式、教育科研发展模式以及旅游发展模式几种长沙城市边缘区适合采用的模式,提出了长沙城市边缘区组团发展的设想.
这篇论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100511.html
【关 键 词】长沙;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发展模式
1城市边缘区的定义及长沙市边缘区的范围界定
1.1城市边缘区的定义
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要素扩散与乡村要素集聚且彼此相互渗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位于典型城市与典型乡村之间界限模糊的过渡性、动态性区域.城市边缘区是指城市外缘由城市向郊区过渡的地带,其土地利用方式、产业结构、经济增长、人口社会构成以及生态环境等要素具有城市与乡村相混合的特征,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沿阵地.
城市边缘区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动态性:过渡性主要表现在城市边缘区是城乡结合的混合地带,因此兼有两种地域的形态特征;混杂性主要表现在人口和经济方面,城市边缘区人口构成相对复杂,经济类型较为多样化;动态性主要表现在随着城市的发展,边缘区的界限不断发生变化,往城市外围外推.
1.2长沙市边缘区的范围界定
长沙现辖芙蓉、天心、岳麓、开福、雨花、望城六区和长沙、宁乡两县以及浏阳市,面积达到1923.6平方公里.本文先根据相关图文资料和城市景观划分出模糊的边界,然后依据万有引力公式等定量方法,参照政府行政区划的变动,最终综合界定城市边缘区的范围.
本文采用万有引力公式计算经济联系强度,表达式为:
Rij等于*A
式中Rij为经济联系强度,Pi、Pj分别为某年城镇i、j的人口数量,Vi、Vj分别为某年城镇i、j的GDP,Dij为i、j两地之间的直线距离,A为系数,式中取值为1.在此基础上建立经济联系隶属度计算公式:
Fij等于*100%
综合运用上述两式,同时参照行政区划变动可界定长沙市城市边缘区缘区为外环线―机场高速―京珠高速―西外环―南三环―北三环,包括黄花镇、高塘岭镇、暮云镇、含浦镇、雷锋镇、跳马乡、坪塘镇、莲花镇、双江镇等乡镇.
2长沙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变
我国城市边缘区空间结构演变具有工业导向性.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核心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为“退二进三”.工业的搬迁特别是重工业的外迁导致人口随之流动,人口聚集引起资金、信息等向城市边缘区转移,相关服务产业迅速发展起来.相对而言,城市边缘区地租低廉、环境承载力较强、环境优美,依托这些优势,城市边缘区吸引城市部分企业、人口、资金、信息等集聚.城市边缘区的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为“退一进二”,由传统农业逐渐向城郊型农业转化.城市边缘区逐渐扩张,其界限再次往外围地区推移,最终融合为未来城市的一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沙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十一五”初期长沙市区面积为556.3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为167.7平方公里.到十一五后期长沙市区面积扩展到954.6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扩展到249.3平方公里.2011年,望城正式成为长沙第六区,城区面积扩大一倍,市区面积达到1923.6平方公里.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房地产的论文范文素材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毕业论文、学院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54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沿老城区呈蔓延式扩张,同时其空间形态在原基础上呈现出沿轴向四周分散的趋势.长沙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共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即1949年到1958年,长沙城市人口和面积逐步增加,城镇化建设得到恢复并且初步发展起来;第二阶段即1959年到1966年,长株潭三市鼎立的格局初步形成,城市建设变化较大,同时带动着城市与城市、城市与郊区之间地区的发展;第三阶段即1967年到1978年,长沙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受到严重冲击,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城市中各企业、单位大多分布在郊区,布局上较为零散;第四阶段即1979年到1999年,由于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被重构,长沙空间格局为“一主体、两翼、两组团”,其中两翼、两组团即马坡岭、泉塘、望城坡,天顶乡、捞霞组团和坪扩组团为当时长沙的城市边缘区.第五阶段即2000年到现在,长沙城市化发展速度加快,城市空间形态出现新的嬗变,城市边缘区的界限变化显著,在原来基础上见缝插针式建设,同时也呈现出了快速无节制的蔓延式扩张.
3长沙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研究
3.1长沙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的选择
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种类较多,其选择应当从长沙市边缘区原有基础条件出发合理选择,使其符合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发展要求.影响长沙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选择的机制,可归结为国家政策强制机制、基层农民自发机制、外地企业驱动机制三种.国家政策强制机制即通过城乡规划将长沙市边缘区纳入长沙市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对边缘区的投资以及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和文件促进边缘区发展;基层农民自发机制即通过长沙市边缘区的农民群体自筹资金发展农业产业化或者创办乡镇企业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