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学生方面有关论文查重,关于《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生及课程及实践教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结合当代就业趋势,针对我院《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现状及学生实际情况,提出一些关于《面向.NET的WEB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
【关 键 词】NET;WEB应用程序设计;教学方法
一、引言
Web开发即B/S结构的程序开发,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结构.随着国家宽带的普及提速,计算机用户对浏览器的广泛应用,B/S结构成为了当今应用软件的首选体系结构,B/S结构的系统应用软件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如12306火车票订票系统,淘宝网、网站形式的OA系统等.
.NET在Web主流的三大开发语言中,因为微软研发的强大的VisualStudio开发环境让.NET具有易上手,高效率,低成本的特性,给从事.NET的开发人员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更大的竞争力.市场需求方面,对.NET开发人员的需求越来越大,在各大招聘网站上,.NET的开发人员的职位数量排行名列前茅,有良好的发展趋势,预测在未来几年将会持续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然而高校该方向毕业的学生却在求职时处处碰壁.据了解,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这些毕业生在读期间没有掌握实用的技能与经验,距离企业的实际用人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因此,应该改变《面向.NET的web的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缩短同企业用人之间的差距.
二、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
1.学生缺乏学习热情和学习氛围.
从我校招生情况来看,大部分学生基础薄弱,学习习惯不好,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大部分学生进入大学后认为终于从紧张高中生活中走出来,应该放松一下,很大一部分同学上大学只是为了混个文凭.再加上《面向.NET的WEB的应用程序设计》课程与高中的学习方式比起来更重视动手实践能力,而不是死记硬背概念和理论,而学生的动手能力普遍不强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热情.
2.学生对《面向.NET的WEB的应用程序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该门课程是在大三开设的,在大二学习了该门课程的必修课《C#语言程序设计》,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实践课主要编写的是Window应用程序.同时在大三还开设了《J2EE程序设计》,J2EE课程的课时是48课时理论+32课时实践,而《面向.NET的web的应用程序设计》课程仅仅16课时理论+16课时实践,这就无形中给同学们一种感觉反正都是网站设计,J2EE更重要.
本文出处: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119067.html
3.传统教学方法有待改进
传统的该门课程更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这样导致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能真正在企业中用到的少之又少,在理论讲解中,主要是以教师讲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课后又不操作练习,一学期下来学生最后只是为了考试而学习,没有达到动手实践的目的.实践课也是教师找一些简单的例子,先给同学演示一遍,同学们照着老师的想法做,这就导致了思维定式,到真正企业工作时,发现学到的东西只是皮毛,无法适应工作的需要.因此,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改进,以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学生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校学生论文、本科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22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资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资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三、探讨《面向.NET的web的应用程序设计》的教学方法
结合独立学院的办学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有理论、懂实践、会动手”的应用型人才.本门课程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教为主体改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覆盖基础知识和理论体系,突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强化实例教学,通过实际训练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注重知识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把知识点融入到实际项目的开发中.
1.精选教材,制定教学计划
教材的选取对该门课程起着至关的重要性,教材不宜太难,也不宜太简单,太难学生很难接受,太简单达不到教学效果,经过仔细对比选取了沈士根、汪承焱、许小东编.《Web程序设计―ASP.NET实用网站开发》作为该门课程的教材.由于课时有限,只有16学时的理论,所以如果按周计算只有8次的理论课,所以不可能讲完书上的所有章节,这样只讲了该书的前八章,其中第三章是C#基础知识这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已经学过了,在此门课程这部分将不在介绍.
2.多与学生交流沟通,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
在讲课的过程中尽量引入实际应用的例子,通过和同学交流自身开发经验来提高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并保证他们在课堂上能感到兴趣,学到知识.从教学效果来看,学生的上课积极性以及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有一定提高.
3.提出问题,增加学生学习的动力
在每节课上课刚开始,提出几个与本节课相关的问题,如在第六章HTTP请求、响应、状态管理教学中,提出了以下四个问题:
(1)网页间如何跳转,如何传值.
(2)网站如何实现免登录.
(3)如何实现一直登录.
(4)如何实现统计在线人数.
这样,学生在听讲的过程,学会思考,学会总结,从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4.改变实践课教学方法
实践课程的安排,传统的教学是按章节安排每章的实例,本门课程将按照一个项目开发的流程进行实践教学.
(1)确定分组,分工合作
在项目最初明确实验要求和实验目的,以分组的形式开展,主要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在企业中,一个项目也不可能是由一个人来完成.学生一般4至5个人为1小组,每组选举出项目小组组长.项目组中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承担如资料收集整理、页面设计、数据库设计、代码编写、测试等工作.
(2)安排任务,学以致用
不是传统单纯讲知识点,而是边讲边用,让学生知道学习每个知识点后,在真正开发中,什么地方能用到.在这个阶段,以任务驱动的方式,通过讲解完基础知识后,给学生安排任务.由于同学们的所讲知识的理解能力不一样,这样在真正动手编写代码时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需要老师耐心的讲解.在处理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大家都存在的问题,进行再一次讲解,争取每个人都能掌握.(3)实行“一帮一”的学习政策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很多的问题,通过“一帮一”的方式让会做的同学教不会的同学,一些同学在帮别人的过程中学会怎么调试程序,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学习热情.通过自己编制的实践课教案,让学生能一边做,一边参考资料,在做的过程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加大难度,培养热情
在不断解决问题的同时,同学们的热情不断被激发出来.我在整个过程中不断地给学生适当的压力,同时也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