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实践教学有关论文答辩,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改革探析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实践教学及法律基础及法律基础课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实践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实践教学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重要的教学环节.目前,该门课程在实践教学中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所以应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革措施,发挥实践教学的育人功能.
关 键 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PracticeTeachingReform
CHENXiaokai
(KailiUniversity,Kaili,Guizhou556011)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实践教学的论文范文集 | 大学生适用: | 大学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6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AbstractPracticalteachingisanimportantpartof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teaching.Currently,thecourseismoreprominentproblemsexistinpracticeteaching,itshouldproposeappropriatereformmeasurestoaddresstheseissues,playeducationalfunctionofpracticeteaching.
Keywordsideologicalandmoralcultivationandlegalbasis;practiceteaching;reform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大学生社会主义道德素养、法律素质的一门基础课程.这门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当然地成为其基本要求,所以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内容来组织安排课外实践教学活动,改革实践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世界、认识社会、强化理论,把理论要求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学生成为讲道德、遵纪守法、热爱祖国、敢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实践教学的主要作用
1.1促进学生理论学习与实际的结合
理论性与实践性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基本特性.不论是道德理论还是法律理论知识都与实践活动分不开,而且学习理论知识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实际学习效果.实践教学活动是对课堂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直接的认识和体会的过程,是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并达到知行合一的过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意识地来验证理论的科学性和重要性,从而进一步规范大学生在校内外的生活行为.当然,学生通过参与具体的实践教学活动,更容易发现自己理论的不足,促进学生不断追求理论水平的提高.例如,在道德教育章节中组织学生到福利院开展志愿服务;法律教育章节中组织学生到法院旁听法官审判案件等.通过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促进学生对重点、难点问题的理解,促使学生不断内省,认识理论学习中的不足,从而有意识地注重理论学习,提高学生对教师课堂理论教学的期待,使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形成良性互动.
1.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实践课总是以各种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亲身体验、感悟、获得知识.在实践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旁观者,学生具有支配和主导活动的权利,推动活动进行.所以,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不需聆听教师枯燥的理论讲解,避免一味强调理论灌输式的学习,而且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不断变换的过程中得到放松,很容易地保持着学习新鲜感和较高的学习兴趣.实践活动本身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知识性和趣味性,实践教学活动能给学生带来很多的快乐,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自然能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例如,我们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在组织学生参与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这一具体道德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与老人们聊天、下棋,为老人们扫地、理发、捶背、洗脸、洗脚,老人们会由此感受到青年人对他们关心,快乐的笑容洋溢于老人脸上.学生真正地感受到“帮助别人快乐自己”,因此而保持在实践中学习的浓厚兴趣和对道德理论知识的不断追求.
1.3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
社会责任是社会成员对社会所应该做或不得不做的事情,要求社会成员采取积极行动,促成有利于社会的后果产生或防止坏的结果的产生.一个安定有序的社会需要社会成员自觉担当社会责任,具有社会责任意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任务之一.实践教学活动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环节,也是促使学生养成社会责任意识、增进学生认识社会、体察民情的重要途径.例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诸如参与社区普法宣传、到敬老院慰问等“爱心服务活动”.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爱心服务活动,更加了解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状况,从而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心社会、奉献社会、建设社会的责任的意识.
2当前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缺乏必要培训,实践教学能力不足.长期以来,由于学校受到“理论教学体现水平,实践教学只是补充”观念影响,很多高校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不够重视,缺乏对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培养培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科任教师普遍存在“善于言而短于行”的问题,容易导致理论与实践教学相脱节.(2)经费保障措施乏力,实践教学效果难以保证.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不足,(下转第101页)(上接第96页)使任课教师感到校外实践教学难以开展.即使偶尔由任课教师带学生外出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但由于缺乏统一的实践教学专项经费安排,往往使实践教学活动流于形式,实践教学活动收效甚微.(3)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尚未完善,制约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目前,很多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考核存在漏洞.例如,缺乏对教师组织实践教学质量的认定、教学单位实践基础建设和学生参与实践教学活动成绩的考核机制.因此,制约着教师与学生组织参与实践教学活动的积极性,部分教师和学生存在走过场和应付的被动心理状态,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整体效果.
3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
(1)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考核体系,是强化实践教学的基本方法,也是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