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商法总论类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法学本科商法教学中的困惑与相关专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商法总论及商法学及商法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商法总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商法学是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复杂原因,商法课程无论是在教材编纂、课程结构、学时安排、学科地位还是理论体系的建设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商法学科的发展进程和教学效果.本文针对上述存在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思考,并结合商法学科特点提出相应的合理化建议.
关 键 词法学本科商法教学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商法是全国高等院校法学专业14门核心课程之一,一般在大学本科二、三年级开设.从教学方面看,1999年商法才被教育部列入法学专业核心课程,①因此商法是法学专业领域中非常年轻的一门学科.相较于民法、刑法等成熟学科而言,商法目前无论是在教材的编撰方面还是在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设置的安排方面都存在着较多问题.目前各高校对于商法教学课程的设置和安排做法都不尽统一,这是由新兴学科研究范围和内容具有不确定性、包容性和发展性的特点所决定的.在法学的核心课程中,商法学是一门结构极为独特、体系极为庞大、内容极为丰富,同时又存在突出问题的课程.
1商法教材编写体例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教材选择上的困惑与思考
目前商法教材的编写体例大概分为两种,一种包括总分论两部分内容,②另一种只有总论内容.③总体而言,总分论内容形式的教材较为常见,编写体例、教材内容都比较固定,各教材之间的差异不是很大,教材质量水平较为统一.而仅以商法总论为内容的教材还比较少,此类教材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材之间内容差异巨大,无论是在编写体例方面还是教材内容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总论教材在编写质量上也良莠不齐,明显逊于总分论内容形式的教材.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第一,从国内方面看,商法总论部分主要讲述商法理论,但学术界对商法理论研究的时间并不长,其中许多问题在学者之间仍然存在较大分歧,无法达成共识.不同的学者在编写教材时都倾向于表达自己支持的观点,并运用这些观点去解释商法理论问题,结果形成了对同一个理论问题“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第二,从国外方面看,商法理论问题争议颇多的现象并不是我国所独有.这些问题在商法理论发源地的大陆法系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是因为商法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不同国家的商法发展历程都明显地带有本民族的烙印,因此各国的商法理论都会体现出本国的特色而对同一商法理论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商法总论课程的教材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此可能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众所周知,教材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教师在面对同一个商法理论问题时会因教材之间对此表述的差异过大而不知所措,面对学生的提问而难以给出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同时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因同一问题的不确定性而满腹狐疑,悬而未决的问题越积越多会挫伤学生对商法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该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166479.html
笔者认为,教材编写质量的高低只有在开设课程并使用过后才能予以评定,即使教师能将使用教材的意见反馈给出版社并且编者也予以接纳的话,教材的修订也要等到再版时才可能实现.因此教材质量的提高和改善绝无可能一蹴而就.因此选择合适的商法总论教材的问题更多要依靠教师的筛选,同时在讲授过程中必须对教材中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全面总结和梳理,力争使问题的轮廓完整化、解决问题的思路清晰化、并能引导学生在多元化的解决方案中作出合理选择.这就要求任课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通过对比、钻研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最终作出适合本专业发展要求的选择.同时应尽量选择各校公认的优秀教材,在教材编写质量的源头上进行把关.
2商法课程设置和课时安排上的困惑与思考
在课程的设置安排上,民法通常是商法的先修课程,主要原因在于民商法皆为私法且商法是民法的特别法,民法的理论基础对于商法而言必不可少.商法的后续课程通常是单行商事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破产法等,这些单行商法多以选修课的形式在本科二年级或三年级开设.
首先谈谈商法课程的设置问题.课程设置与教材的选择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把商法课程分为总论与分论两大部分,则开设商法总论课程时必须选择商法总论方面的教材,分论部分的课程再根据需要选择证券法、保险法、公司法等教材.如果商法课程是总分论合二为一的话,教材的选择上就不必分开.总分论课程分别设置的好处是课时较为充裕,能够保证授课效果以及知识的拓展与深化,缺点是受到法学专业总学分和学时的限制,总论与分论课程很难全部都开设.如果总分论课程合二为一,最大的好处是总论原理得以在分论具体制度的规定中得到诠释和说明从而不再晦涩艰深.同时总分论合一式的课程设置将商法浓缩为一门课程,不过多占用课程门数,总体上能使法学专业的课程种类更加丰富和充实.但其最大的缺陷是课时过于紧张,有限的课时难以容纳商法学庞杂的知识体系,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障.
其次是商法课程的学时和必修选修课程的安排问题.据有关数据统计,商法课时总量差异甚大,政法类院校的课时量大大多于其他类学校.商法课程总课时最多的达180学时,最少的只有30多个学时.按单行法所设课程的学时安排亦差异巨大,以公司法为例,学时最多的设到72学时,最少的只有30学时.④以笔者所在院系为例,商法类课程总共138学时,其中商法总论、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各为32学时.课时安排上的差异性实际反映了不同的院校对商法课程理解和重视程度的不同,有时也与各院校的办学特色有关.商法学体系庞大,本科阶段几乎不可能开设全部的总分论课程.笔者认为,商法学应开设哪些必修选修课程、每一门课程的课时多少可以根据以下标准进行权衡:
首先,可以参考国家司法考试商法部分分值比重较大的课程进行选择设置.司法部每年都会出版当年国家司法考试的大纲,大纲会对各科目考试范围及复习掌握的程度提出要求.由于司法考试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对非政法类院校而言可将司考中分数权重较大的内容设为必修课,权重较小的设为选修课,以此作为筛选标准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和统一性,便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