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电气设备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钻井队常用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与实践总结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电气设备及故障及操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电气设备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通过在井队五年多的工作和实践,并且在工作中不断地学习与积累,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电气设备的维修方法,现就对这五年来我对电气设备的一些维修方法和实践经验做一简单阐述.
【关 键 词】电气设备;故障;维修原则及方法;实践经验
1.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
电气设备损坏的原因有很多,最主要的有两种:
1.1物的因素,它包括
1.1.1产品不合格
使用不合格的产品或者电气元件.
1.1.2受电力设施标识的命名影响
(1)新设备的投入和更换名称后的设备未及时更改名称编号及更正标识,都有可能按照老习惯使用,而引发误操作.
(2)操作人员已经习惯于设备的颜色和材料.如果标识颜色和材料突然改变,则可能导致误操作.比如标示电缆相序颜色的改变.
(3)电气设备的标识对电气操作影响极大.一、二次设备命名编号标识不清,字迹模糊很容易出现误操作、误判断.
(4)如果电气设备的形状相同或相似,则应该有明显差异的标识来区分.
1.1.3受电气操作工具的影响,对不同的操作应采用不同的工具
很多事故都是由于工具使用不恰当造成的;比如使用扳手的尺寸、起子的大小,使用不当都有可能造成器件损坏
本文来源: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366317.html
1.1.4受电气元部件的影响
电气设备学术论文撰写格式
播放:23484次 评论:3748人
(1)设备产品不匹配.这主要发生在更换设备元器件时,没有合适的或者配套的器件,使用形状相同或者相似的器件代替,很容易造成器件或者电气设备的损坏.
(2)开关、刀闸、接地刀(操作机构)检修、维护不到位,例如机械传动机构锈蚀、卡死、周期性未上油润滑使设备老化,或者触点锈蚀,都有可能是设备损坏.
1.2人的因素,它包括
1.2.1盲目操作
很多电气事故都是盲目操作引起的,操作人员不了解或不完全了解设备的原理、性能、结构和操作流程而盲目操作;遇到操作障碍时,未及时进行检查,而是强行要求快速操作而引发事故.
1.2.2随意操作
操作人员和监护人员不按操作规程办事,甚至监护人不到现场,使操作失去监护作用.维修设备时必须有监护人员在场才可以进行维修.
1.2.3自信操作
有时操作人员会过于相信自己的经验和能力而造成误操作,作为电气操作人员操作完一定要进行必要的检查.
1.2.4越权操作
操作人员对指令不明确,操作时没有搞清楚操作目的,自己没有权利去操作,而越权操作.
人的因素是主观因素,可以通过教育、培训、激励等措施提高操作人员的敬业精神、技术能力和心理素质,尤其要加强对新员工技术素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其中人的因素里面造成电气设备事故的罪魁祸首是人员误操作,据统计因人员误操作而造成的电气设备事故占到电气事故的一半以上的.
2.常用电气设备的维修原则
2.1先动口再动手
对于有故障的电气设备,不应急于动手,应先询问产生故障的前后经过及故障现象.对于生疏的设备,还应先熟悉电路原理和结构特点,遵守操作规程.拆卸前要充分熟悉每个电气部件的功能、位置、连接方式以及与周围其他器件的关系,在没有组装图的情况下,应一边拆卸,一边画草图,并记上标记.
2.2先外部后内部
应先检查设备有无明显裂痕、缺损,了解其维修史、使用年限等,然后再对机内进行检查.拆前应排队周边的故障因素,确定为机内故障后才能拆卸,否则,盲目拆卸,可能将设备越修越坏.
2.3先机械后电气
只有在确定机械零件无故障后,再进行电气方面的检查.检查电路故障时,应利用万用表或者检测仪器寻找故障部位,确认无接触不良故障后,再有针对性地查看线路与机械的运作关系,以免误判.
2.4先静态后动态
在设备未通电时,判断电气设备按钮、接触器、热继电器以及保险丝的好坏,从而判定故障的所在.通电试验,听其声、观其动、测参数、判断故障,最后进行维修.如在电动机缺相时,若测量三相电压值无法判别时,就应该听其声,再单独测每相对地电压,方可判断哪一相缺损.
2.5先清洁后维修
对污染较重的电气设备,先对其按钮、接线点、接触点进行清洁,检查外部控制键是否失灵.许多故障都是由脏污及导电尘土引起的或者锈蚀引起的,一经清洁故障往往会排除.
2.6先电源后设备
电源部分的故障率在整个故障设备中占的比例很高,所以先检修电源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2.7先普遍后特殊
因装配配件质量或其他设备故障而引起的故障,一般占常见故障的50%左右.电气设备的特殊故障多为软故障,要靠经验和仪表来测量和维修.
2.8先外围后内部
先不要急于更换损坏的电气部件,在确认外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