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工民建类有关论文的格式,关于改革钢筋工实践教学与学生技能训练相关毕业论文的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工民建及钢筋及工学结合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工民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钢筋类似于人体的骨骼,在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钢筋工人的操作是影响钢筋混泥土结构质量优劣的关键工作,同时也是关系工程的施工速度和成本效益的主导工种.改革钢筋工实践教学是工民建专业肩负的重大责任.
关 键 词:钢筋工;实训;知识迁移;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Q-45文献标识码:A
2004年教育部、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实现“职业院校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并制定了《指导方案》.方案要求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的培养培训要以全面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以企业需求为基本依据,以就业为导向;适应行业技术发展,体现教学内容的先进性;以学生为中心,体现教学组织的科学性和灵活性.
本篇论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371411.html
为了配合实施《指导方案》,我院工民建专业于2007年拆除原有钢筋工实训基地、重新建起宽敞明显的实训厂房,设备投资十余万、教师为之振奋、学生备受鼓舞.下面就钢筋工实践教学改革分四个方面阐述:
1注重学生将力学知识迁移到钢筋实践中能力的培养
我是一名力学教室,为适应“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教师一专多能,我于2002年考取了钢筋工“技师证”.做为刚刚上任的实训教师,由于厂房的简陋,设备的匮乏、工具的缺少、经验的不足等原因,在实训中经常顾此失彼.随着时光的流逝,几个循环下来,我便非常重视利用所教力学知识解释钢筋实训中所遇到的问题.案例一:教室的横梁、门窗的过梁里面为什么要插入钢筋?我让学生们根据力学理论去思考.这是因为砼这种材料抗拉能力很弱,大约是抗压能力1/7-1/8倍,如果不配筋,素砼梁在很小的外荷载作用下受拉侧就会破坏,而受压侧却安然无恙,如果按砼的抗拉强度来设计,必然照成浪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才发明了钢砼结构,在梁内插入钢筋,来承担拉力,使梁的承载力大大的提高,同时提高了经济效益.案例二:梁中为什么要配弯筋、箍筋?我先领大家回顾所学过的力学知识,在力学中我们已经学过点的应力状态,主拉应力、主压应力及所画主应力迹线,由于砼抗拉能力弱,会沿主拉力方向破坏,由于主拉力应力迹线是斜方向的,所以梁会出现一条斜裂缝.怎样阻止这种破坏呢,需要配弯起筋、箍筋等来阻止裂缝的扩展,这样通过所学力学知识来分析架立筋、受力筋、箍筋、弯起筋的用途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益处.我从多年的实践教学中体会到,在讲理论时要注意它的应用,而在讲应用时,要用有关理论进行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把它们有机地联系起来,才能防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从而提高学生的驾驭知识、应用知识的能力.
2加强实训室建设,完善实训条件、提高操作技能
我院工民建专业钢筋工实训始于2002年.当时的实训基地是一个废弃的工厂.钢筋实训所用机器设备全无,只有一把钢筋剪、一个手摇扳及一个木制工作台、30个钢筋钩,一个楼梯钢筋骨架模型、一个阳台挑梁钢筋骨架模型.从设备层面上讲,要加大实训的力度,必须有足够数量、足够先进的设备做保障.这一点也是阻碍很多中职学校发展的大难题.07年我院新建钢筋工实训基地,我主持了其中的设计与建设并制订了新的实训规程.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没有设备条件的支撑,打造学生技能就是一句空话.我院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投资10余万,现已建成了8个钢制结构大型工作台,可同时容纳16人作业;两台新的电渣压力焊、两台平对焊机的伎用解决了以往较粗变形钢筋用22号镀锌绑线绑扎易断的缺点;切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