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民歌方面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当代民歌歌词的美学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民歌及歌词及美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民歌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当前的民歌歌词研究主要从其历史、创作现状与欣赏等方面展开.若从美学视域来看,对其“美学来源、美学原则、审美特质、审美欣赏”之深入挖掘势在必行.当代民歌歌词除了具备“狂欢、俗趣、贴切、比兴、婉约、流畅、粗犷、风趣”等传统美学特质以外,又富含“视野更开阔、情感更炽热、手法多融合、韵味更充足、修辞更丰富”等新质,而其不足则呈现为“过于崇高、喜悦过甚、浮躁轻俗、虚情矫饰、套路陈旧”等方面.
关 键 词:当代民歌歌词美学思考研究现状主要视点美学新貌美学前景
民歌自古以来即为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它口耳相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承载着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是民族文化和民众心态的活化石.由于它满载情感,想象逼真,语言精练,故而颇富美感.若要欣赏评价之,则其歌词与曲调之美学特色当在论证与品味之列.目前关于民歌歌词的美学研究正逐步展开,有的学者认为形式简洁、语言音调凝炼朴实是民歌美的重要方面[1];有的认为民歌歌词具有坦率直接的真挚美、细腻委婉的含蓄美、生动诙谐的情趣美、歌词形态的结构美[2].本文则从歌词方面展开全面而深入的美学探究,以求引发抛砖引玉之良效.
一、民歌歌词美学的研究现状
“民歌是一切歌曲创作的源泉.”关于民歌歌词的研究,理论界主要从其历史、创作与欣赏等方面展开探讨.关于歌词的历史面貌,刘以光《中国歌词简史》记述了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歌词发展史,纵览了歌词艺术兴衰盛微、发展嬗变的历史,赏析了各个历史时期的优秀词作,以及词坛名家的才情风采,探讨了歌词美学与歌词创作规律.
在歌词创作方面,李忠勇、何福琼《歌词写作常识》、余铨《歌词创作简论》、张黎《歌诗之路:歌词写作技巧及其作品》、洪源、苏伟光《歌词创作杂谈》、盾生《歌词创作概论》论述了歌词创作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胡杰《歌词创作论》对“歌词的本质特征、审美特征;歌词与音乐的关系;歌词中情与理的关系;以及词与诗的区别”等问题作了明确的论析和深入的挖掘.
专门从美学视野研究歌词的著作较少,较具代表性的有:何以《歌词美学风韵》探究歌词的美学特色与风韵;许自强《歌词创作美学》从音乐和文学两方面阐述歌词的情志美、意象美、意境美、理趣美、语言美及风格美;瞿琮《歌词审美小札》、得雨《歌词的审美与技巧》探讨如何对歌词进行美学欣赏.
因此,倘若盘点当今的歌词理论,教人如何创作流行歌词的著作颇丰,教人如何创作民歌歌词的著作尚未出现,而从美学角度探讨如何创作民歌歌词,并对当代民歌歌词的美学风貌进行整体评析者亦未出现.
不过,局部研究某一类型或地域的民歌美学风貌者甚众.比如范秀娟的博士论文《黑衣壮民歌的审美人类学研究》、智红的硕士论文《科尔沁民歌的审美三形态》、韩再红《山西民歌审美价值探索》分别对某一地区、某一民族的民歌进行了审美分析与归纳;又如陈蔚《原生态民歌的美学探讨》探究了原生态民歌的美学形态、类别与审美风格,这些研究对于了解民歌的地域或类型美学特性较有帮助,但应该把它们提升到整体层面来研究,探究民歌的整体美学风貌.
二、民歌歌词美学研究的主要视点
从美学视域研究民歌歌词,可由四个方面入手:(1)民歌歌词与现实审美生活、审美心态的对应关系,诸如民间生活美学、民族审美风尚等;(2)民歌歌词创作的美学原则,包括狂欢、俗趣、贴切与比兴等;(3)民歌歌词的美学特质,包括抒情之婉约美、节奏之流畅美、力量之粗犷美等;(4)民歌歌词的审美欣赏,主要研究欣赏民歌歌词时的移情审美投入、一唱三叹之净化功效、意象世界之显性展现、民族审美习惯之浸染等.
(一)民歌歌词与现实审美生活、审美心态的对应关系
民歌是由集体创作与传唱,表达人民大众思想、情感与意念的歌曲,同时也是民族历史与记忆的古老载体.因此,民歌歌词在美学上也承载着民间生活美学之内涵,以及民族审美风尚之精髓.比如“勤劳、朴实”在民歌中时常作为一种美德而被颂扬,面对苦难生活的乐观开朗常为民众所具有的一种审美生活心态,美好爱情在民间情歌中的大力宣扬,对不良行为或社会欺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