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建筑师方面有关论文查重免费,关于材料决定建筑相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师及建筑材料及计算机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师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杨明
华东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建筑创作所所长/总建筑师、城市设计研
究部主任,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规划师,东南大学客座教授,
上海市建筑学会建筑设计专业委员会委员,具有17年建筑设计和城市
设计的职业经历.
专长和代表作品:近年来主要从事有关绿色建筑与城市的体系设计研
究,主持完成了世博会上海案例馆、武汉花山生态艺术展示中心等获
国家绿色三星标识的建筑单体以及虹桥商务区核心区、成都金融总部
商务区等已经开展实施的低碳城区项目,对国内绿色城市发展有着独
到的理解和清晰的认识.
MaterialsHelpingToAchieve
Architecture
材料决定建筑
看到这个题目可能很多建筑师心里都在暗恨,如果材料真的能决定建筑,那么将置建筑师于何地?其实我本
人也是建筑师,之所以这么说,恰恰是因为建筑材料在建筑师的操作当中是相对容易被忽略的一件事情,我希望通
过跟大家一起回顾材料的发展来探讨材料与建筑的关系.
所有的客观事物构成了我们生存的空间,也给予我们各种感觉.孩子们搭积木、玩泥巴,实际上就是在运用材料,
因此材料本身对于建筑师而言都曾经是玩具.现在我想很多建筑师也仍然把建筑当成自己的玩具,只不过是非常成
人化的,而且是大家一起玩的玩具.但是我希望大家更关注一点,那就是材料还是我们的工具.当你掌握了一种强
大的材料工具的时候,你的建筑才能真正走向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中国建筑和世界建筑之间的一个巨大区别就在于
我们目前对于材料的掌握和运用与国外是有一定差距的.
我有同学在美国做设计师,他说当他做一个项目的时候,为了桌子表面的一张木材贴皮,材料商可以从意大
利到美国来回飞20
趟,送20
个不同的样本让建筑师做选择.所以他们说在美国做建筑师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因为材料商的反馈和支持可以大大丰富建筑师自己的设计范围以及设计力量.但在中国很不幸,通常我们还要到工
地上去教工人怎样做.虽然这也是我们愿意做的事情,但是工具的低级会影响建筑最终的品质实现.
所以,当需要创造新的建筑形态的时候,你会发现新材料实际上是必须的条件.没有新材料的突破,建筑形
态的突破是非常有限的,而新思维则是决定建筑形态的一个充分条件.有了建筑师的各种创想才可能获得新的建筑
形态,但是如果没有材料的支持所有的形态变化都只会在一个基本的阶段上不断重复再重复.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在
过去的五千年里所有的建筑都可以达到登峰造极的模块化做法,但是所有的内容又都是不变的,几千年延续着完全
一样的构造形式.
在历史上,石头和木材作为建材使用所持续的时间已经远远不止五千年.木头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石头具有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建筑师相关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研究生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68 | 写作解决问题: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学术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高强度,组合起来还有一个相对的易得性.大自然把它们就摆在我们眼前,出门砍一棵树、搬一块石头就可以得到
这样的一些建筑.
材料建筑师的玩具和工具天坛木制高大金字塔石制高大
门捷列夫1869维斯克利1804
奔驰1886
莫尼埃1868
汇丰银行1923维斯克利1889林肯纪念堂1922水晶宫1851
但是,什么东西都会有它的宿命.1776年瓦特同志发明
了蒸汽机,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钢材登上历史舞台,它的出
现实际上代表了整个技术观念和思想观念的一个根本性的变化.
门捷列夫在这方面干了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他让我们对于
一个表象的认识深化到了对于真正本质的认识,他告诉你人无
非就是某一些元素堆成的一种物质,所容纳你的空间也都是物
质而已.
1869
年,距离工业革命已经有将近一百年的时间了,法
国一位名叫莫尼埃的园艺师发明了钢筋混凝土,起因只是为了
做一个更坚实的花盆.这个花盆非常了不起,但是大家注意到
水泥的作用却是在十八世纪后期.从水泥到混凝土的出现再到
钢筋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这中间有一个巨大的跨越.一个先进的想法从出现到它真正被应用,这之间的年代阻隔和
迟滞完全是人的思想造成的.
瓦特蒸汽机1776年
实际上,在混凝土出现以后150
年左右的时间,我们才真正断绝了和以石墙、木头作为整体社会建筑材料阶
段的关系.虽然现在的钢筋混凝土建筑同样在追求更高、更大的空间,人们也在研究如何让不同的材质变得更有趣、
帝国大厦钢砼高大
朗香教堂1953密尔沃基艺术馆2001
米洛大桥2004圣家族教堂1884至今
更有延展性,但应该说对建筑材料的运用目前仍然处在这样的混凝土阶段.
可以看到,钢筋混凝土其实到目前为止在国内仍然停留在最平常的应用水平.为什么我刚才说我们这些建
筑师和国外一些建筑师或者说真正顶级的建筑大师有差距,就是在运用材料工艺上的不同决定了我们最终的成果
所展现出来的差距.柯布西耶已经把混凝土应用到了极致,卡拉特拉瓦也一样.世界上第一座钢筋混凝土建筑就
是一个花匠做的小桥,而现在的米诺大桥是世界上最高的桥,已经可以达到340多米高.还有巴塞罗那的圣家族大教堂,我觉得非常棒的一点是它的建造时间是从1884年跨越到了现在,也就是说从真正的混凝土应用开始
这个建筑就已经出现.高迪是这个时代里的传奇人物,他的思
想可以从那个时候一直延续到现在,并且仍然照耀着这个时
代.他可以把混凝土应用到让人忘记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材质,
忘记了它的强度、塑性等问题,只是把它作为自己一个得心应
手的工具.就像在座很多人可以设计出不可想象的建筑形态一
样,而高迪的了不起之处在于他可以把他的思想用混凝土变成
现实.
因此说,在钢筋混凝土这个阶段,更高的强度和更高的可
塑性以及与之相应的工业化所带来的性价比,决定了我们整个
时代建筑的本质特色.之所以我们不谈建筑师而谈材料与建筑,
是因为在这个时代建筑师也会碰到宿命――计算机的革命.为
第一台个人电脑IBM51501981年
ZAHA
什么说这是我们的宿命,因为尽管我们还处在钢筋混凝土时代,但由于计算机的运算能力,使我们能够向无限的大
尺度和无限的小尺度进行探索.而无限的大尺度恰恰是人类所追求的一个极致目标――更高、更大;而无限的小尺
度恰恰是大尺度最根本的构建基石,它体现在材料的微观分子结构上,也就是说最终大家的建造成果都是建立在同
样的像素级尺度上.
我们所谓钢筋混凝土的宿命是由材料的变化带来的.目前的元素周期表中门捷列夫时期有63
个元素,现在被
承认的有118
个.除了两种元素在自然界具有微量的存在,从93
这篇论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06076950.html
号元素之后所有的元素都是人工合成的,甚至它
们存在的时间短到万分之一秒,通过粒子对撞产生,然后迅速消失.所有这些都是在计算机所主导的技术力量的支
持下,我们通过新的工具才能达到的.
当然
建筑师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材料决定建筑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