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西方经济学方面论文开题报告,关于对大学生期末突击复习的相关学年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西方经济学及大学生及学生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西方经济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每学期临近期末时,大学生都会精心准备考试,其中不乏突击复习、死记硬背者.但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本文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对突击复习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考试的方式的灵活多样等方面提出了如何注重平时积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建议.
【关 键 词】大学生;期末考试;突击复习;积累;理解能力
一、引言
每学期临近期末时,大学生都会精心准备考试.虽然现在的考试形式逐渐多样化,但依然有相当一部分课程是以闭卷考试的形式进行.因此,在期末复习时,不乏突击复习、死记硬背者.但知识的掌握更在于平时的积累和融会贯通能力的提高.如果只是临时突击应付考试,对学习的课程不能做到全面把握.本文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对突击复习的弊端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如何注重平时积累,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建议.
二、突击复习的弊端
(一)考试结束后课程的内容遗忘速度快
从笔者多年的教学情况看,学生对突击复习的内容是很容易遗忘的.虽然一部分学生经过突击复习通过了考试,但在考试后不久就忘在脑后,在后期的学习中屡屡表现出来.如在介绍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对等内容时,笔者曾要求突击复习的学生做一尝试,将正在讲授的部分与微观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做对比分析,但效果不佳.而平时对课程的基本内容掌握较好的学生,就能对此问题做较全面的回顾与分析.显然,平时的积累尤为重要.
(二)对问题理解不够,易发生张冠李戴现象
近年来,本教研室对《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及宏观部分)均采取全校统考、流水阅卷的方式.从阅卷中也反映出一些学生突击复习存在的问题.如试卷中的题目明明是“作图说明总效用和边际效用的关系”,部分学生解答的内容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及其形成原因”.再比如,将无差异曲线的特征与等产量曲线的特征混为一谈;将序数效用论中消费者均衡的图形与生产者均衡的图形进行嫁接;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与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内容混同等等.显而易见,这是死记硬背的结果,对问题的理解不到位.
(三)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能力较弱
为了全面考核学生的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及宏观部分)试卷的论述题中,其中有一道题是比较灵活的题目,要求学生或利用所给材料、或结合现实运用相关经济理论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由于是二选一的题目,所以学生一般都会避开这道所谓难度大的题目,去选择教材上有明确答案,不易失分的题目.这说明,仅仅依靠突击复习,死记硬背,对经济学原理的理解是不可能全面和深刻的.而从卷面中也反映出,即便是选择了灵活题的学生,对题目的解答也是不尽如人意的,理论和实践远远没有达到有机结合,只是简单地将所学过的理论堆砌在一起,反映出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亟待加强.
三、建议
要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端正,对其学习的效果是有直接影响的.由于笔者所在学校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在大一下半学年开设,部分学生对大学学习的环境还未完全适应,主动学习的意识还远远没有形成,仅仅以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为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要花费一定的精力引导学生端正学习的态度,从高中阶段的题海战术的思维中转移出来,使学生尽快完成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转变.
(二)要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师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一方面,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所讲授的内容调动学习学习积极性.如介绍所授课程的重要性时,就可以密切联系当前的热点经济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要及时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如笔者在与学生首次见面时,都会要求学生交一份书面反馈材料,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对课程预期学习效果及对授课教师的期望等.此外,利用各种机会及时了解班上少数民族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清楚哪些学生是民考汉的学生,哪些学生是是双语班的学生;了解这部分学生入学以来的听课情况及在学习中有何困难等.更重要的是鼓励少数民族学生要与其他同学积极交流,解决学习中碰到的问题.这样做,可以起到示范的作用,尽快消除学生与老师之间的陌生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在课堂上表现出来.总而言之,教师在首次上课时,一定要通过各种方式体现自己的魅力和智慧,为师生之间的顺畅沟通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以学生的共同发展为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各种方式向所有学生传递下面的信息:每一位学生个性不同,但老师对所有的学生都充满了信心.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应是变化的根据,通过师生共同努力,一定能顺利实现学习的目标.不可否认,在信息多元化的时代,学生个性差异是非常显著的,但教师应关注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教师在教学中互动的对象应该是所有学生,既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