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实践教学类有关毕业论文模板范文,与护理本科《人际沟通》课程实践教学相关函授毕业论文。是本科论文专业与实践教学及统计学及医学院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实践教学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建立《人际沟通》课程实践教学模式,以提高培养护理本科专业学生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法,对我校二年级173名本科护生,在《人际沟通》课程中开展实践教学研究,并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采用《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并比较实践教学前后护生沟通能力.结果显示,通过实践教学,教学对象沟通能力有所提高(t等于-2.14,p<0.05).说明实践教学对改革护理本科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有积极的意义及效果,值得在改良护理本科《人际沟通》课程体系中推广.
人际沟通 实践教学 教学评价 护理本科
沟通能力不仅是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也是最能体现护士职业价值的行为之一.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护理本科专业《人际沟通》课程体系尚无统一标准,各个学校办学差异很大,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有研究显示,本科护生普遍体会到《人际沟通》课程结束时仍有大量的沟通知识和技能未能很好消化吸收.沟通对实践的诉求很强,本研究在夯实护生沟通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实践教学,探索出一套适用于本科护生《人际沟通》的教学体系.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我校全日制四年制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
1.2研究方法
采用类实验研究,方便抽样法.对研究对象讲解此次教学实践的意义、具体内容及安排,采取自愿报名参加的形式.共招募到173名学生,其中女138人,男35人,年龄19~23岁.在完成《人际沟通》课程理论教学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附属医院、社区进行护患沟通实践教学活动,至少每周沟通实践一次,为期一个月.在开展实践教学前后采用杨芳宇研制的自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测量研究对象的沟通能力.该量表包括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传递有效信息、验证感受和总分7个方面,其信度为0.84、效度为0.84.
1.3具体实践步骤
学校开具实践介绍信,学生与护理部及相关科室护士长取得联系征得同意后,自行选择沟通对象,沟通主题.临床实践过程中,科室护士长及带教老师积极参与学生整个沟通实践过程.合理有效地开展护患沟通,具体步骤为交际性沟通、评估性沟通、治疗性沟通.其中,以交际性沟通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患者对护生的信任度;以评估性沟通确定沟通主题,并进一步制定、完善沟通方案;以治疗性沟通与患者进行实质性沟通.整个沟通过程用录音笔录音,沟通结束后将录音转化为文本,以备临床带教老师和课程专任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及指导.此外,通过课程老师与学生之间,生生之间,临床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沟通,护生与患者、家属的护患沟通的实践,环环相扣,逐步强化护生的沟通意识提升其沟通能力.
1.4教学效果评价
运用全面、综合的教学效果评价模式,护生学习《人际沟通》课程的效果评价包括笔试、沟通能力问卷调查、护患沟通实践报告、汇报等.
1.5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3.0、对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T检验法分析定量资料.
2结果
《人际沟通》实践前后,研究对象的《护生临床沟通能力测评量表》得分在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方面有统计学差异,且总分亦有统计学差异(详见表1).
3讨论
3.1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现状
现有护生沟通能力培养模式仍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沟通实践,理论与实践脱节.查阅文献得知,目前国内对于提高护生沟通能力的研究或关注于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如角色扮演、案例讨论等),缺乏临床沟通实践的真实体验;或关注于技巧,忽视沟通内容的评判、沟通系统的实施;或关注于沟通结果的衡量,忽略沟通过程质量的监控与反馈.此外,课堂教学的“统一标准”,限制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了学生实践操作的空间,限制了学生创新活动开展.
3.2实践教学对护生沟通能力的影响
3.2.1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护生大部分沟通能力
本研究中实践教学前后,护生建立和谐关系、敏锐倾听、确认病人问题、共同参与及沟通能力总分方面均有提升.在实践教学中强调以交际性沟通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所以能促进和谐关系的建立.在实践演练中,有特定的沟通对象,有真实的沟通情境,能激发护生共同参与的热情,并有意识的应用敏锐的倾听.而评估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