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物理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与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相关论文范文检索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关于物理学及物理课程及教育类方面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关于物理学方面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相关论文范文检索,对写作物理学论文范文课题研究的大学硕士、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文献综述及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有帮助。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以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需求的增加,应用性学科专业受到了极大追捧,使得基础性的物理学专业面临了新形式和新问题,需要对其进行适当改革和优化,以适应国家和社会的需求.针对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设计,对于物理学专业及其课程改革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 键 词 :物理学专业;专业课程改革;应用性课程体系

作者简介:付喜(1980-),男,湖南岳阳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副教授;朱湘萍(1975-),女,湖南永州人,湖南科技学院电子工程系,高级实验师.(湖南 永州 425100)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科技学院教研活动改革专项基金(项目批准号:湘科院教字[2012]35号)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120-02

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物理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学士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随着新时期高等教育现状的不断变化,普通高校中应用性学科专业受到了社会的欢迎,其规模不断扩大,比重不断增加.相应地,传统的基础学科专业,如物理学专业,则因诸多原因规模不断萎缩,其中地方本科院校的情况尤为突出,部分院校的基础学科专业已在生存线上挣扎,有的甚至已被取消.[1]面对新形式、新问题,地方本科院校必须对基础性学科专业进行改革与创新,通过构建基础学科专业的应用性课程体系,加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国家和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充分提高基础学科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2]


大学生如何写物理学论文
播放:29399次 评论:6008人

一、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现状

从招生情况看,随着高校录取率的提高以及高中进大学途径的增加,物理学专业被认为是难就业的冷门专业,招生规模不断缩小,生源质量也逐年下降,录取的学生相当一部分为补录或降分录取.就湖南省情况看,目前大部分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每年实际招生都为一个班(约40~50人),可见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生源状况不容乐观.

从课程内容看,当前物理学专业的课程仍以物理师范类课程为主,其中理论性课程太多、太难,实践性课程则相对太少,导致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动手能力差,学习缺乏动力,难以适应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从就业情况看,物理学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形不容乐观,学生就业面较窄(仍以物理教育、考研深造为主),物理教师需求量不断减小,导致学生就业大部分与专业不对口、难就业.就业形势不好直接影响到本专业招生,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造成了专业萎缩.

可以看出,面对新现状、新问题、新现实,地方本科院校必须重视并改革当前物理学专业的培养方案,缩小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施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核心的改革措施.专业改革必须从课程改革开始,因此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性课程体系成为改革物理学专业现状的重中之重.

二、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

实施课程体系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的指导思想.地方本科院校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指导思想为:[3]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应用方向;夯实理论基础, 整合理论课程;更新应用课程,强化应用能力;拓宽就业口径,提高综合素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办出地方特色.

针对指导思想,在构建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的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明确物理学专业的应用方向,确定相应的应用性课程;正确对待理论性课程与应用性课程的关系,整合理论性课程的知识内容以突出理论基础,重视并提高应用性课程的比重;建设与应用性课程配套的实验及实践课程;深化当前已有课程内容,提高学生的应用性能力;积极进行应用性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高应用性课程教学的“三效”(效果、效率和效应).

三、物理学专业应用性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课程体系改革与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物理教师及教育研究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才行.本文就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构建应用性课程体系进行初步研究,研究内容将是湖南科技学院(以下简称“我校”)物理学专业尝试进行专业课程改革的基本方案及内容.

1.整合专业基础课,适当减少理论课程学时量[4]

为了能更好地开设应用性课程,首先对我校现有理论性课程进行了整合,压缩了理论性课程的学时.具体内容如下:

(1)整合普通物理课程,突出基础及重点内容.物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是一个整体,按力、热、电磁、光、原子等实施课程教学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部分课程内容也是重复的.通过将普通物理各部分课程整合为“普通物理学”课程(见表1),共缩减课时量90学时.这样在不违背知识系统性的情况下,通过适当缩减普通物理课程的学时,突出了普通物理课程学习的基础及重点内容.

(2)适当精简四大力学课程,强调掌握理论物理基础知识.“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量子力学”四门课程是建立在普通物理基础上的专业必修课,被称为四大力学.这四门课程难度较大,课程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对地方本科院校的学生来说,这四门课程仍以掌握基础理论及重点知识为主,课程的相应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精简.此外,四大力学对于开阔眼界固然有用,但对以后从事中学物理教学来说作用一般,而对于考研深造的学生来说,掌握好这四门课程的基础及重点知识对考研影响不大,因此适当精简理论物理内容是可行的.

将四大力学整合为“理论物理导论”课程(见表2),共缩减课时量42学时.在缩减学时的基础上精简并整合理论物理基础及重点知识,符合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特点.

(3)整合教学理论课程,加强教学实践训练.物理专业学生未来主要从事中学物理或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因此具备较高教学技能和水平、扎实理论基础、熟练现代教学手段的学生将更容易适应中学的实际教学工作.目前地方本科院校物理学专业的教育类课程数目多、学时少,理论性课程比重大,实践性课程比例小,容易造成理论水平高、教学能力低的情况,学生就业竞争力不强.为此可对教育类课程进行调整与整合,在保证理论课程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学实践环节,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和水平. 具体方案(见表3)为:“教育学”和“心理学”课程、教育实习等不变;将“学科教学论”、“奥赛专题讲座”、“科技文献检索与论文写作”三门课整合为“中学物理教学理论与实践”课程;将“现代教育技术基础”、“CAI课件设计”两门课整合为“多媒体技术与课件制作”课程;将“三笔字”和“学科教学论”中教学技能部分合并为“中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课程;增设“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以适应当前网络化教学的需求.这样减少了教育类课程的门数,整合并充实了课程内容.


该文url:http://www.sxsky.net/benkelunwen/435536.html

2.明确应用方向,增设应用性课程,提高学生应用能力[5]

基础学科在交叉融合的过程中衍生了众多应用性学科,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