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文是参考文献专业就业难论文范文,主要论述了就业难类硕士毕业论文,与关于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相关论文范文集,适合就业难及研究生及经济发展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就业难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随着研究生的扩招,研究生就业面临严峻挑战,已引起不少学者的关注并探讨了研究生就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但是已有的研究存在理论探讨不够、原因分析不深入、解决策略不具可行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
关 键 词 :研究生就业;大学生就业;就业问题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2-0241-03
研究生是我国高等教育培养的高素质人才,肩负着祖国现代化建设的重任,但近年来研究生的就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有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研究生的就业率开始下降,甚至从2009到2011年三年间研究生的就业率比本科生还要低[1].这些数据引发了很多学者的争论,有些持赞成的态度,有些持怀疑的态度.通过文献检索,尚未发现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文献综述.因此,对研究生就业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我国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现状,深入分析造成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以便为解决研究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更有效的策略.
一、研究的总体情况
笔者通过文献检索,发现关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文献很多.通过CNKI搜索,在2002年到2012年间,以“主题”为搜索项,以“研究生就业”为搜索词,有3277篇相关研究.通过高级搜索,以“标题”为搜索项,以“研究生就业”为搜索词,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文献就有102篇.笔者从中筛选出具有代表性的25篇文献,通过对这25篇文献的梳理,发现这些文献主要从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解决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四方面展开研究.
研究视角主要有教育学视角、经济学视角和社会学视角.如陈闻的《试论硕士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等从教育学的视角探讨了研究生就业问题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策略.《基于研究生就业问题的经济学分析和对策》、《从硕士研究生就业现状探析招生制度存在的若干问题――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视角》等文献分别从经济学视角和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目前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蔡建华的《硕士研究生就业信息能力探析》、张庆玲的《研究生社会资本与研究生就业关系探讨》等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研究生就业能力培养、社会资本对研究生就业的影响等问题.
研究方法主要是定性研究法.25篇文献中有19篇采用了定性分析法,如《硕士研究生就业难问题探析》《新时期高校硕士研究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等,只有《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新形势下研究生就业问题探析》2篇文献采用了定量研究方法,用教育统计法分析数据资料.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在高校扩招、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以前有“皇帝的女儿”之称的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学者们主要围绕以下四方面来研究.
(一)研究生就业的现状
通过对2002年至2011年的研究进行梳理,关于研究生的就业现状分为两个阶段.从2002年到2004年是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研究者没有把研究的焦点放到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上,更多关心的是如何优化研究生就业,将研究生的价值发挥到极致.如王开业等学者认为:“我国研究生的数量还不算多;研究生就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中城市;一些研究生在选择职业时只重视地点和收入;企业普遍反映研究生招不进、养不起、留不住.”[2]王宁西认为“研究生从事着本专科生都能从事的工作,甚至一些研究生从事着与所学专业不相干的工作,出现了高才低就和人才高消费现象,而一些地处边远地区急需人才的用人单位又得不到高层次人才.”[3]从2004年到2011年是第二阶段,由于研究生就业形势的变化,研究者逐渐把研究的视点集中到研究生就业难问题上.有研究者从研究生的就业率,就业质量,就业方向三方面来阐述,有学者从纵向和横向来分析研究生是否真正面临就业难.张国友、崔庆五认为就业问题逐渐从本科毕业生转向毕业研究生,研究生就业难问题又突现在国人面前,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4][5].随着全国各高校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猛扩大,研究生的就业已经由“卖方市场”变为了“买方市场”,研究生已经不再是“有多少要多少”的局面[6].刘敏、项瑜等学者认为研究生就业率下降,就业质量下降,工作福利待遇降低,就业不平衡加剧[7][8].还有学者认为:“说研究生就业‘难’,是从纵向比较而言的,也就是说,硕士研究生的就业压力有着逐年加剧的趋势;从横向比较来看,硕士研究生就业似乎还谈不上难.”[9]
(二)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研究生是由国家统招统分,研究生的数量也比较少,研究生就业难的问题不突出.在市场经济时代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毕业研究生就业已经打破过去由国家“统招统分”的“拉郎配”模式,实行毕业研究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模式,研究生的就业问题也凸显出来.
1.研究生就业率、就业质量下降
2005 年以前研究生的就业率均在 90%以上,自2006 年以后,研究生的就业压力逐步增大,就业率不断下降[10].《扩招背景下研究生的培养与就业》中提到虽然一些大学统计的研究生就业率在95%以上,有的甚至达到100%,但这一数字省略了太多的细节,没有反应研究生的就业质量以及研究生就业的现实情况与其预期的吻合程度[11].
2.研究生供需不平衡
研究生供需不均衡体现在人才质量、类型与市场需求不均衡,学生期望值与市场及社会供给不均衡等.王丹平等认为社会提供的就业岗位与毕业生就业去向的选择存在偏差,用人单位薪资标准与研究生期望值存在偏差[12].刘敏等认为近几年研究生扩招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引起人才供需失衡,经济发展结构与区域不平衡引起人才需求的不平衡,研究生培养模式本身存在缺陷,如专业设置与课程调整等跟不上人才需求的发展[7].
3.研究生择业观与人才流失问题 研究生择业观存在偏差,外商凭借资金、技术上的优势轻而易举地把众多优秀人才吸引了去[2],发展中国家很难留住优秀的研究生.很多学者发现研究生在职业选择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期望值过高、择业目标短期化、择业趋向功利化的倾向[13].但也有学者持相反态度,如张国有认为研究生就业问题主要不是学生的就业态度问题而是教学训练方式和专业设置问题[4].
(三)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
关于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维度来分析,如孙维克从经济、教育及用人单位三个维度分析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王丹平,刘敏等通过内因与外因分析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不管以怎样的维度分析研究生就业难的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过快,人才培养质量下降
研究生招生规模与社会需求不适应,加大了人力资本投资风险[10].同时,硕士研究生教育发展的速度超过了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人力需要的一种相对过剩的状态[14].另外,随着研究生的扩招,旧的培养机制已经培养不出高质量的人才[12];在强调大学规模扩大化、学科综合化的妖魔化情结之下,很多大学在师资和硬件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盲目建立硕士点、博士点,片面追求数量的增加,结果导致培养的研究生质量不断下降[15].
2.研究生就业市场发育不完善
研究生就业市场是以高校毕业研究生这种高层次人才为对象,运用市场机制进行人力资源配置的专门人才市场.王宁西认为我国的毕业研究生就业市场尚处于初创阶段,市场发育不健全,市场运作不规范,需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3].李海平认为由于劳动就业法制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