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广播电视类有关会计论文参考文献,关于整治三俗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社会责任文献综述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广播电视及社会责任及文化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广播电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作者简介:张晓,女,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广播电视语言传播研究.]
(陕西师范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2010年以来的反“三俗”研究文献进行阅读、梳理、分析,发现我国对于整治“三俗”,加强广播电视媒体社会责任的研究,重点是从“三俗”成因及如何防制两方面展开的.笔者认为,在今后的反“三俗”工作中,学界还应侧重三方面研究:传媒体制创新研究;界定“三俗”标准的法律规范研究;中西方媒体社会责任比较研究.
关 键 词 :三俗;整治;广播电视;媒体;社会责任
中图分类号:G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3)07-0057-03
一、引 言
我国广播电视低俗节目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自其诞生至今,政府管理部门一直严加管束,采取了一系列防范和治理措施,但屡禁不止.进入新世纪以来,广播电视节目低俗现象时有发生,出现愈演愈烈之势.其主要表现是:宣扬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错误价值倾向;制造笑料噱头,炒作绯闻,披露隐私,大话性感;宣扬封建迷信及伪科学;炒作争议人物,制造争议话题;热播宫廷争斗及色情暴力剧.凡此种种,严重挑战了社会公共道德的底线,侵蚀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意志,危害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此,党中央高度重视,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自此,反“三俗”成为社会的最强音,众多专家和学者积极探讨,对“三俗”根源、危害以及如何治理等方面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为业界防治“三俗”提供了不少有益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借鉴.但反“三俗”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因此,对集中反“三俗”以来的研究成果进行阶段性梳理、总结,为今后反“三俗”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有宜参考,显得尤为重要.为此,笔者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中,搜集了2010年以来的100余篇相关文献,进行了阅读、梳理、分析及思考.
二、主题研究内容及分析
(一)对“三俗”现象的成因剖析
1.追逐收视率,忽视社会责任
收视率越高、节目影响力越大,广告经济回报就会越多,在此商业利益驱动下,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唯收视率是举.李萍在《完善广播电视管理机制 抵制“三俗”现象的传播》一文中指出,有些广播电视节目创作人员从一开始策划,就以搞轰动效应为目的,利用制造噱头、渲染炒作、刺激受众敏感神经等手段吸引受众的眼球,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一些广播电视台,在唯收视率是图的诱导下,展开了台与台、节目与节目之间的恶性竞争,节目或盲目克隆,或娱乐快餐化,最终导致节目的猎奇、审丑、平庸、低俗,甚至丑陋.收视率是反映一档节目、一个频道的收视表现,是相对科学、客观的量化指标.如果运用得当,它会使广播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观众.关键是我们怎么去用,怎么去借助收视率来进行管理.而“三俗”现象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些广播电视媒体忽视自身的社会责任,盲目追求收视率,把收视率当成广播电视各项指标评估的“万能码”,从而导致节目低级趣味[1].对追求收视率导致三俗现象的产生这一观点,得到了大多学者的认同,在笔者阅读文献中几乎都有提及.但追逐收视率是表象,其潜在原因是媒体社会责任缺失、产业化利益驱使及节目评估体系不完善.
广播电视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啊
播放:20506次 评论:3341人
2.法制不健全,政府管理缺位
法律规范缺乏也是导致“三俗”的一个重要原因.目前,我国广播电视行业立法滞后,法规制度存在许多“盲点”,至今还没有系统化、专门化的法规对媒体行为作出规定.对媒体的管理只能是以行政手段为主,或由各相关部门依据相应法律法规进行管理.但是,这些管理基本上都是事后的整顿和治理,对造成的不良影响已无法挽回.在全国各大省级卫视充斥着婚恋交友类节目,并产生负面热议的话题后,国家广电总局2010年6月9日才正式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两份文件,对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着手整治.这两份文件虽然有力地遏止了婚恋交友类、情感故事类节目的低俗现象,但这是在出现恶劣的社会影响以后才来强令制止,并没有给该类节目一定的规则和框架.无疑,监管上的漏洞给了“三俗”一定的生存空间.
3.西方不良文化对我国文化机体的侵蚀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