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参考文献论文范文,参考文献相关硕士学位论文,关于实施性教学培养人才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适合参考文献及教育教学及高等教育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参考文献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是高等教育质量工程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文章探讨了研究性教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关系,实施研究性教学的几个环节以及如何重塑教师在研究性教学中的角色,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保障.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参考文献的论文范文资料 | 大学生适用: | 本科论文、学年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0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初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关 键 词 :研究性教学,模式,培养,创新人才,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3561(2015)02-0032-02
高质量创新人才是推进和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目标,重要策略之一是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研究性教学反映了学习的规律性,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因此,很快超越了国界,成为世界各国本科教育共同追求的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和全新的教育理念.
一、培养创新人才呼唤研究性教学
创新人才的培养,关键在于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由表达的思维习惯,要有敢于质疑和辩论的信心,要有“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科学精神与勇气.教育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要充分保护甚至捍卫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性.二是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想象力是创新的翅膀,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三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研究性学习方法,科技飞速发展,知识老化周期缩短,据统计,现在一个工程师的知识半衰期是 5 年,人的一生中,大学阶段只能获得今后所需知识的 10 % 左右,而 90 % 的知识有赖于研究性学习能力来获得.四是要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知识背景,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往往在某个时候会组合起来形成新想法、新思路,创造性人格是人的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和高度发展,是创新人才表现出来的整体精神风貌.
培养创新人才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呼唤推进实施研究性教学模式,大力营造有利于各种创新潜能竞相迸发的价值取向和文化环境,这种教学理念将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基础的教学转变为以知识探索为基础的教学,使学生由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探究者,最终实现人才培养由“继承型”向“创新型”转变.在这种教学理念或思想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可以归入研究性教学的范畴.
该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cankao/433880.html
传统的知识观认为,知识是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是人类认识的成果(外在的),其认识论是一种 “知识的旁观者理论”,从而形成了以知识接受为基本特征的学校教育.新知识观把知识看作行动或过程,看作个体在出于各种目的而试图理解所生活的社会和自然环境的过程中的认知建构和创造的过程,其认识论可称之为“知识的参与者理论”.要从传统教育的惯性和影响中解放出来,改革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学模式和方法,大力推进研究性教学,把教学与研究有机结合并融入本科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研究性教学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宗旨,改变学生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传授的学习方式为着眼点,构建一种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多渠道获取知识,理解自然、社会等客观世界,并将学到的知识综合应用于实践.
二、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实施
研究性教学突出以研究为本的教与学,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拥有一个发现世界、探索世界的宽松环境,为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创新的欲望,并以学生为主体,支持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同时也促进教师和学生间相互交流,能在学生的人生规划与生涯发展中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是高校研究性教学的本真与深刻意蕴.研究性教学可以在以下几个环节中推进实施.
参考文献学术论文的撰写
播放:28222次 评论:4414人
1. 课堂教学环节
课堂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场所,几种典型的研究性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学习等在大学教学实践中得以发展.案例教学是针对实际的问题展开的学习与讨论,案例的构成不以知识点的多寡为优劣的判据,可以适当地整合知识点使之成为一个案例,表达一定的思想,这些思想应该是学生难以从书本获得,是当知识点已经被遗忘而仍然能够留存下来的东西,内容可以从相关学科借鉴、移植或自己创作,应该更多地从文献而不是同类教材中取材.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实际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让学习者合作解决真实性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并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这种方法引导学生解决复杂的、实际的问题,使学习者建构起宽厚而灵活的知识基础.
2. 习题环节
习题环节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帮助理解教材内容、培养能力的重要环节.然而从高考上来的学生大多是从题海战术中奋斗出来的,应试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很深.应试的训练方式使学生形成了这样的观念:凡是题目都有答案,答案在书本里,答案在老师那里,书本和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绝对的权威.在研究性教学的模式下,我们希望让学生了解:(1)题目本身可能过于简化、抽象,(2)题设条件可能有误,(3)现实问题未必有现成解,(4)有的题可以有多种结果.让学生学会挑“刺”,养成质疑的习惯,鼓励学生判断解答的是非、意义,并善于讨论结果的扩大或变化.
3. 课程论文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布置课程论文,推荐部分参考文献,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去查找相关文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应该留有余地,展示科学发现的历史事件,讲解形成课题的思路,讲解文献查找方法,提供论文写作指导.小论文要求期末前完成,可以组织论文报告会,论文成绩计入总成绩.应注重提高学生四个方面的能力:文献资料检索和分析能力、研究方案设计和实施能力、研究结果分析和归纳能力、论文撰写和宣讲能力.课程论文不以发表文章为目的,而着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4. 实验环节
在完成基础课程实验的前提下,不断开发创新型实验项目,建立研究性实验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查阅资料、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以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内容为主,将实验课程从理论教学的辅助角色转变为与理论教学同等重要的主角.
三、研究性教学模式下重塑教师的角色
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角色是“传道、授业、解惑”,在教学中处于中心的位置.而在研究性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处于中心位置,但应该始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