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类有关毕业论文英语翻译,关于《黄帝内经》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相关论文范文数据库

时间:2020-07-05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留学生论文范文,留学生类有关论文范文数据库,与《黄帝内经》四个英译本的对比相关电大毕业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留学生及中医学及中医药方面的外文翻译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留学生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目的:通过对广西中医药大学短期留学生《黄帝内经》阅读理解情况的调查问卷,为判定最受留学生满意的莫译本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的短期留学生进行随机调查.结果:综合整理10个例句30份问卷的1200个答案,统计得出外国读者最为满意Maoshing Ni版的英译本.结论:以翻译目的论为导向,针对目标语文化和目标读者.采取适当的翻译方法和策略,能够达到很好的对外交流目的.

关 键 词 《黄帝内经》;英译本;调查问卷;目的论

中图分类号 R2-0:C8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4434(2013)01-0197-05

中医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奠基之作,也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典籍,被誉为中医之“圣经”.这部典籍具有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及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也是海内外中医药学者学习中国医学史的重要著作.随着中医学习在海外的人数的增多,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许多中医典籍也受到了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重视.书籍是文化的载体,《黄帝内经》是中医药理论和文化的载体,它的英译本在传播医学和文化的同时,也在让世界更好的了解中国.本文借助调查问卷,对四个《黄帝内经》英译本的满意度进行量化分析和译例分析,探讨四个译本的不同翻译风格,为中医典籍英译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黄帝内经》及英译现状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和《灵枢》两部分,各9卷81篇,共由162篇文章组成.它并非出自一人一时之手,书名冠以黄帝,以显崇古,以增权威.据考证,《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大致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和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之间,也就是公元前531年后的200~300年间,其中某些篇章有可能上溯到商代(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它与《难经》《伤寒论》和《神农本草经》并称为中医四大经典,以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现代中医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黄帝内经》早在汉代(前202年-公元220年)就已传入日本、越南等邻国,为其医药与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基础.进入18世纪后,它的思想体系渐渐传人西方,部分章节内容于1925开始在西方陆续出版.兰凤利归纳了下表中的前8个和第10个英译本,笔者查阅了相关文献后找到了其余的补充信息,列表如下:

从1925年到目前为止,已有12部《黄帝内经》英译本在国内外正式出版,其中58%是外国学者及外籍华人的译作,这表明:一是西方人学习中医的兴趣越来越浓厚,他们有了解中医医学史的意愿;二是《黄帝内经》的英译研究在国外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是中医英译事业正在蓬勃发展.

二、针对四个英译本的调查问卷

学界已有许多学者针对一个或多个《黄帝内经》英译本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但是以调查问卷作为研究手段的尚为鲜见.王宏印认为,由于信息来源的局限性及读者调查反馈的费时费力费钱,对现有经典译作的评论方面的研究大大的地限制了这一方面的实例研究和有根有据的评论.一个突出的困难就是,很难得知外国读者对于中国典籍及其译本的阅读和评价情况.以至于影响了研究和评论的视野和效果,有些译作难免成了译者和学界自作自评和自我欣赏的对象.因此,依靠调查问卷,研究整理外国读者可靠的信息反馈,为中医典籍英译本之间的比较分析提供了客观参考依据,对中医经典著作的英译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四个英译本的选取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中医典籍的英译达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这期间已有8部《黄帝内经》英译本面世,调查问卷所选取的就是这期间的两位国内译者以及两位华裔译者的译作,分别是a(美籍华人吴氏父子版)、b(国内译者罗希文版)、c(国内译者李照国版)和d(美籍华人Maoshing Ni版).

1.吴氏父子版

吴氏父子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移居美国,在美国从事中医临床和教学工作,有深厚的中医学基础.其译本在1997年出版,是一部英汉对照的全译本,便于读者学习和研究;文中无注解,在必要时采用拼音(释义)的形式.如“膻中”译为Tan Zhong(indicating pericardium here),“脾瘅”译为Pi Dan(heat and wetness in spleen),来进行翻译.

2.罗希文版

罗希文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也是我国中医药典籍英译翻译家,翻译过《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纲目》等全英译本.2009年,出版发行了《黄帝内经》第一卷的英译注解节译本,全书共分为两部分,介绍与素问前22章的英译(全文与详尽注释),文末附有中英术语对照表.译本采用翻译加注释相结合的方法,为全英译本.

3.李照国版

李照国,英语硕士,中医学博士,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博士后.主要从事中医英语翻译、教学和研究工作,他的《黄帝内经》英译本于2005年出版,是一部英汉对照的全译本.为了最大限度地在译文中保持原文的内涵,他在翻译中对于基本概念始终采用英译加文内注解,如六合(six directions),以及文后注释的方法.翻译时所遵循的两个原则是“与时俱退,立足实际“及”译古如今,文不加释”.

4.Maoshing Ni版

Maoshing Ni出生于中医世家,在美从事中医临床与教学工作,接受过中、西方两种医学的教育.他的《黄帝内经》译本于1995年在美国出版,是一部全文编译的英译本,全文分为前言、翻译说明、致谢、拼音说明、正文、参考文献、译者简介以及索引8个部分,是一部融入作者对原文阐释的译释结合的译本.

由于译者背景以及翻译年代的不同,这四种英译本的翻译风格有比较大的差异,具有一定的可比性.这也就是作者选择这几部英译本进行研究分析的原因. (二)问卷调查的设计

问卷调查是匿名且保密的,调查对象是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的短期留学生,以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德国、瑞士为主,问卷内容包括导读、个人基本信息、10个语句的满意度排序以及开放式评论.这10个句子的选取标准最重要的是上述四个译文差异性大,内容分别是原文(汉字加拼音),注解以及a,b,c和d四个译文,要求被调查者对每个句子按照满意度进行排序,次序依次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很不满意,分别赋予1、2、3、4分,分值越小,满意程度越高.

《黄帝内经》四个英译本的对比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留学生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所得的调查结果仅代表外国读者对于某部译作的满意程度,用于今后中医典籍英译的参考,并不作为评判译本优劣的标准.结果用于研究分析主要内容有:1)设法获得外国读者对四个《黄帝内经》英译本的满意度的排名情况;2)实例分析四个英译本的翻译方法与策略.

(三)调查问卷回收情况及个人信息反馈

问卷的调查时间为2011年4月~2012年3月,对此期间来广西中医药大学学习的短期留学生进行调查,先后发放问卷35份,收回35份,回收率为100%.去除漏填的问卷,有效样本保持了30份,占发放与收回问卷数的85.71%.

在接受调查的短期留学生中,学习中医的平均时间为4.17年,其中最长的是12年,最短的是2年.他们平均每人阅读1.6部《黄帝内经》英译本,最多的是4本,最少的是1本.具有中医学学士及以上学历的占本调查者总人数的83.33%.

以上数据表明,所有接收调查的短期生此次调查持积极合作的态度,且绝大多数能够真正理解调查的内容,这些都源于大多数都在高等院校接受过系统的中医学习,且都用英语来学习中医.他们扎实的中医基础以及对《黄帝内经》英译本有所涉猎,这些都保证了调查结果的真实与可靠.

三、调查结果及其分析

被调查者分别对10段语句(i~X)的四个译文(a,b,c和d)理解和接受进行满意度(1~4)的排序,在最满意的翻译后面标1,同理类推.将每一段语句四个不同译文的40项评分相加并计算出均数,从而得到10个例句分别的满意指数(见表2),均数越小,说明读者对该版本的满意度越高.

根据以上数据将每一个译本的10个满意度指数进行折中的评价对比,即求得均数,得出四个英译本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的综合评价(见图1).

考虑到本调查者的母语、学习中医语言以及学习中医的时间等不尽相同,对《黄帝内经》的翻译理解也是层次不齐.如果使用均值来观察每一个译本的满意度,那么可以总体把控一个水平线,平衡内外因素,客观的反应每一个译本的满意度.

由图可知,短期留学生最为满意d(Maoshing Ni版),其次是c(李照国版),再次是a(为何吴氏父子版),最后是b(罗希文版).那么,外国读者为何如此接受d版,它采用了何种翻译方法和策略呢?

Maoshing Ni版的封面有一句话就是“A New Translation of the NEIJING SUWEN with men-tary”.这是一部全文编译的译作,译者为了达到译文上下、前后贯通且符合中医学医理,从一名临床医生、中医学学生及对中医感兴趣的外行人等角度,加入了对原文的个人理解.可见,译者为了迎合西方读者的阅读兴趣,以对中医感兴趣的外行人和中医学学生为阅读对象,对《黄帝内经》进行了全文编译.虽然这个版本并无文后注解,但是参考文献还是列出了1911年前后的许多大家学者对《黄帝内经》的注释和研究,并充分的编写到译文中.本文就其中一个例子进行简要的分析,并用图表表示这四个版本的译文的满意度.(见图2)

例1,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a版 翻译:When a sage treats a patient,precaution is always emphasized,and often uses preventive measures in calming down the disturbances.


留学生学术论文的撰写
播放:38404次 评论:5022人

b版 翻译:Therefore the sage treats a disease before its onset,deals with turmoil before it ferments.

c版 翻译:Therefore,the sages usually pay less attention to the treatment of a disease,but pay moreto the prevention of it.

d版 翻译:In the old days the sages treated disease by preventing illness before it began,just as a good government or emperor was able to take the necessary steps to avert war,Treating an illness after it has begun is like suppressing revolt after it has broken out.


本文转载于 http://www.sxsky.net/fanyi/426273.html

这句话是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正如“治病如治国,用兵如用药”,将未病先防的思想比作是一个国邦居安思危的观念.治未病既是中医治则的基本法则,也是养生防病的原则.文中将治病比作治国,准确地理解“不治已乱治未乱”,有助于西方读者理解“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含义.短期留学生对d版翻译的满意度高达1.37,这说明Ni将归化、异化和重写很好的结合,来重新阐释这句话里所要传达的核心及相应的文化精粹.

当然这是与目的语文化是息息相关的.德国学者汉斯·佛米尔创立了翻译目的论,他认为翻译是一种行为,具有目的性,翻译成功与否的判定标准是看译文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通常,目的是指译文的交际目的,由翻译过程的发动者,即译者,来决定的.Ni基于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让更多的西方读者,包括帮助对中医感兴趣的业余爱好者真实的了解《黄帝内经》以及中医,采用了译释结合的方法,巧妙地将14部中医典籍以及20多部现代著作的注释及研究融入译文,使译文达到翻译的目的,让更多的读者能够理解和满意.

四、结论

随着近年来中医在西方的广泛传播,包括《黄帝内经》在内的中医典籍英译本在海外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而且,多个译本的存在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意义.那些符合目标语文化、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且不拘泥于直译的译文,才能实现中医典籍中文化和理论实践的信息传递,从而促进中医药的对外交流.然而,作为满意度分析,本文只选取了四个《黄帝内经》英译本的10句话的翻译&#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