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论文提纲格式

时间:2020-12-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同学们,毕业季就在眼前了,毕业论文提纲写得怎么样了?以下是毕业论文网小编J.L为大家分享的关于电大论文提纲格式范文。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模板篇一:

内容摘要: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持有货币资金,持有货币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由于货币资金具有高度的流动性和控制风险,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的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列举了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一些常见的漏洞,并就此提出了处理方法,进一步说明加强货币资金的控制,应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遵循一定原则,制定相应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从而更有利于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合法而有效。

关键词:企业货币资金管理内部控制制度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份,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及其他货币资金。任何企业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拥有货币资金,持有货币资金是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本条件,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就会计核算而言,货币资金的核算并不复杂,但是,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业资产中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一种资产,因此,在组织会计核算过程中,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一、货币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及其处理方法

一些企业由于内部会计管理失控,往往致使不法分子乘机占有货币资金,以下就企业货币资金管理中的漏洞及处理方法谈谈:

(一)、现金收付业务

1、涂改凭证金额。

会计人员使用退字灵、修正液等化学药剂,乘机更改发票或收据上的金额,贪污相应款项。对此,会计主管或审核人员应认真牢查原始凭证上的数量、单价、金额是否有疑点,有无改动痕迹。

2、票据头尾不一。

对于一式多联的票据,在出票时往往需要套写,若利用假复写的方法,会使票据联和存根联金额不一致,造成收多报少或支少报多。为防范此类行为,企业应将填制收付款原始凭证职责与收付款职责严格分开。

3、撕毁票据,盗用凭证。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对收入现金的票据,乘机撕毁,从而将票款私吞;或用盗取的发票,收据等向客户开票,隐匿现金。究其原因是企业未能有效地控制票据的数量和编号,对于收入款项的监督不力。

4、虚开发票。

会计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条件,与外部人员串通,在购物时虚开发票,或在做账时虚列工资,奖金等,从而将多支的现金据为已有。这往往是由于有关经济业务事项的办理由一人负责全过程,未能做到薪金支付单等由企业人事部门编制和审核,而会计稽核人员也未能真正发挥作用。

5、错记金额,贪污现金。

出纳人员在登记现金日记账时故意记错业务发生金额或将其合计数加错,表现为少计收入,或多计支出。出纳人员除登记日记账外,还兼登记明细账和总账,是其贪污行为得逞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银行存款收支业务

1、擅自提现或填票购物。

会计人员或出纳人员,擅自签发现金支票提取现金或擅自签发转账支票套购物品,不留存根,不记账,将公款及实物据为已有。究其原因是企业未建立有效的票据使用制度,未定期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的余额是否相符。

2、多头开户,截留公款。

会计人员利用个别银行间相互争资金,拉客户的机会,私自利用企业印鉴章在他行开设存款账户,以本单位更换开户行为由,要求付款单位将欠款或销货收入款转至私设的户头上。出现这种情况,往往是企业印鉴的保管岗位和货币资金收款岗位未分开所致。

3、私自背书转让票据。

会计人员将收到的转账支票,汇票及银行本票等票据私自背书转让给其他单位,以达到侵吞、占有公款的目的。因此,企业切忌让会计人员保管支付款项所需要的全部印章。

4、出借支票,银行账户。

会计人员非法将支票借给他人用于结算或允许他人使用本企业开设的银行账户为其办理收、付、转账业务,从中捞取私利。究其原因是企业票据、银行账户管理混乱,各种票据未连续编号,稽核岗位如同虚设。

5、涂改银行对账单。

会计人员私自提现,然后涂改银行对账单上的发生额或余额,使其与银行存款日记账上的金额相符,以掩盖银行存款已减少的事实。企业负责银行收付业务人员的职责,与负责调节银行对账单人员的职责未分开,为会计人员的违法行为提供了便利。

由此看来,加强对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对于保障企业资产安全完整,提高货币资金周转速度和使用效益,具有重要意义。加强对货币资金的控制,应当结合企业生产经营特点制定相应制度,并监督实施。

二、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应当遵循的原则

(一)、严格职责分工

即将涉及货币资金不相容的职责分由不同的人员担任,形成严密的内部牵制制度,以减少和降低货币资金管理上舞弊的可能性。

(二)、实行交易分开

即将现金支出业务和现金收入业务分开进行处理,防止将现金收入真接用于现金支出的坐支行为。

(三)、实施内部稽核

即设置内部稽核单位和人员,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以加强对货币资金管理的监督,及时发现货币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时改进对货币资金的管理控制。

(四)、实施定期轮岗制度

即对涉及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的业务人员实行定期轮换岗位。通过轮换岗位,减少货币资金管理和控制中产生舞弊的可能性,并及时发现有关人员的舞弊行为。

三、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根据以上原则,制定相应的货币资金控制制度,建立健全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确保经营管理活动合法而有效。

(一)、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及环境

1、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目标是企业管理当局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根本出发点。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目标有四个:

(1)、货币资金的安全性。通过良好的内部控制,确保企业库存现金安全,预防被盗窃、诈骗和挪用。

(2)、货币资金的完整性。即检查企业收到的货币是否已全部入账,预防私设“小金库”等侵占企业收入的违法行为出现。

(3)、货币资金的合法性。检查货币资金取得、使用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手续是否齐备。

(4)、货币资金的效益性。即合理调度货币资金,使其发挥最大的效益。

2、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

所谓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是对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的统称。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企业内部控制能否实施或实施的效果,影响着特定控制的有效性。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1)、管理决策者。

管理决策者是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环境中的决定性因素,特点是在推行企业领导人个人负责制的情况下,管理决策者的领导风格、管理方式、知识水平、法制意识、道德观念都直接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执行的结果。因此,管理决策者本人应加强自身的约束,同时,通过民主集中制,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加强对其的监督。

(2)、员工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

在内部控制的每个环节中,各岗位都处于相互牵制和制约之中,如果任何一个岗位的工作出现疏忽大意,均可以导致某项控制失效。比如,空白支票、印章应分别让不同的人保管,如果保管印章的会计警惕性不高,出门不关抽屉,将使保管空白支票的出纳有机可乘,由此造成出纳携款潜逃的案件也屡见不鲜。

(3)、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企业自我评价的一种活动。内部审计可协助管理当局监督控制措施和程序的有效性,能及时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内部审计力度的强弱同样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效果。

影响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环境因素还很多,如组织结构、管理控制方法、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法等。要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就必须改善其控制环境。

(二)、货币资金内部控制设计

1、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

货币资金完整性控制的范围包括各种收入及欠款回收。具体地说,是单位特别会计期间发生的货币资金收支业务是否均已按规定计入有关账户。通过检查销售、采购业务或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收回和归还情况,或余额截止日后入账的收入和支出,查找未入账的货币资金。其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发票、收据控制。

发票、收据控制是利用发票,收据编号的连续性,核对收到的货币资金与发票、收据金额是否一致,以确保收到的货币资金全部入账的一种完整性控制手段。

发票分类很多,例如增值税发票、运输发票,因为这两种发票涉及国家税收,且有国家税务机关负责监督检查,因此涉及这两种发票的货币资金收入一般较完整。但目前餐饮服务业等发票及收据管理较混乱,给控制设计增加了难度。如企业违规开具“大头小尾”,“小头大尾”的发票;多给、不给客户餐饮发票;空白收据、发票到处可买;自制收据;收据不连号或无号,或以白条代替收据等。

因此,对于发票、收据必须加强其印、收、发、存的管理,建账核算。在此基础上,利用这类发票的连续编号,设计一岗位,负责其存根联与入账的记账联定期或不定期抽查核对工作,及时发现其中的错弊。

(2)、银行对账单控制。

银行对账单控制是利用银行对账清单与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核对,以确保银行存款存在性与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通过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可以发现未达账项,分析其原因,发现其是否存在错弊。

(3)、物料平衡控制。

物料平衡控制是利用物质不灭定律,复核主要原材料在生产﹑销售过程中,量上是否平衡,以确保生产资金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这种控制方法主要适用于生产﹑加工行业。

(4)、业务量控制。

业务量控制是根据某项业务量的大小,来复核其货币资金完整性的一种控制方法。比如,旅馆可以按客房记录的业务量,汽车运输可以按合理记录的业务量,复核其货币资金的收入。

(5)、往来账核对控制。

往来账核对控制是通过定期与对方核对往来账余额,及时发现挪用﹑贪污企业货币资金等违法行为,以评价清欠货币资金是否及时入账或货币资金还欠是否真实的一种控制方法。特别注意对于已作坏账处理的应收账款,了解是否有收回款项不入账的情况。

2﹑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

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的范围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由于应收﹑应付票据的变现能力较强,故也将其纳入货币资金控制范围内。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

(1)、账实盘点控制。

账实盘点控制是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对货币资金进行盘点,以确保企业资产安全的一种常见的控制方法。如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账实盘点按盘点的时间分为定期盘点和不定期盘点,但不定期盘点的控制效果通常较定期盘点好。不定期盘点的主要特点就是突击性强,会给货币资金相关岗位产生一种无形的,无时无刻,无不存在的压力。

(2)、库存限额控制。

库存限额控制是利用核定企业每日货币资金余额,超过库存限额的货币资金送存银行或汇交某一银行账户,从而降低货币资金安全性控制风险的一种方法。利用此方法还能高度集中货币资金,统筹使用,特别适用于货币资金短缺的企业。

(3)、实物隔离控制。

实物隔离控制是采取妥善措施确保除实物保管之外的人员不得接触实物的控制方法。比如,现金只能由出纳保管,银行承兑汇票只能由一人专管,否则将导致责任不清,不法分子很可能混水摸鱼,侵占货币资金。同时,还应采取选择合格的保险箱,选择安全的场所等保障措施,以确保货币资金实物安全。

(4)、岗位分离控制。

岗位分离控制是将不相容岗位分别由不同的人负责,以达到相互牵制,相互监督的作用的一种控制方法。比如,货币资金收支与记账分离(即出纳不得登记日记账);货币资金收支与编制记账凭证分离(即出纳不得编制记账凭证);空白支票与印章保管分离,银行对账单取回,余额调节表编制与复核分离等等。在具体运用中,应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根据成本与效益原则设计各控制岗位。

3、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

货币资金合法性控制针对的是货币资金的收入与支付。合法性控制一般都采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的方法:如对于业务量少,单笔金额小的单位,记账凭证可一人复核;对于业务量大,单笔金额大的单位,记账凭证应由两个人复核,即增设复核会计,科长再复核。又如,通过加大内部审计监督力度还可以发现一些不合法的货币资金收付;通过公布举报电话、网站,从公众中取得不合法收﹑付的线索。另外,可以对货币资金的支付实行严格的授权审批制度,重点控制大笔金额货币资金支付。

合法性控制风险一般较大,通常涉及企业决策管理者本人,因此国家会利用政府机关、社会力量对企业进行审计、监督、检查。

4、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

货币资金效益性控制是服从企业财富最大化的财务管理目标,通过运用各种筹资、投资手段,合理、高效地持有和使用货币资金的控制方法。

企业可制定货币资金收支中长期计划,在合理预测一定时期货币资金存量的情况下,通过实施一些推迟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政策和加速货币回笼的销售政策,还可以通过收回投资等方法,解决货币支出的缺口,但同时应权衡采取以上措施所付出的代价、成本或机会成本,选择一项最优的解决方案;同样,可以通过加快货币资金支付的采购政策(可降低采购成本)、一定的赊销政策(可提高售价或扩大销售量)、或参与各种投资,以降低货币资金储量,但同时权衡以上各种措施的政策收益,以及考虑今后中、长期的货币资金状况,选择最优方案,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经济效益。要实现以上目的,要求企业在进行筹资、投资决策时,对各种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并要求参与分析、决策的人员不得少于三人。

健全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更有利于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和控制,使会计人员自觉遵守内部控制制度,杜绝贪污、诈骗、挪用公款等违法乱纪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200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指定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年3月

[2]、乔占斌,《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漏洞》,《财会月刊》,2002年第1期

[3]、李平,《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简介》,《财会月刊》,2002年第9期

电大本科毕业论文提纲模板篇二:

内容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效果、遏制腐败等方面起了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项全新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势必会引起实际工作上的混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改革目标落空。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特点阐明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的重要意义,并客观地分析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相应措施。

关键词:会计集中核算制特点重要意义存在问题完善对策

会计集中核算是按照会计委派制的要求,由财政部和中央纪委共同提出,作为源头治理腐败的一项重要措施,由各级财政部门负责实施。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共有100多个地级市、1053个县(区、旗)及县级市、13000多个乡镇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

会计集中核算制作为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在强化会计监督、提高行政单位资金使用效果、遏制腐败等方面起了非常重大的积极作用。但作为一项全新工作,从理论到实践中尚存在着许多亟待认真研究的问题,如得不到很好解决,势必会引起实际工作上的混乱,造成许多不必要的麻烦,最终导致改革目标落空。本文就会计集中核算制特点、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及采取对策等方面,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会计集中核算制及其特点

会计集中核算制是指省、市、县(区)财政部门成立会计核算中心,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前提下,取消单位银行账户、会计和出纳,各单位只设报账员,通过会计委托代理记账,对行政事业单位集中办理会计核算业务,融会计核算、监督、服务于一体的会计委派形式。从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基本运作模式看,其显著特点就是在机制创新上的“三分离一公开”。

(一)、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的分离

以往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多数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即单位的领导让干,会计人员出于行政上的领导关系或自身利益需要而具体操作。若实行会计人员“统管统派”的委派形式,虽然在人事关系上会计人员不受单位领导,但长期与被监督单位共处,也容易形成“顶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顶不住”的困境。而会计集中核算模式则使会计业务从各单位的内部处理变为会计核算中心的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也与单位分离,单位领导也不可能去指使会计集中核算机构的会计人员去做假,这种机制使想做假而没人做。

(二)、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的分离

过去多数部门的财务机构设置是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融为一体,财务部门负责人既是财务主管也是会计主管,在会计事项处理上经过部门负责人审签同意的原始凭证,既表示符合财务制度的财务审批又表示符合会计处理规范的会计监督审批。这种集中双重职能为一身的管理方式,缺乏财务与会计的相互制约,使单位内部的会计舞弊行为成为可能。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职能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会计核算中心行使,在审批责任人的实际操作人上形成分离,通过双重制约职能的建立,使得想做假也不敢做。

(三)、会计凭证的存放管理与形成单位分离

过去会计业务处理完毕后,全部会计档案均由本单位保存,多数单位是长期在财务部门保存,当会计做假行为的发生后,外人很难得知。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会计凭证由会计核算中心处理并保存,按照会计稽核制度的要求,稽核人员对可疑的会计凭证可以与出据凭证的单位进行核查,这种监督方式的建立,使得做了假也白做。同时会计核算中心的运行过程既受各预算单位的监督、财政内部的监督,也受来自审计纪检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审计部门对预算单位的财务状况、会计凭证等进行审计的同时,也是对核算中心的审计。

(四)、会计业务处理的过程公开

在过去的分散核算形式下,会计业务的处理过程是封闭的,对会计业务的知情范围非常有限,往往一、两个人。在会计集中核算形式下,一项会计业务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的经手人、财务审批人和报账员、会计核算中心的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会计主管等六个环节,对数额较大的还要经过单位的主管领导、会计核算中心的分管领导等审批。整个业务处理过程又是在“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的扩大,运作过程的公开,变“暗箱操作”为“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就形成了对舞弊行为的有效遏制。

二、推行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实践证明,实施会计集中核算,是一项切合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改革,也是会计领域的一次重大制度创新。

(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强化了会计监督职能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核算中心的财务人员与原单位脱离人事、组织、工资关系,消除与被管单位的依附思想,解除会计人员的后顾之忧。摆脱因经济利益关系对会计监督职能的制约,为会计人员创造相对宽松的执行环境,保障会计人员依法独立行使职权,增强会计人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合法、完整,更好地行使会计监督职能,使财政预算资金从拨出到使用的全过程置于财政监督之中。

(二)、精减了会计机构、会计人员,提高了工作效率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各部门设报账会计、负责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管理和报账工作,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管理由会计核算中心负责,即精减了人员,又解决了机构臃肿,核算效率也因网络化电算化的实施而大大提高,工作水平大大改进。目前,石河子市进入会计核算中心的共有130多个单位,集中核算前共有会计人员300多名,集中核算后,共委派会计20名,连同单位报帐会计人员共150多名,人数减少50%。

(三)、强化了财务资金的统一管理和调度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取消了各部门、各单位在银行开设的账户,使分散在单位的财务资金全部集中到会计核算中心的统一账户上,达到科学安排、统一调控、监督使用的目的,预算内外“两张皮”难题将得到有效解决,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和管理,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四)、从源头加强控制,推动党风廉政建设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对财务收支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部分单位及其领导使用国家资金的随意性,会计的核算行为得到了有效控制,一些超标准不合理、超预算的支出明显减少,不合理的财务支出行为在萌芽状态就得到了治理。

(五)、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为“收支两条线”、“政府采购制度”提供了条件

纳入核算中心的单位,核算中心在银行开立统一账户,财政全程监督,有效制止乱收费行为,实行分缴分离,各项资金合理分流,杜绝收入不入库。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为深化政府采购制度,扩大采购范围,从资金结算上有效杜绝未经批准自行采购行为,制止不合理的开支和违法违纪的行为。

三、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存在的问题

根据笔者实际调查,会计集中核算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但由于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一项制度创新,在实践中尚存在许多亟使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单位财务管理工作与核算工作相分离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财务管理保留在原单位进行,而具体核算工作由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去执行,这使得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严重脱节,不利于财务工作的有效进行。众所周知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密不可分,两者在很大程度上相互渗透,而现在将两者分离,对两者都不利。核算监督工作被核算中心“夺去”后,行政事业单位对此认识不够,不予配合,有的甚至产生了抵触情绪。而原单位财务管理积极性受到巨大挫伤,财务管理效率必然下降,有悖于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管理的要求。

(二)、财务支出标准与实际支出情况有较大出入

在会计集中核算实践中,比较突出的矛盾之一是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与具体繁杂的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如何把握好既坚持规章制度,以达到节约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又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实际开支的报销问题,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这是对中心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判断能力的严峻考验。一方面,作为实践产物的制度和标准总是滞后于实践本身的发展,如对超标开支一律不予报销,则有可能影响各部门、各单位行政任务的完成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统一财务制度开支标准是行政事业财务工作中正确处理事、人、钱、物四者之间关系的重要依据和标准。如果对超出规定的开支,只要单位审核后就一律报销,这不仅违背了财务制度、放弃了会计监督,而且还可能助长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

(三)、会计核算中心缺乏必要的再监督,激励机制

在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过程,往往过分强调核算中心对其财务单位的监督职能,而忽视了其本身也应受监督的问题。目前,会计核算中心还没有健全的激励机制,无法真正调动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说明会计核算中心只单方面强调其独立性,忽视了服务性。另外,对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考核和考评采取什么措施和方法,对会计人员如何奖惩,均很难确定出科学的方法和定量指标。

(四)、监督面难以拓宽,难于真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由于核算中心人员有限,而财务单位又非常多,根本没有能力和条件对单位实施严格的会计监督。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从形式上起到了监督作用,但由于各单位的财政自主权,资金使用权没有改变,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只能从形式上认定凭证的合法性,这就给单位造成了可乘之机,因为社会上各种票证的取得很容易,单位很容易就把白条就成发票,把非法的东西变成合法的东西,难怪有人认为“会计集中核算只治了标”;再加上核算中“账实”核对难以实现等原因,会计信息质量怎么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呢?因此,会计集中核算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小金库现象。

四、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的对策

(一)、正确处理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关系,建立行政事业单位报账会计向责任会计的转化。

鉴于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产生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分离的尴尬局面,有必要尝试建立责任会计的研究。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报账会计其实充当着“出纳”的角色,并没有对单位的资金运动和经济活动起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的作用,但其地位都是联系会计核算中心与具体发生经济活动单位的枢纽,只有责任会计才能把责任单位或责任人的经济责任具体而系统地反映出来,给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提供必要的基础。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收支的统一化、规范化,建立部门预算法制化。

对于政府采购、人员工资等专项资金,实行统一直接支付制,而对于公用性的经费支出,需根据预算目标管理,写出详细的使用报告,并建立相关的责任人业绩考评机制,把责任人的工作实绩和费用消耗与责、权、利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提高会计核算中心的监督控制作用,从而达到提高经济效益和资金使用效果的目的。

(三)、建立健全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对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监督的积极性。首先,鼓励会计核算中心的会计人员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寓监督于服务之中,在服务上狠下功夫,作到监督与服务的统一,同时,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应摆正自己的位置,抛弃名利观,树立为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的思想,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履行会计工作职责。其次,核算中心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会计人员进行考核,并对核算中心会计人员违反制度的行为提出明确的,可操作性的制裁措施。

对在工作中与其服务的单位串通一气,搞违法乱纪行为的会计人员,要严励处罚,一经查出,不准再从事会计工作;年末应对会计人员进行严格的考核;对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反映不好的工作人员,应扣发奖金或工资,以促使其提高服务质量;最后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广泛认真吸取各行政事业单位领导及工作人员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质量,为促使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得到提高。

(四)、建立有效的监督系统,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监督力度。

具体操作中可以考虑建立计算机远程控制系统和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领导的用款审批权限,逐步实现具体日常会计核算向财政监督、财政宏观调控转轨。从实际运行情况看,会计核算中心整天忙碌在报账记账的具体事务中,监督管理的职能尚末得到充分发挥,背离了当初成立核算中心的初衷,单位会计档案的大量集中存放,带来了大量的管理问题,既不利于审计部门审计,也不利于调动单位筹集资金的积极性,同时也把核算中心摆在了矛盾的旋涡中。为尽快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会计核算中心应由办理具体日常会计核算业务向会计审核和监督转轨。

会计集中核算中心会计人员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随时检查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的核算情况、资金使用情况以及固定资产的变动情况,严格审核行政事业单位的原始凭证的填制,避免单位虚列开支,而不只是从形式上监督其合法性。此外,还要从票证管理入手,维护票证的严肃性,建立票证跟踪制度,持单位的付款凭证定期不定期地到供应单位抽查,对弄虚作假的行为人,一经发现绝不手软姑息,坚决查处。只有全社会反腐败力度加大了,全社会票证管理规范了,领导的法律意识提高了,才能从根本上堵塞漏洞,会计集中核算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会计集中核算制在操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其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因此,我们必须加以区分,不能笼统的认为存在的问题是会计集中核算制自身带来的,更不能据此否定会计集中核算制,我们更应该看到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其在强化会计监督职能,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上取得的成效。当务之急是,我们应该从这些现象中找到问题的症结,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并运用到实践当中,最终使得会计集中核算制得以完善和发展,为遏制会计信息失真和打击贪污腐败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郭桂花、史天春,《关于会计集中核算制的理论和实践探讨》,四川会计,2003/5

[2]、翟志华、李长艳《在行政事业单位建立责任会计的研究》,预算管理与会计,2002/8

[3]、王运伦《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有关问题的探讨》,新疆农垦财会,2003/增

[4]、桑青宇、赵学海《加快体制改革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石河子财会,2002/3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