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学校心理学方面论文查重免费,关于学校心理学伦理问题探析相关本科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校心理学及心理学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校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是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本文通过对学校心理学研究案例的陈述,分析其在研究过程中存在的伦理问题,指出学校心理学研究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重视研究的知情同意环节,综合评价研究的内容设计.
〔关 键 词〕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G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3)04-0004-03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的学校心理学在飞速发展,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摸索和创新.学校心理学工作者对从事和参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也越来越热情,他们通过参与教育研究对过往教育经验进行总结和升华,很好地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价值.但是目前我国学校心理学研究仍然存在问题[1],具体表现为:理论研究方面有特色的研究少,高水平的研究少,系列化的研究少,争鸣类的研究少,发展层面的研究少,服务性的研究少等;在实践性研究方面,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虽然教育水平和辅导技能在不断提高,但大多不善于总结经验,忽视甚至轻视理论指导与建设,科学研究意识较淡,研究水平欠缺[2].其中也不乏心理学工作者为评定职称等个人目的,从事研究和论文发表.问题主要表现在研究内容的设计、研究方法的选择、研究过程的控制、研究结果的处理随意性较大,缺乏规范性等方面.如何提高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水平,科学地规范研究过程,加强研究的伦理规范正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二、学校心理学研究伦理的内涵
心理学的研究,是以人为对象的研究,这就必然导致伦理价值上的问题[3].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并没有被研究者们所认识和重视.许多经典的心理学研究在今天看来,明显违背了最基本的伦理道德,有的研究甚至会给被试带来长久的身心伤害.例如:剥夺感觉实验、剥夺睡眠实验、模拟监狱实验等.当然,这样的研究大多发生在制定正式的心理研究道德准则之前.然而今天,我们的研究者们在从事研究活动之前是否注意到自己研究的伦理规范问题,是否真正地为研究对象考虑,是否又从过去的失误中吸取了教训呢?丁锦宏(2008)认为,“研究对象的保护”是一切研究都必须关注的“初始化”问题,而这个问题在以人为主要研究对象的教育科学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4].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多以学生群体为对象,伦理规范问题应特别引起研究者的重视.国内有学者认为,心理学的伦理约束应体现在对研究者主体的伦理约束,对研究对象的伦理思考与伦理待遇,以及研究过程与程序的伦理规范上[5].这样看来,我们可以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伦理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研究过程中所需要遵循的伦理原则,它可以反映出研究者研究的规范性,体现研究者的研究素养,影响研究的效果.
三、学校心理学研究的伦理问题
案例1:某高校辅导员A:“请通知教育学专业全体同学,今天下午两点半在教学楼101教室集合,配合心理学系的老师完成一项问卷调查,请班长点名,没到的同学按照旷课处理.”
案例2:某中学学生B:“之前那个老师(主试)说这种问卷做起来会很轻松,没想到题量那么大,做到最后实在做不下去了,题目都差不多,看都看烦了,就胡乱选了几个.”
案例3:某高校大学生C:“我同学介绍我来做这个实验,听说会有一定的报酬,所以我就来了,我不知道这个实验的具体目的,我只是按着他说的方式来操作,刚开始我就觉得仪器的灯光闪得太刺眼,后来眼睛有点受不了了,本想不做了,又一想退出可能就拿不到报酬,就坚持做完了,现在想想也没什么,眼睛疲劳恢复得很快.”
案例4:某高校老师D,为研究自行设计了摆脱网络成瘾课程,检验其对预防学生网络成瘾的效果.对数百名大学新生进行网络成瘾教育,组织他们观看网络成瘾的影像资料和新闻资料,内容包括:“儿子上网成瘾,父亲将他送进精神病院”“网络成瘾少年毒杀父母”“痴迷网络是悲剧人生的开始”“谁来救我”等一系列教育材料.
本文转载于:http://www.sxsky.net/jiaoxue/020700822.html
案例5:[6]
访谈者:(对一名家长)你给孩子规定作息时间了吗?
家长:是的.
访谈者:能具体谈一下吗?(拿出录音机,打开并放在桌子上)
家长:(很不高兴地)这有必要录音吗?
访谈者:(尴尬地)对不起,为了全面详细地记录你的谈话,请允许我录音吧.
家长:那等随便你了.
(一)尊重学生的自主权利
研究者在以学生为研究对象时,应特别注意对学生权利的尊重.然而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侵犯学生权利的现象,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地位不平等所造成的,就是学生没有得到教育者绝对的尊重.尊重学生,就要把学生看作和我们自己一样自由、独立、完整,有其独特的天性、人格和尊严的人.[7]学生有权利自行选择是否参与调查和研究,案例1中辅导员A的做法却变成了赤裸裸的要挟,有观点认为,在调查研究的开始阶段,被研究对象就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为了自我保护,他们的抵触与敷衍心态也就更加明显[8].此外,学生在参与研究的过程中,有选择退出的权利.台湾心理学会心理学专业人员伦理准则中有这样的描述:“受试者有拒绝参与研究和随时退出研究的权利.当受试者中途退出研究时,他仍应获得应有的尊重.倘若研究者是受试者尊重的人,或是可以影响受试者福祉的人,则研究者更应小心保障受试者拒绝参与研究和随时退出研究的权利.”案例3中,学生C由于害怕不能拿到应得的报酬,选择坚持完成实验.很显然,研究者“只有完成研究才能获得报酬”这种形式的诱导,会使得研究对象失去退出的自由.
除对学生自主权的尊重之外,研究过程中还会涉及到学生的隐私、知情等权利.总之,任何形式的尊重都可以最终归结于对生命和权利的尊重,把学生视为平等、独立的个体[9].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研究对象对该项研究的认同感和参与积极性,才能形成和谐的研究氛围,保证研究的效果.(二)重视研究的知情同意环节
“知情同意”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伦理原则.研究的知情同意一般是指在开展研究之前,研究者必须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研究的程序以及研究的意义,也就是说在研究对象对某一研究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之后,自愿作出决定是否参与这项研究.也有学者认为,知情同意需要多层次的贯彻与执行,而不是仅仅出现在研究之前.被调查者愿意参与到调查之中,并不意味着他就有义务回答我们所有的问题.严格来说,知情同意除了在问卷调查开始之前需要进行,还应该贯穿到整个研究过程之中[10].
学校心理学研究,偶尔需要研究者隐藏一些真实的研究目的和内容.如果把“知情”和“同意”分开来看待,研究者们有时候会认为,有些研究如果让研究对象清楚地了解研究的目的和内容,他们可能在一开始就会选择不参与这一研究,或在心里排斥这一研究,而愿意配合研究的被试对于研究本身来说,也就失去了代表性,研究的结论也就不具备普遍性.有一种观念认为,隐瞒某些研究的真实目的,会使得这一研究取得
关于学校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例文,与学校心理学伦理问题探析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