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动物体化学本质及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科学,是动物类相关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重要专业课,是学习生理学、病理学、遗传学、营养学、等后续课程的基础[1],也是兽医和畜牧等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学好本课程无论是对于指导动物生产和兽医临床实践,还是对于有关学生继续深造,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课程现状
就课程特点而言,动物生物化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知识体系晦涩、概念抽象,内容繁杂的课程.就学科特点而言,其建立与发展,与实验研究手段的发展密不可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1].课程特点与学科特点的矛盾,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有如下体现.
1.1教学理念陈旧
目前,本课程普遍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倾向,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需要和相关专业向应用技术型专业转型发展的趋势存在较大差距.
1.2教学内容冗杂
动物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特点是多、杂、难、燥[2].多:涉及到的内容广泛,信息量大,重点、难点和疑点较多,有很多名词、概念,包括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结构、性质与功能,以及它们的多条代谢途径和多步代谢反应;杂:各章节内容宠杂,每种物质的代谢及代谢途径、反应又很复杂,常给人以杂乱之感;难:本课程理论性很强,内容相对抽象繁杂,晦涩难懂,难记易忘,使学生易产生畏难厌学情绪;燥:内容相对枯燥,常使人感觉积极性不高,无法投入.因此,动物生物化学普遍被认为是一门相对比较难教、难学的课程.
1.3教学方式方法单一
由于教学内容的以上特点,本课程教学模式较陈旧,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较为单一.在教学过程中没能很好地考虑到教学对象的职业发展需要及生产生活实际,重理论知识的讲授,轻亟需的与职业关联能力的培养.教学主要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致使教师讲得费劲,学生学得吃力,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1.4实践教学落后
本课程实践教学对理论教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设备仪器等客观原因的限制,使得本课程实践教学主要以验证性实验为主,达不到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
2探索与实践
根据我校动植物检疫(动检方向)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到基层从事动物疫病防治与检疫的现实需要,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围绕能力本位新理念,结合作者的教学工作经验,通过优化课程教学内容,转变教学方式,强调教学方法的多元化,加强实验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对动物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进行探索与实践,为本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抛砖引玉,提供借鉴,以适应学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发展的要求和趋势.具体探索与实践如下:
2.1更新转变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是教师所信仰、追求、坚守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教育理念指导着教学实践.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围绕能力本位新理念,从知识传授向知识传授与职业能力培养并重转变,更加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融会贯通,课本和实际有机结合,从学生未来的职业需要出发,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课堂上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引导学生思考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更不是抑制学生思考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同时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素养、道德的培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科学观与价值观,使其能够全面发展.
2.2调整优化教学内容
围绕本专业培养目标和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整体需求,根据课程设置方案中学分、学时的规定,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强调能力本位,调整和优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研究教材,结合学生实际,修订教学大纲,删繁就简,轻讲(略讲或不讲)有关物质的化学结构、化学反应等纯化学知识,通过对比梳理,重讲各种物质的代谢及其对动物机体的意义,着力解决“多”与“杂”的问题;紧密联系生产实际,阐述课程知识点与动物疾病防治、动物生产养殖具体问题的关系,突出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解决;同时,适当加入相关热门话题,既开阔学生视野,又能与时代同步,既符合本地区畜牧业的发展实际,又可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枯燥之感,充分体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3].
2.3适时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断改进调整教学方法,运用灵活多样、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尽可能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从过去的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具体从以多媒体教学和讲授法为主,向针对不同教学内容,尝试合理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手段转变.如通过趣味引导式教学,引导启发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项目驱动教学,重视课堂内外的讨论环节,让学生对特定的问题开展小组自主讨论,教师引导点评,培养学生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主动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习惯,提升学生就业后动脑、动手的能力;通过归纳总结式教学,以图表的形式、对比归纳的方式以及口诀等总结、提炼相关知识点,将一些复杂易混淆的内容转变为轻松易学易记的知识;通过形象比喻教学,将一些抽象繁杂内容的讲解变得形象直观、具体生动,使学生容易理解,既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和厌学心理,又可活跃课堂气氛;利用网络条件,建立课程共享交流平台,收集上传相关内容的影音动画,引导学生就课程的一些重、难点展开讨论,教师参与回复;还可以尝试师生互换角色,就某些内容,让学生提前预习准备,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2.4加强实验教学,将其与科研活动融合
通过积极争取学校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等教学资源的更新投入,努力改善实验教学条件,基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和探究性实验的设置比例,努力提高实验室开放程度,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借助学校科研类活动课程平台,就本课程相关内容,鼓励学生成立专题研究小组或参与教师承担的相关课题研究,进行科学研究活动.通过课题申报立项,明确工作任务与研究进度,按规定时间完成相关课题任务,形成一定的成果,成果形式一般为论文、设计及调查(咨询)报告等.这样,既巩固拓展了学生所学,也是对学生的一次基本科研训练.
2.5改革课程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是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它既是反映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也是对学生学习的督促方式,具有从教与学两方面检验教学质量的功能[4].本课程考核力改过去期末考试“一考定终身”的考核方式,结合学校“课外延伸五个环节”的规范要求,将本课程课堂教学内外的基本教学环节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纳入课程考核.在理论课考核中,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比例设置为各占50%,其中平时成绩又有课程预习(占20%左右)、课程作业(占20%左右)、课外阅读(占20%左右)、课外讨论(占20%左右)和中期考试(占20%左右)构成;实验课考核中,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比例设置为70%和3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实验预习(占20%左右)、实验习惯(占30%左右)和实验报告(占50%左右),期末考试以实验操作和学生口试为主.这样既综合反映评价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学习表现以及学习成效,又是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督促,同时可培养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协调沟通能力等,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