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IT模式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启示
摘要本文将在斯莱文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QAIT模式有效教学高中化学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1]:“高中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在实践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集体的情操;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影响,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作用,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建立并实施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模式是实现高中化学新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能否实现化学课堂有效教学也是对化学课程标准的一种重要检验,是化学课程标准修订完善的主要依据。本文将在斯莱文有效教学的QAIT模式及其构成因素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对高中化学课堂的有效教学进行初步探讨。
1.有效教学的含义及QAIT模式的构成因素分析
1.1“有效教学”的含义
有效教学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我国学者诸葛宏认为[2],有效教学的价值观应当是:学习效率不能只关注获取知识的多少,而应重视培养能力的多少;学生是否在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参与和自由表达的机会;通过教师的组织教学,学生是否对所学的知识真正感兴趣;学生质疑和评判了多少;学生的想象力有没有得到拓展;学生是否有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和对真善美的热切渴望;单位时间内是否掌握了获得知识的过程。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能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有效的化学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简单地说,就是追求用最少的教学时间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12QAIT模式的构成因素分析
QAIT模式[3]是美国的斯莱文教授(SlaVin,1997)在总结各种有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的。QAIT模式分别从教学质量、适宜性、激励和时间等四个因素来诠释教学的有效性。Q(QualityofInstruction)即教学质量,指教师所呈现的知识或技能的易学程度。教学的质量主要取决于课程的质量以及教学方式;A(AppropriateLevelsofInstruction)即教学适宜性,是指教师确保学生做好学习新课的准备程度,如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I(Incentive)即激励,是指教师对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所做的激励的程度;T(Time)即时间,是指教师让学生学习所教材料的时间是否充足。斯莱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QAIT模式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只有当以上四个因素都合适时,有效教学才能成为可能。QAIT模式就如同一个大链条,只有环环相扣,才能显现出整个链的力量。
2.QAIT模式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启示
化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心学科之一,课程结构多样化、内容基础化,化学原理与生产、生活、社会等密切联系。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学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那么QAIT模式对高中化学有效教学有什么启示呢?
2.1启示一:教学质量因素要求精心备课,保证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Qualityofinstructionreferstotheactivitieswethinkoffirstwhenwethinkofteaching:lecturing,discussing,callingonstudents,andsoon.
Italsoincludesthecurriculumandbooks,software,orothermaterials.Wheninstructionishighinquality,theinformationbeingpresentedmakessensetostudents,isinterestingtothem,iseasytorememberandapply.
备课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进行的设计准备工作。它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和基础,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研究都证明[4][5],上课前教师精心备课,事先设计好教学过程,可以减少教师上课时花在非教学上的时间,让学生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和学习机会,从而对学生的学习效果产生积极的影响。精心备课要求教师在研究课程和教学内容的特点基础上,结合学生实际,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计划开展有效教学的具体方式,如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板书的设计、教具的使用、实验的演示等,并设想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的对策。备课对于高中化学教学尤为重要,教师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而且还要备实验,化学家傅鹰先生曾说,只有实验才是化学的“最高法庭”。教师的预期实验(2)滴加2mL10%NH4F溶液后,溶液应该没有明显变化,因为生成了稳定的AlF6-络离子,即使加入1mL3.0mol·L-1NH3·H2O溶液,溶液也无明显变化,说明络合离子内界稳定,氨水无法使其中结合的Al3+产生沉淀。实验结果是往AlCl3溶液中加NH4F溶液后随即出现白色浑浊,加NH3·H2O溶液后仍为白色浑浊,静置片刻后,试管底部出现粉末状白色沉淀。与直接往AlCl3溶液中加氨水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的现象并无明显的区别。查阅资料后发现,六氟铝酸铵实际上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物质,这与氢氧化铝在溶解度上的差异不大。从某种意义上说,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教师备课的质量,是有效课堂教学有效的基础。如果没有教师的精心备课,就不可能提供有意义的教学,更谈不上教学的有效性。
2.2启示二:教学适宜性因素要求具有针对性的适宜教学,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组织课堂教学的最大难题就是应对班上的学生在知识技能的准备、学习进度、学习动机的水平等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学生的差异要求教师提供的教学水平要适当。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承认个体差异的存在,又要在教学中大胆创新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所设计的模块课程是对高中教育教学的一大创新,它改变了以往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和教学方式的过于单一的倾向,突出了素质教育的特点,给学生更大的选择的空间,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力,使他们得到最好的发展。充分体现了高中化学新课标的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新理念。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应把学生当作主体因素加以充分考虑,从学生学的角度出发组织教学,这符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教师应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发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并通过教学与评价促进学生能在自身原有基础上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潜力。
例如,在讲金属钠与水反应时,可以设计如下几个问题:⑴在这个实验中,你观察到哪些现象?这个问题让基础差的学生回答。只要上课仔细观察就能够顺利完成这个任务。⑵根据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金属钠具有的哪些性质?这个问题让基础教好学生回答。⑶运用刚才的实验所得出的结论,说明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这个问题让基础最好回答。这样的问题设置,使基础差的学生有反馈机会,有补偿的余地,使基础好的学生有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空间,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3启示三:激励因素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常常把学习当成用功。这并不是说学习是一件苦差事,是不快乐的。它恰好说明,学生必须引导自己专心致志,用心完成作业,好好学习,必须知道如何激励自己去做这些事。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学习的动机既可来自学习任务本身的特征,也可来自学生的特性,还可来自教师或学校所提供的各种奖励。
如果学生想要了解某件事,他就会做出必要的努力来学习它。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学生可以不假思索地说出NBA中每个球星的名字、身高、体重、场均得分、篮板等信息,却写不出1到18号元素的名称、符号。对于学生,有些信息本身就很有趣,教师也可以通过唤醒学生的好奇心或使学生知道在学校获得的知识在校外有多大用途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一个电脑爱好者被告知化学知识能帮助他了解电脑芯片制作过程,他就会有兴趣学习化学知识。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课题都能吸引所有学生。若要使学生花大力气学习了那些当时看来并不重要,但以后的学习是关键的概念和技能,他们就需要某种承认和奖励。例如,对于化学平衡的概念,学生觉得很难并且又是非常抽象,教师在教学时举行答题竞赛活动,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而,教师可以运用表扬、反馈、升级、证书、红星和其它奖励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增强高中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2.4启示四:时间因素要求增加学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实现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可供学习用的时间量依赖于这样两个因素。第一个是教师定于教学的时间量和教师教时实际所用的时间量;第二个是学生集中注意力上课的时间量。这两种时间都受课堂管理和纪律的影响。如果学生表现良好,学习动机强,都清楚意义和目标,并且教师作了周密的准备,组织得当,那么,不管教师想教什么,学生都有充裕的时间来学习。但是,有许多诸如干扰行为问题、活动过渡不自然等之类的问题也会占去本该用于学习的时间,使充足的时间变得不够用了。
追求有效教学,就是要增加有效学习时间。在有效学习中,学校虽然也通过延长学习时间、布置更多的学习任务和家庭作业来增加学生用于学习的制度化时间,使学习时间最大化,但这样易使学生学业负担过重。所以应更加重视时间管理,增加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实现学习时间最大化。这主要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达成。第一,教师高效率地管理教学活动的过程。通过课堂的准时、守时和减少教学中断或干扰来增加学生的学习时间。第二,教师可将更多的时间用于教学内容相关的师生相互作用和与学习直接相关的活动上,减少用于课堂管理、维持学习秩序、交流学习规则以及与学习无关的活动的时间。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前将随堂练习印好发给学生,让学生上实验课前做好预习报告等。第三,教师可通过教学的趣味性对学生产生吸引力来促使学生对学习更投入,增加他们的有效学习时间。例如,当发现学生疲倦时,穿插一些趣味小实验,化学小故事等,促使学生再次集中注意力。另外,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学生要有效学习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使学习时间得到最有效利用。
3.结语
构建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模式的进程中,斯莱文的QAIT模式为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提供了具有指导价值的理论原型和具有行动建议的基本范例。在实践教学中,广大化学教师若将教学质量、适当性、激励和时间这些课堂教学诸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提高化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减轻学生学业负担,增进学生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就能更好的体现化学新课程所倡导的使学生自主有效发展的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2]诸葛宏.有效教学策略探微[J].中小学教育,2002年8期.
[3]罗伯特·斯莱文著.姚梅林等译.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4]欣.多维备课—有效教学的前提[J].当代教育论坛,2007年1期.
[5]汪元健.浅谈备课[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S1期.
[6]王铁群.QAIT模式对教学实践的启示[J].教学与管理,2003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