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班制度,个性信息,关注差异
在这里,每节课上课,学生背着书包等在教室门口,等着老师到来,然后进教室后老师点名。老师一般不换班级,固定在1或2个教室里,而学生一天可能要换好几个教室,这和国内的中小学很不一样,我们-?般要用到专用教室才会离开自己的教室。
这所学校有40个教学班级,每个班级25人左右。有的班级人比较少,只有十几个或几个学生,这跟学生掌握知识的阶段有关。例如:如果你在七年级没学好这个内容,八年级的时候还可以在为学困生开设的班里继续学习,而我们国内可能会要求学生在某个年龄段就要达到某个知识点的要求。教师的电脑里清晰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各科等级和学习情况。每个年级会有不同能力的班级,有提高班和平行班,还有学困生班。我们听过一节只有6名学生的数学课,老师就是在为这6名学困生进行单独辅导。学校还有一间专门给学困生补差学习的大教室,里面分割成好几块,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给了老师和孩子们安静的空间。
忙碌的英国数学教师
与英国的教师交流,听说我在国内只教3个班级,而且教的是同一个年级,他们都感到很惊讶,因为他们要教的班级跨越4?5个年级。学校一天排6节课,而数学教师每天有4?5节课,只有1?2节课是空的。学校有二十几位数学教师,但是数学办公室最多能容纳8名老师,桌子上也只有8台电脑。询问后才知道,因为数学老师们每天有很多课时,不太会同时出现在办公室中,所以不需要很大的办公室,而且他们有教师休息室,所有老师都可以到那里休息、聊天和上网。所以英国的数学老师在学校也是很忙碌的,我们的两个搭档也非常繁忙,我们一般要等学生放学了才能交流一天的课和感受。
英国不重视数学过程,计算尤为明显
这次,我的教学内容为“分数”和“两步及多步运算顺序”,“分数”是教六年级学生的,“运算顺序”是教七年级学生的。
和英国搭档交流并实践了“分数”教学后,我发现英国的教学有其独特优势,就是会提供很多具象的图片和材料来帮助学生认识分数。但是,在这些丰富的学具和教具之外,老师们不怎么去解释概念或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只要学生题目会做了,他们就认为学生学会了。比如:给学生一道分数加法题“4/7+2/7”,学生如果有困难,英国老师就会让他们通过画图来帮助思考。这个方法在学生刚开始学习分数时用当然很好,但是学生每次做题都是通过画图解决,缺少一个从具象到抽象的思考过程,学生也不知道这样做的具体理由。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甚至有些孩子认为分数就是由一些图片组成的,而并不知道分数的真正含义。
七年级的“运算顺序”教学让我更加明显地感受到中英数学教育的差异。英国学生的计算为什么没有我们快?正确率为什么没有我们高?除了他们没有回家作业来巩固、计算方法和我们不大相同之外,最关键的原因是他们的计算完全没有过程。比如,给学生一道两步计算的题目,他们会直接给你一个答案。而在上海,学生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学习递等式,他们清楚地知道需要一步一步计算,把每一步的计算过程都算清楚。所以,在英国课堂上我说的最多的就是“一步一步来(stepbystep)”,意思就是让他们把每一步都算好,留下计算的过程。通过对“递等式”的强调,我让学生明白了计算过程的重要性。在掌握了递等式的书写和格式后,我又进行了多步运算顺序及基本的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分配律)的教学。经过2个星期的学习后,学生渐渐熟悉了多步的运算过程,也慢慢理解了计算过程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