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论文: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味
长期以来,数学教学受“应试”的束缚,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课堂,没有融合鲜活、丰富的社会生活,造成教学内容的单调、乏味,学生由此失去了体验的情境和乐趣。实践告诉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伸,全方位把学生的数学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是学生学好数学的有效途径。现将如何实现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味谈几点实践性认识。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实现数学生活化
1.联系生活认知,拓宽思维空间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主要思想,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促使学生去感悟、去理解数学内容的真谛。如教学《认识钟表》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时间表引入,说明时间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然后请学生用8时说一句话,既让学生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又如在教学《高矮》时,可延伸到组织学生比较粉笔、铅笔的长短,作业本、课本的厚薄以及比较生活中的其他事物。这样的教学生动、有趣,贴近了生活,拓宽了学生的思维空间。
2.创设生活情境,解决数学问题
《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如教学一年级上册《9加几》一课时,我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情景――学生文艺晚会。随着电脑课件的演示,晚会的情景出现在学生的面前。舞台中有9个小朋友在唱歌,还有5个小朋友在跳舞,台下第一排有7个人,第二排有9个人,舞台中间有9盆红色的花,3盆黄色的花,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用数学语言表述自己所见,从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加以解决。这样,不仅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激发了学生从生活中找数学的浓厚兴趣,也培养了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模拟生活实践,感受应用乐趣
在教学时,要少让学生被动吸取、模仿、记忆和反复练习,而是要创设模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从中感受实践应用的乐趣。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分类》时,一开始我向学生展示“有一大堆凌乱物品”的场景,使学生自然产生要收拾整理的愿望,从而引出课题。上课时,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先让学生共同把教室的杂物按品种分类,再按物品的一定标准再一次分类整理。课后,让学生收拾自己的学习、生活用具,良好习惯的养成正在延续。再如学生学习《元、角、分》时,可以根据儿童的特点,设计购物游戏,让学生模拟购物,这样,教室变超市,学生变顾客或售货员,兴致勃勃地投入到买卖的活动中,进行体验学习,发现数学问题,并感受应用知识的乐趣。
二、让数学回归生活,实现生活数学味
1.校园生活“数学味”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生活,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应用的价值。如教了《正比例的意义》后,我有意识地在大晴天把学生带到操场上,要学生测量旗杆的高度,学生大吃一惊,这么高怎么测量?学生议论纷纷,有的摇头,有的提议爬杆,我笑着不作表态,让学生动脑子再想一想。终于有一个学生大喊起来,“我知道了”,忙着量单杆和影子的长度,很快就算出了单杆的实际高度与影子长度的比,以此类推,在同一时间里量出旗杆影子的长度就能算出旗杆的实际高度。再如:教《平均数》时,让学生计算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某次考试的平均成绩等。教面积部分时,让学生计算桌面、黑板、教室、操场的面积等。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2.社会生活“数学味”
教师要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数学,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用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的热情。如学生学了利息、利率后,让学生回家帮助爸爸妈妈计算存折里的利息。在学习时、分、秒的知识后,让学生自行安排一天的作息时间,比比谁的安排更合理科学。学了统计后,让学生自定内容在班级内进行调查活动,学生把自己在调查中发现的一些问题作了说明,并提出一些数学问题让别的同学解决,通过实际调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还使学生经历了统计的全过程及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加深了对统计的理解。这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都是应用比例尺知识加以解决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悟数学知识学以致用的道理,进一步激发学习的积极情感,进而成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
[教学论文: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味]相关文章:
1.如何让数学知识生活化
2.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3.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
4.生活化问题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
5.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探析
6.关于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研讨
7.新课程下小学数学生活化误区探析
8.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体系
9.探讨生活化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
10.关于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点滴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