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建筑材料毕业设计论文,关于厦门近代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相关在职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建筑材料及传统建筑及建筑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建筑材料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本文通过对厦门近代嘉庚建筑立面的全面调查,从立面砖石材料、砌筑工艺、组合方式等方面,分析近代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及其与传统闽南砖石技艺的传承关系,并进一步总结嘉庚建筑砖石组合特征,旨在从传统的砖石组合中获得启示,为建筑设计及立面造型表达提供理论的依据.
关 键 词:厦门;嘉庚建筑;砖石组合;近代建筑特征
中图分类号:TU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4)05-0061-04
1前言
厦门近代嘉庚建筑,是一种带有文化交融意义的建筑类型.在近代特殊的历史时期,其建筑砖石立面,以立面材质的特异性,砖石技艺的传承性,立面风格的延续性,在近代中西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下,基于自身地域特点,不断进行建筑探索与创新,最终形成特有的嘉庚建筑风格,为闽南地域建筑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根据现存嘉庚建筑建造时间,将其分为前期探索(1913-1927年)、后期发展(1950-1962年)两个时期,从建筑主体墙身、洞口形式以及壁柱栏杆等部位,分析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建筑材料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5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该文来源:http://www.sxsky.net/jingji/064397.html
2闽南传统砖石技艺特色
砌筑是砖石在建筑建造过程最为重要的逻辑,砖石材料必须由不同砌筑方式砌筑在一起,而这一过程就是建筑师设计建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核心.闽南的砖石砌筑技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时间的积淀造就了驰名中外的洛阳石桥、崇武石城墙以及众多红砖厝、砖石结构建筑和雕刻技艺,形成了闽南文化的一块块活化石.闽南特异的地理条件、精湛的砌筑技艺以及传统技艺的传承方式共同影响了我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的闽南建筑技艺.
2.1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建筑材料的选择与地理、气候、环境等的诸多因素的联系密不可分.它是人类与自然环境互动的结果,同时,亦受社会文化、经济条件和营造技术的制约.传统建筑建造时,尤为注重节约建造成本,使用建筑材料常常会考虑就地取材.
闽南地区土壤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由黄壤、红壤、砖红壤构成的系列土壤是烧制红砖的优质原材料;同时闽南地区花岗岩蕴藏量也是极其丰富,位居全国前列.在木料资源缺乏的条件下,就地可取的砖石材料自然成为了闽南地区建造的优先选择的建筑材料.其地域性的自然选择使得胭脂红砖与白色花岗岩砌筑的墙体逐渐成为传统建筑的外墙形式,并在闽南地区形成了特殊的建筑风貌(图1、图2).
2.2砖石材料的砌筑工艺.
墙面绚丽的效果,离不开闽南传统的砖石技艺.传统建筑石材,常常是根据建筑不同的部位而采用不同的加工工艺,通常石材的加工需经过“打荒、四线直、凿、崩、磨、雕”等多道工序,才能够使得建筑石材表现得独具特色,不拘一格;同样,传统建筑红砖则以,“实砌、空砌、砖雕、出砖入石”等多样的砌筑形式装点得红色墙面繁华细腻.
砖材、石材技艺的共同发展、相互促进,最终使得闽南传统建筑外墙面采用红砖与花岗岩搭配砌筑使用.砌筑效果具有整体形式美感和丰富的变化,使得原本单调的石墙面或砖墙面变得丰富多彩.其中,砖石墙面影响最为广泛的,当为闽南传统建筑中“下落壁”的墙面做法,即墙身自下而上采用花岗岩墙裙、红砖砌筑墙身,泥塑装饰檐口的做法.此种砌筑形成的立面,可以说在闽南地区得到民众的广泛认可,并影响了后期嘉庚建筑立面.
红色胭脂砖与灰白色花岗岩的质地加上檐口泥塑多变的色彩,呈现出墙面不同材料间的和谐对比效果,加上规则的砖缝与石头问的“点、线、面”的对比以及镂花窗的点缀配合,使墙面恰似一副动人、古雅的雕塑作品.另外,在墙身以红砖拼砌的花样墙面也极大的丰富了单调的墙面.如梅花封墙砖、万字花砖墙、龟背砖花墙、古钱花砖墙、葫芦花砖墙、拼花砖墙等(图3).
2.3砖石技艺特殊的传承性.
早在宋元时期,砖石建筑就在闽南地区显现出其材料的优势,造就了大量砖石砌筑建筑,并对砖石文化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漫长的时间里,逐渐形成了通过家族同宗同业组织的承袭发展模式,晚辈在长期的熏陶感染下,技艺不断的精进;或经过专门的拜师学艺,师傅的口传心授,并经过多年的实践积累方能有做工精湛、意味深长的作品传世.这种“子承父业”、“师徒传承”的传统谋生方式,汇集了一批,培养了又一批的能工巧匠,并长久持续的影响着闽南传统砖石技艺.
3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前期探索(1913-1927年)
前期探索阶段的嘉庚建筑,许多建筑材料均从国外进口,如当时称为的“洋灰”、“补强钢筋”、以及相应的建筑五金等.这个时期的建筑整体看多为直接模仿或者照搬南洋殖民地风格.在建筑风格探索的过程中,采用的西式墙身,闽南传统“三川脊”等屋顶相结合的建筑形式.立面墙身为实墙式或实墙与外廊结合,立面整体效果较单调,略显生硬.
其中,集美学村中嘉庚建筑立面以西式实墙墙身为主,墙身材料单一,砌筑形式简单.采用本地传统的胭脂红砖或白色花岗岩,清水砌筑,或是红砖砌筑搭配浅色涂料.墙身立面追求材料的统一,胭脂红砖全顺式清水砌筑或许白色花岗岩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壁柱与洞口廊柱与墙身同一材料,一致立面色调;简单的西式柱,以红砖或白石砌筑,或者采用浅色涂料饰面或者以石膏塑出线脚.洞口拱券多位于建筑顶层外廊,为丰富装饰效果,砖砌拱券在原来花岗岩心石的外观基础上,采用红砖、白石交错砌筑,丰富拱券外观.如,尚忠楼,芙蓉楼群各楼顶层外廊拱券以此法砌筑(图4、图5).
相比较稍晚几年筹建的厦门大学建筑,集美学村嘉庚建筑的石材用料大多从外地运未,费用较高.此时期厦门大学嘉庚建筑则是遵循传统建造理念,就地开采厦门大学周边的五老峰、蜂巢上等处盛产的石材,建筑所需建筑.其间建造建筑墙身,多为实墙与外廊结合,均以石材顺丁相间式清水砌筑.而石材表面加工工艺多样,有自然面、粗凿面、荔枝面等运用于建筑立面的不同部位.石材砌筑上下皮顺丁对位工整,砌筑形式统一;建筑屋体基本不做线脚,仅在重要建筑的特殊部位,做出线脚突出装饰性及彰显某建筑在建筑群中的特殊地位.以群贤楼群为例(图6、图7),楼群坐北朝南五栋建筑呈“一”字形排开的砖、石、木混合结构.墙身立面材料均为采自本地的白色花岗岩.立面整体简洁,没有太多变化.建筑群依据“一主四从”,再因建筑立面构图的需要,以群贤楼为中心向两侧墙身立面工艺略有不同.囊莹楼、映雪楼位于群贤楼两侧末端,墙身立面为一整体的实墙式,见不到墙身转角壁柱,也看不到墙身分层线脚,洞口也不砌筑拱券.到靠近中心主楼的集美楼与同安楼,墙身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石材密缝砌筑台基,并有突出墙身转角壁柱,局部墙身出现檐口线脚.所处的楼群中心位置的群贤楼,石材规格略大于两侧从属建筑,在立面构图上明显的墙身分段,添加了转角壁柱及檐口线脚(表1).中间门楼立面,采用表面经过精致打磨的石材,以密缝砌筑西式墙身,外廊砌筑半圆式拱券,更有辉绿岩点缀砌筑门洞、窗洞口,建筑整体更显端庄大气.
4嘉庚建筑砖石组合后期发展(1950-1962年)
解放以后,陈嘉庚变卖在新加坡余产未继续维持两校的建设,在有限的经济能力情况下,建筑材料都尽可能就地取材以节约成本.与早期嘉庚建筑相比,本地建筑材料,石材与红砖被广泛应用到两校建筑中,此时期两种建筑材料相互组合砌筑成为外墙饰面的主角,并运用传统砖石技艺,丰富立面效果.这种沿用闽南传统砖石砌筑技艺的嘉庚建筑也就成为其成熟的标志之一.
此阶段,建造嘉庚建筑墙身主要为实墙与外廊结合,以花岗岩砌筑的墙身石材沿用前期工艺做法,且更为讲究.石材顺丁相间式砌筑,
关于建筑材料论文范文集,与厦门近代嘉庚建筑立面砖石组合特征相关毕业设计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