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当代文学类有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当代文学及文学教育及教学改革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当代文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其中课程设置的变动给教学内容的安排增加了难度、文学“边缘化”加剧了文学教育的尴尬、文学研究中的争论给教学增添了困扰.可以说,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要想产生新的教育范式,关键是教育观念的更新.从教师角度来看,有四个值得思考与实践的问题:就职业伦理而言,专业教师应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与魅力为己任,持守积极的从业态度,就教学追求而言,教师应坚持独立原创精神,用富有个性化的解读来传达当代文学的精神内涵、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就培养目标而言,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质和能力,甚至是科研意识与科研能力,而不宜局限于文学认知上,就技能训练而言,文学体裁写作训练与学术论文写作训练宜在当代文学教学中给予重视.
关 键 词:当代文学,教学现状,教学改革,思考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I20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0)03-0128-02
中国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它的开设可以让学生了解中国当代文学的历史进程和发展规律,培养学生感知和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学术意识和科研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与道德情操等等.其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该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同时,当代文学的生态性决定了这门课程的历史现场感,新产生的问题与争议会不断修正先前的研究所得,也会给教学带来种种冲击.
目前,中国当代文学令人堪忧的教学现状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所涉范围甚广,其中存在如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现象:
其一,课程设置的变动给教学内容的安排增加了难度.最直观的表现就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课时被删减.按照通行的教学内容,当代文学应包括文学史讲授和文学作品分析两部分,涵盖诗歌、散文、小说和戏剧四种文体,讲述“十七年文学”、新时期文学乃至九十年代文学等重要的多个文学发展阶段,但一再被删减的课时与如此庞大并不断丰富的教学内容产生了现实矛盾,直接给专业教师安排教学内容增加了难度.以某校为例,按每学期开课18周计算,每周4课时,当代文学的总课时量是72课时.而要以此涵盖60年的当代文学史及其作家作品,显然是有相当难度的,选择哪些内容来讲述及如何安排讲述的详略往往难以操作,可能会造成两种不良做法:一是重前不重后,把十七年文学作为教学重点,对新时期文学简化处理,或者对之后的文学史基本不做阐述或草草带过,使得原本与现实距离非常接近的当代文学“当代”意味有限而历史意味过浓,二是重专题轻文学发展史,当代文学史在每个特定的历史阶段都有重要的文学现象,然而有的老师碍于课时限制,索性放弃对文学历程的总体把握,只对相对来说更重要的专题进行讲述,使得当代文学史发展的规律性被打破,学生上过以后对当代文学只有细节记忆而整体认识缺失.
其二,文学“边缘化”加剧了文学教育的尴尬.在经济的飞速发展与社会的巨大进步面前,不少人享受着优越的物质生活,对纯精神追求不再怀有企盼之心,传统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冲击,文学的边缘化已是不争的事实.在这个消费时代、娱乐世纪,大学生的精神生活甚至出现粗糙化、粗鄙化的危机,对真、善、美的东西越来越失去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当代文学教育产生了质疑.当询问《百合花》中新媳妇为何会给牺牲的小通讯员缝补衣袖上的破洞,并盖上自己的新被子时,有的学生便认为这表明新媳妇对小通讯员产生爱恋之情,当讲授《拖拉机手与总农艺师》对林震理想的意义、林道静成长道路时,有的学生对理想的理解却停留在毕业后找份好工作,当老师在为文学而激情澎湃时,学生却在疑惑:文学究竟是什么呢文学在今天这样一个全面商品化的时代还有什么价值呢甚至还有人认为文学无用,学当代文学更没用.以这样的心理对待当代文学,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文学教育在文学“边缘化”的时代中显得如此尴尬.
其三,文学研究中的争论给教学增添了困扰.当代文学教学与当代文学研究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研究界的成果对教学自然能产生新鲜的触动,能开拓师生的视野,但正在进行的尚无定论的某些争论也会增加教学中的困扰.如“重写文学史”的争论就加重了教材选择的难度.教材的选择是教学的一个棘手问题,当前普遍使用和认可的教材有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和朱栋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但有论者认为“这些版本对于一些地方院校的学生来说并不是完全适用”[1](114),还在期待真正适用的教材.吴秀明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写真》,就推出了一种旨在从书写形式上也进行变革、主张多元声音并存的“开放式”写作模式,并已引起了相当的关注.还有些教师根据自己所在学校的情况而自编教材,固然能贴近本校的教学实际,但对它的衡量与评定又缺乏学理标准,使用又相当受限.而近几年的“重写文学史”的讨论产生“去经典化”现象,则进一步加大了教材选择的难度.对当代文学史“重写”的争论,相当程度上是由于对“十七年”、“文革”历史认识的不确定性、未完成性,而海外学者如李欧梵、王德威对当代文学的研究,同样对大陆的当代文学研究形成了新的冲击波和影响力,他们则更愿意把“当代”安置在“现代性”这样后冷战的西方视野中.当代文学史被历史重释不断地改造、装饰和增添,这势必造成教学中教材选择的难度.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当代文学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在职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再如如何评价当代文学的问题.如何评价当代文学,成为当下文学研究中最前沿的问题.这场争论源于2009年10月间王蒙肯定“中国文学处在它最好的时候”.当年11月在北京“第二届国际汉学大会”上,对当代文学,德国顾彬贬抑,陈晓明高评,由此引发如何评价中国当代文学的热议,现在讨论还在进行,如《北京文学》今年的第一期到第五期都开设专栏“如何评价当代文学”.又如,如何看待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显示出创作量急剧增长,新的小说类型大量涌现,青年读者队伍稳步扩大等特点,学生对此类作品的兴趣远远高于对当代文学作品选的兴趣.这些问题恰恰体现出当代文学学科的当代性,虽尚未纳入文学史教材中,但学生对此亦有关注和疑问,教师则不可不关注,任何简单的回避与泛泛而谈显然不能解决他们的疑惑,任何贬义的否定与评价又只会造成他们学习当代文学的困扰.
当上述情况经常困扰着我们的教学时,我们切身感受到当代文学教学危机的存在.值得庆幸的是,当代文学的教学问题已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反思,这涉及到学科的性质定位、教学体系、教材编写、教学改革、教学方式、文本阅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有越来越多的学校与教师对解决这些问题、推进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进行了积极的思考与探索.例如:
以大学为单位的课程改革.北京大学的课程设计贯彻教育的主体性原则,针对学生实际素质和教学理论资源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课程结构调整、教育目标调整,具体到教学内容就是要注意“学术”与“人生R
当代文学类有关论文范文例文,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