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信息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

时间:2020-07-10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论文是一篇会计信息方面有关毕业论文,关于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会计信息及利息及新会计准则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会计信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新企业会计准则颁布以来,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其更加真实客观地反映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账面价值,既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又提高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将其由原来的选择采用上升到了应当应用的领域.

【关 键 词

关于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的本科论文范文
会计信息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
】企业会计准则,实际利率法,应用

一、实际利率法的概念及其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十四条的规定,实际利率法是指按照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含一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计算其摊余成本及各期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的方法.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新会计准则中实际利率法的应用涉及到《企业会计准则第4号―固定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企业会计准则第17号―借款费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1号―租赁》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六个准则,实际利率法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

二、实际利率法应用的范例

实际利率法方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金融资产、借款费用、收入等多个章节中运用,本文仅通过其在金融资产中应用的典型案例来分析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

例:2000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价款1000元(含交易费用)购入乙公司5年期债券,面值1250万元,票面利率4.72%,按年支付利息(即每年支付59元),本金最后一次支付.甲公司将乙公司债券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且不考虑所得税、减值损失等因素.甲公司在初始确认时先计算债券的实际利率:设该债券的实际利率为r,则可列出如下等式:

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会计信息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5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59×(P\A,r,5)等于1000(万元)

利用插值法得出折现率r等于10%(计算过程略),由此可编制表1.

*数字四舍五入取整数**数字尾数调整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0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59借:银行存款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41贷:应收利息59

贷:投资收益100

2001年12月31日到20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的会计处理同2000年12月31日.

(3)20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到票面利息和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9

贷:投资收益118

借:银行存款59借:银行存款1250

贷:应收利息59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假定在2002年1月1日,甲公司预计本金的一半(即625元)将会在该年末收回,而其余的一半本金将于2004年末付清.遇到这种情况时,甲公司应当调整2002年初的摊余成本,计入当期损益.调整时采用最初确定的实际利率.

据此,调整表1中相关数据后如表2所示.

*1139等于684×(P\F,10%,1)+30×(P\F,10%,2)+655×(P\F,10%,3(四舍五入)

**114等于1139×10%(四舍五入)

***30等于625×4.72%(四舍五入)

根据上述调整,甲公司的账务处理如下:

(1)2002年1月1日,调整期初摊余成本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3

贷:投资收益53

(2)2002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59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55

贷:投资收益114

借:银行存款59贷:应收利息59

借:银行存款625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25

(3)20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等

借:应收利息30借:银行存款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7贷:应收利息30

贷:投资收益57

(4)20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回本金等

借:应收利息3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0

贷:投资收益60

借:银行存款30借:银行存款625

贷:应收利息30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625

假定甲公司购买的债券不是分次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且利息不是以复利计算.此时,甲公司所购买的债券的实际利率r,可以计算如下:

(59+59+59+59+59+1250)×(P\F,r,5)等于1000(元),

由此得出r≈9.05%


会计信息学术论文的写作
播放:30786次 评论:4292人

据此,调整表1中相关数据后如表3所示.

*考虑了计算过程中出现的尾差2.85元.

根据上述数据,甲公司的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1)2000年1月1日,购入债券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银行存款1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250

(2)2000年12月31日,确认利息收入、收到票面利息等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31.5

贷:投资收益90.5

2001年12月31日到2003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入的会计处理同2000年12月31日.


该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jingji/0702015.html

(3)2004年12月31日确认实际利息、收到本金和名义利息等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59借:银行存款154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71.83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1250

贷:投资收益130.83-应计利息295

在会计实务中,实际利率法的广泛应用,是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相关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在各会计期末的摊余成本以及各会计期间的实际利息收入或利息费用,以提高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但实际利率法也有其自身的缺点,即计算起来较繁琐.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2006》.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会计信息方面有关论文范文资料,与实际利率法在会计实务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

关于经济管理方面的论文

经济专业论文

经济管理专科毕业论文

大专经济管理毕业论文

国家经济类核心期刊

经济管理毕业论文提纲

专业硕士经济

经济法学

经济信息管理论文

大学经济学论文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