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WTO之后,充分地利用了自身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参与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对外贸易呈现快速增长,尤其是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然而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各国经济经济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出口增速发生明显转折,2009年增速首次下滑,为16%的负增长,2010年增速大幅反弹至31.3%,随后逐年放缓,低位徘徊至个位数。2012-2015年出口从高速增长转至中速增长阶段,并持续四个年头。与之对应,我国经济增长减速明显,经济增长率从2007年的11.4%快速下滑至2008年的9.0%,到2015年下降到6.9%,尽管为了减少危机对中国经济冲击,2009年我国进行了4万亿投资的强刺激,但并未力挽狂澜,经济增长速度从2011年开始已经连续五年持续性下滑,经济增长从高速增长转为平稳增长,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放缓,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背景下,中国经济长期依赖出口和投资的增长模式难以继续维系,经济对外需的依赖减轻,消费需求将成为主要增长动力。在当前经济形势下,中国政府已经将拉动内需、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目标,并积极实施进口促进战略,通过扩大进口,促进消费结构和经济结构的升级,同时减轻对出口压力,缩小贸易顺差规模,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
二、我国进口货物贸易发展总体情况
(一)进口货物贸易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进口规模和进口增速不断扩大,2014年进口额为1.96万亿美元,比2001年的2435亿美元增长了7倍多。从年均增长速度看,2001—2014年,我国进口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年平均增速为17.52%。2014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口额占世界货物进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0.54%,并且已经连续六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第二进口大国和世界第一重要消费品市场。2001-2014年期间,我国进口合计约达15万亿美元,为拉动其他国家的出口和全球贸易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2009年受全球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外需疲软,无论从总的进出口增长率上还是从出口增长率和进口增长率上都呈现负增长。由于2009年实行了扩张性的强刺激政策,受惠于国家支持贸易政策,2010和2011年,进出口贸易得到较大改善,我国进口贸易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出口,并且进口增速高于出口增速,促进我国贸易结构趋向均衡,有力地遏制了世界贸易下滑,为全球经济复苏与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2012年由于受国内外多种不利因素影响,我国的外贸环境恶化,加之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GDP增速由2011年9.2%减低到7.8%,因此,进口增长率较上一年仅增长4.3%,远低于同期出口增长率7.9%,贸易顺差扩大,加剧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状态。为了改变这贸易顺差增大的趋势,2012年年底国家提出要在保持出口稳定增长的同时,更加重视进口,适当扩大进口规模,促进对外贸易基本平衡。2013年,我国进口增幅呈现回升趋势为7.3%,与出口增长率7.9%相差不大,有力地缓解贸易不平衡继续扩大的趋势。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低速,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结构性矛盾凸显。面对复杂严峻的外贸形势,2014年5月,国务院提出进一步加强进口等16条政策措施;同年10月又提出了实施积极的进口促进战略。
(二)我国进口货物贸易结构变化的趋势
1.进口商品结构进一步改善
按照《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ITC),我国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两大类商品的进口情况。2006-2014年,我国进口商品结构相对稳定,初级产品的进口所占比重保持在24%-34%之间;工业制成品所占比重基本上维持在65%-74%的水平上,波动幅度不大。可以看到,我国工业制品进口始终是我国外贸进口结构的稳定器,这与我国在国际分工中世界第一制造大国地位相符。初级产品进口中,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在进口中所占比重最大;工业制成品进口中,机械及运输设备的进口一直稳居第一位,进口所占比重基本维持在40%左右。
从2008-2014年中国进口主要商品情况可以看出,中国进口主要商品分为三类商品:第一类是初级产品。如:大豆、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成品油、初级形状塑料、钢材及未锻轧铜及铜材,这些都是中国经济发展所急需的能源、资源等大宗商品。当前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关键阶段,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对资源和能源的需求旺盛,加之中国又是资源和能源人均占有率较低的国家,同时,国内供给能力的提高远远落后于需求的增长,增加进口已经成为缓解资源紧缺和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是2009年、2013年和2014年由于国际市场的食用植物油、铁矿砂及其精矿、原油和成品油进口价格下跌,加之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原因,尽管进口的数量在增加,但是进口金额却呈现负增长。由于受经济增速减缓等因素影响,第二类的机电产品进口总额在2009年有所减少,首次出现负增长。直至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才恢复增长,但增速较为缓慢。2008机电产品进口额占全部进口额的比重为47.56%,而六年之后的2014年,我国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8541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比重为43.57%,下降近4个百分点。第三类是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稳中有升。多年来,由于国内经济结构的调整,对高新技术产品需求大量增加,一些国内需要的技术产品通过进口得到补充。2010年以后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保持稳定增长,2010年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所占比重为29.56%,2011年为26.56%,2012年为27.87%,2013年为28.60%,2014为28.16%。
2.进口的国际市场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
目前,我国进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东盟、台湾、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2006年,自亚洲日本、东盟、韩国、台湾和香港进口总和占我国总进口比重几乎为50%;而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进口在我国总进口中的比重较小,2006年,从欧盟、美国的进口总和占我国总进口比重则分别占11.41%和7.48%。2014年,我国从日本、东盟、韩国、台湾和香港等亚洲国家和地区进口总和占我国总进口比重为37.1%,较之2016年有所下降;从欧盟、美国进口则分别占总进口额的12.46%及8.11%,略有上升;对新兴市场国家的进口也有增加,进口份额不断提升,例如,从澳大利亚进口由2006年的193.2亿美元增加到2014年的977.5亿美元,同期,从俄罗斯的进口由176亿美元增加到416.1亿美元。这些都说明了,我国在进口市场多元化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传统市场的进口贸易增速有所放缓,扩大自发达国家进口,拓展与新兴市场国家进口,进口格局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另外,除了考虑进口来源地,还要考虑我国与其他国家的出口与进口的双边贸易平衡问题。我国进口市场和出口市场严重不对称,日本、韩国和东南亚地区为进口的主要市场,而欧美地区为主要出口市场,进出口市场的严重不对称性,加大了我国对某些特定市场的依赖程度和进口的安全风险,也极易导致我国与主要贸易大国之间产生贸易摩擦。
3.进口贸易经营主体多元化
我国进口企业主体主要由国有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构成。随着外贸经营权的逐步放开和市场机制的愈加完善,经营主体活力被有效激发,外贸企业数量进一步扩大,形成了以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进的新局面。2006年,进口所占比重以外商投资企业为主力军,所占比重为59.71%,2006年以后外资企业进口所占比重逐年减少,2014年这一比重为46.4%,下滑了13.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所占的进口比重变化不大,一直维持在25%-31%之间。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私营企业凭借灵活适应能力强的特点,正在异军突起,进口增速和所占份额都有大幅提高。2014年私营企业进口比重达22.8%,比2006年的9.2%的比重高出13个百分点,比同期的国有企业进口比重仅仅低2.2个百分点。私营企业进口的快速成长,标志着我国进口经营主体多元化的日臻完善,进口额在企业间的分布更加平衡。
4.进口贸易方式结构调整成效明显
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体系下,我国主要以低廉劳动力成本和廉价资源禀赋参与国际分工,从事劳动力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加工、组装环节,由此导致我国中间品的进口规模迅速扩大,“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加工贸易逐渐成为我国贸易的主体,占我国贸易方式中很大比重。2006-2014年,一般贸易的进口额从3330.7亿美元增加到11099亿美元,加工贸易进口额从3214.7亿美元增长到5245亿美元,一般贸易的进口总额不仅始终高于加工贸易进口额,而且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也高于同期加工贸易的进口比重,并且从2008年开始,一般贸易进口额占总进口的比重超过一半,并且呈现在逐年增加趋势,这说明用于满足国内需求的一般贸易进口在我国进口中已占据主导地位,贸易方式得到进一步优化。可以预见: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满足国内消费与生产需求,一般贸易进口在我国进口中的比重将会不断提高。[1]与此同时,加工贸易进口比重开始降低,说明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分工的程度进一步加深,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技术水平进步,产业配套能力提升,对进口的零部件依赖性减弱,进出口贸易企业努力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逐渐从代工生产、贴牌出口向自主研发、自主设计、自创品牌转变。
随着互联网普及和推广,传统的出口制造商与互联网技术相结合,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等新型贸易方式蓬勃发展,正逐步成为外贸发展的新增长点。根据易观智库产业数据库最新发布的《2014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跨境电子商务交易额达3.75万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38.9%。其中,跨境进口电商2014年实现销售额4762.9亿元人民币,环比增长58.9%。2014年中国跨境进口电商占比为12.7%,远高于2008年4.2%,进口电商交易额由2008年的302.4亿元人民币,增加到2014年的4762.9亿元人民币。随着政策的支持、物流成本的降低与服务的提升、清关环节的规范以及电商对采购终端的掌控,跨境进口电商将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
5.我国区域内部进口贸易结构改善
在我国外贸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东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东部沿海地区外贸总规模比重显著高于中西部地区。近些年,随着中西部地区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省份和国外产业转移,对外贸易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中西部地区进口发展潜力逐渐显现,占我国外贸进口比重不断增加,国内市场布局更为合理。2000年东部省市进口总额在我国总进口中的比重稳定在93.3%以上,2014年这一比重下降到87.3%,与此同时,中部和西部地区进口在全国的比重分别由3.5%和3.2%增加到6.7%和6.0%。这一现象明显反映出我国国内产业转移所带来的国内进口区域布局趋于平衡。
三、进一步扩大进口对策建议
1.加大财税政策金融力度支持进口
适当降低与消费者生活密切相关的消费品进口关税,逐步降低和取消部分能源、资源产品的进口关税,适时调整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关税。加强和改善金融服务,增加进口专项资金规模和资金支持,为国家鼓励类产品的进口提供贴息支持和信贷便利。继续拓宽进口企业融资渠道,鼓励和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扩大直接融资。完善进口信用保险体系、人民币跨境结算业务和开证授信额度、打包放款、提货担保等进口融资业务。
2.积极开拓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要进一步出台新的鼓励措施,增加高新技术产品进口,引导重要的、科技含量高的进口商品的比重;同时更要大力推动和鼓励国内企业和产业的自主创新,以充分提高我国可利用的技术存量,学习并掌握国外的先进技术,通过技术外溢效应,发挥后发优势,提升“中国制造”的技术和品质地位,逐步实现高新技术产品的进口替代,缩小与发达国家在技术水平上的差距,从而加快促进我国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3.优化进口商品结构,促进资源优化配置
进口同出口一样,是一国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通过国际交换实现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通过进口可以有效弥补本国资源的短板与瓶颈,提高经济效率。首先,要继续加大国内短缺资源、能源类产品的进口,以缓解国内供给不足的压力。其次,大量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加快技术进步,提升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在国际分工的地位,持续扩大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出口中的比重。再次,适度扩大食品、服装、家居、家电等生活消费品的进口,还要增加一些高档消费品和新型消费品的进口,提升消费者福利水平。
4.提高进口便利化水平
完善相关进口管理措施,改善进口通关环境,简化手续,缩短验放时间,推动进口便利化,加快电子口岸建设。规范跨境电子支付,支持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为跨境电子商务提供通关、仓储、融资等各项服务,发挥进口促进电子信息平台作用,交流市场信息。在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商品体验店等营销平台,建立境内免税店、折扣店,多渠道增加消费品进口。发挥贸促会、进出口商会、行业协会等行业中介组织的作用,开展进口政策宣传、咨询和培训服务,积极支持和组织各种形式的投资贸易促进团赴国外采购、加快自贸区建设,以享受消费品进口的优惠政策;举办进口商品的展览会、展销会、洽谈会、推介会等一系列促进和鼓励政策;鼓励我国内外贸企业与国外消费品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机制,为外国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提供渠道;推动进口与国内流通衔接,进而减少中间环节和交易费用。
参考文献:
[1]李辉.我国进口商品贸易结构问题的研究—基于2001-2010年数据的经验分析[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2(2):24-28.
[2]陈建奇.中国进口战略与贸易平衡分析[J].国际贸易,2011(6):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