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息是美联储提高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此利率的调整会影响商业银行借贷的资金成本,进而影响到工商企业、微观经济主体的消费和投资,最终影响宏观国民经济。自2015年12月以来,美联储已进行了7次加息,预计2018年内还将加息两次,2019年加息三次。那么美联储为什么要进行多次加息呢?
首先美联储的中性利率水平应该是2.75%左右,而加息之前利率水平是0.25%,七轮加息过后利率水平也是2%,还未达到中性利率水平,所以为了达到正常经济发展的利率水平,加息是在所难免的;其次,美联储为了使美元资产更有吸引力、美元走强而加息;同时,美联储作为美国的央行,其实施货币政策的终极目标就是要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实现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以美联储进行加息来维持物价水平;除此之外,为了防止2017年末减税政策导致投资过热,故进行加息来预防可能发生的风险。
加息对世界经济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就2018年上半年对我国造成的影响有:美元加息造成美元走强,大量美元流回美国,美元在美国与中国间的数量格局发生变化,使得我国的外汇储备减少,同时美元走强还造成人民币贬值,汇率下降,外资企业和出口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外债偿还压力也会变大,这些都对2018年下半年经济下行有一定的影响
自2017年9月21日凌晨2点宣布以来,美联储已按计划于2017年10月启动渐进式缩表。自美联储宣布缩表计划以来,其缩表进程就引起了广泛关注。
所谓“缩表”,即缩减自身资产负债表规模。缩表会带来一系列经济影响,如推升长期利率,高企业融资成本等,缩表与加息一样,都是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政策工具。
那么美联储为什么要在这个时间缩减其资产负债表呢?既然缩表是紧缩型货币政策,为什么它又作为货币政策走向正常化的工具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在进行缩表前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状况。
2008年年底,美国正处于金融危机不断恶化的阶段,由于无法再通过降低利率刺激经济,美国于2008年11月25日宣布启动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并于此后陆续启动了QE2、QE3和QE4,不断买入国债和MBS等资产,进行扭曲操作,构建宽松金融市场环境,刺激经济复苏。经过四轮量化宽松政策,到2014年10月停止大规模购债时,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已经扩张至近4.5万亿美元,此后一直维持在这附近。
量化宽松政策不仅使资产负债表数值发生巨大改变,还使GDP逐渐回升至接近正常程度。具体而言,美联储大量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使市场上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的价格上升,内含收益率下降,投资者将其持有资金投入股市,推动了股市的发展,在QE1实施期间,美股标普500指数涨幅为37.14%;QE2实施期间,标普500指数涨幅达到28.3%。
既然庞大的资产负债表能都带来经济回升和股市上涨,那美联储为什么还要实行缩表政策呢?原因有如下几点:第一,美联储要留有政策空间来应对市场变化。在金融危机时期,美联储选择购债扩表是为了刺激经济复苏,不得已而为之,反观现在,经过政策调控,美国经济不断增长逐渐恢复正常,美联储理应进行缩表,为以后可能发生的金融市场风险或危机留下应对空间。第二,美联储为了防止股市增长过快产生泡沫而进行缩表。前文提到市场上国债和抵押贷款证券的内含收益率变低,投资者将资金转投向股市。然而增长过快的股市与经济基本面不符很可能会产生泡沫经济,所以美联储通过缩表以及其带来的一系列反应来抑制股市继续上涨。
第三,美国要加强美元在世界上的主导地位。美联储通过加息改变了美元国际格局,紧接着在通过缩表进一步增强美元地位。美联储通过缩表收回其在金融危机时大量投放于市场上的货币,使得美元的净头寸减少,美元走强。对美国商行来说,只是将多余的钱还给美联储,从而减少了货币创造的数量,然而对其他以美元为锚的国家,如阿根廷、印度,或将面临严重的货币危机。
总体来看,这次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美联储先进行了加息,而后进行缩表,这是因为美联储加息的前提是美国物价水平上涨,在加息后,大量美元回到美国,市场上的美元数量又增加,仍保留宽松的货币形势,待到物价水平上升到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缩表,央行回收美元使得美元净头寸减少,造成新兴市场货币危机等一系列影响。从本质上来讲,加息只改变了美元国际格局的变化,使得更多的美元流向美国,而缩表造成美元净头寸的减少,美联储直接收回了货币,联系货币创造的过程,其紧缩效应乃是加息的数倍,虽然美联储采取的是渐进式缩表,缩表的过程并不激烈,但一旦缩表的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缩表的效应由量变产生出质变,那么其影响将远超人们的预期,如果现在不正确估计美联储缩表的效应并采取一定措施应对,最终只能成为待宰的羔羊,成为美国财富增加的牺牲品。
参考文献:
[1]吴彤.美联储加息对黄金价格的影响研究——基于政策宣告时点的时间序列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8(04):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