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探讨当前公司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分析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在阐述如何从外部和内部强化公司治理的基础上,结合我国最新出台的《证券法》、《公司法》的相关内容,分析了我国公司治理的社会法律环境,阐明了在我国应如何强化公司治理机制,完善并加强内部审计工作的问题。
[关键词]公司治理内部审计信息披露监督机制
对于上市公司中存在的资产不实、虚增利润、所有者权益不实等众多问题,人们往往普遍关注于外部监管,如完善法律体系,加强社会审计部门的作用,而忽视了公司自身的体系建设。由于外部监管的滞后性特点以及“越位”、“缺位”现象的大量存在,上市公司的外部监管质量并不高。据有关调查显示,70%以上的社会公众不信任注册会计师审计过的财务会计报表。因此,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尤其是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应该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
一、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信息披露不完善
主要表现为上市公司未能依法履行信息披露义务,信息披露质量不高,披露时存在遗漏、虚假和误导性内容;虚假评估,编制虚假财务报告,操纵甚至编造利润,欺骗投资者等。《会计法》和《禁止证券欺诈行为暂行办法》、《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等法规都明令禁止公司编制、披露虚假财务会计报表。然而,从1996年琼民源年报中所称的5.71亿元利润中有5.66亿元是虚构的,占总利润的99%以上,再到银广厦仅在1999~2000年间就虚构745亿元利润披露于世,企业虚假的会计信息披露就没有停止过,且在升级。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对高管人员的激励和约束不足。薪酬偏低加之约束不足,使得经理人员容易追求短期利益,选择性得披露报告内容;董事长兼任总经理,使得“内部人控制”失控。
2.股东权利的行使不充分
股东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但这些权利,尤其是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在现实中并没有得到充分行使。许多上市公司存在“一股独大”现象,使得大股东委派的董事控制了董事会,导致公司治理的制衡机制失效,加之许多中小股东对自身权利行使的意识薄弱,从而使得股东利益得不到很好的保障。
3.信息与沟通不足
有些公司虽有良好的业绩,却因缺乏与外界的沟通而影响了股票价值,有些则因为谣言拖延太长时间不处理或试图去掩盖,失去了顾客及员工的信赖。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的发生,一是由于企业缺乏对信息与沟通的重要作用的认识,二是对与谁沟通、沟通什么、怎么沟通等问题还没有清楚地理解。例如,有的上市公司其投资收益占到了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但究竟是投资何处所得,投资收益率有多少,风险程度如何等,均未做相应说明。
4.监督机制不力,内部审计形同虚设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现有上市公司绝大部分都是由原国有性质的企业或实体改制而成,缺乏完善的议事制度和可执行的办事规则,尚未真正实现向公司制的机制转变,董事会、监事会等高层权利分工不清,导致高层监督不力;如2005年发生的中航油事件中,中航油内部审计部形同虚设,没有定期向审计委员会报告,而且报告内容重复,敷衍了事。更加值得关注的是,内部审计部的报告使人错误认为公司的内部控制措施运行良好。此外,传统审计方法在业务发生一段时间后才能予以反映经济状况,对执行具有滞后性,缺乏对正在进行的业务的反馈,而此时企业风险却随问题的增多而增加。
5.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近年的公司丑闻清楚地说明了,过去百年来的众多法律并未消除人们行为恶劣的一面。规则不能替代品质”,没有好的道德文化氛围,很难保证员工和高管人员不超越内控制度从事违法和损害企业利益的活动。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的产物,企业文化也是一个新型的理念,在人们已经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照章办事、循规蹈矩,要使企业文化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还需要一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