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施工现场相关函授毕业论文范文,与某高住楼高支模塔设质量控制要点相关毕业论文格式模板。是论文模板专业与施工现场及施工组织设计及模板方面相关的免费优秀学术论文范文资料,可作为施工现场方面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论文写作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文章对住宅工程高支模塔设与拆除控制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与同类工程有所参与.
【关 键 词 】高支模;塔设施工;控制要点
一、工程概况
图1 高支模支撑剖面图
二、 施工准备
1、搭设前施工现场技术负责人应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有关支撑系统的要求,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
2、搭设前按相关规范对钢管及配件外观、尺寸、表面质量等进行检查验收,特别是钢管上打孔的不得使用,其他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也不得使用.
3.模板支撑搭设顺序:
摆放扫地杆 ― 逐根树立立杆,随即与扫地杆扣紧― 安第一步纵横杆(与各立杆加紧) ― 第二步纵横杆―架纵向托木― 架横向方木 设梁、板模板― 设梁侧板―钢筋安装― 浇砼.
4、在安装之前,安排测量组人员在地面弹出钢管架纵横方向的位置线,并进行抄平.
5、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立管支撑采用2根并排80×80(mm)方木与立杆可调底托组成,垫木长度不小于2跨.
6.每搭完一步钢管架后按规定应校正步距、纵横间距及立杆垂直度.
7.严禁将外径48与51的钢管混合使用.
8、立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内.
9、剪刀撑应随立杆、纵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转换大梁两侧均需加设剪刀撑,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板上.整个体系必须设置足够的剪刀撑、纵横水平杆和斜杆,保证梁板支撑体系有可靠的整体稳定性.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施工现场的论文例文 | 大学生适用: | 专升本毕业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4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10、待四层柱浇筑砼完成,拆除模板后,需将水平加固杆与四层结构柱固定连接.
10、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施工现场技术和安全负责人主持分段或整体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钢筋安装.
11、拆除顺序:模板支撑系统拆除时砼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并先要获得监理工程师的同意,办理有关拆除手续后方准拆除.
12、高支模板安装、拆除前,施工现场安全责任人应按相关规程和施工组织设计要求向施工人员做技术和安全作业要求的交底.
13、拆模应严格遵守从上而下的原则,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禁止抛掷模板.
三、 高支模钢支架系统的构造要求
1.支架必须设置纵、横向通长扫地杆,扫地杆距底座上皮不应大于200.
2.钢管架步距为h0等于1200.
3.支架立杆竖直设置,总高度的垂直允许偏差为15.
4.水平剪刀撑应在满堂支架的两端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从顶层开始向下每隔2步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
6.立杆应协调设置,做到纵横各成一线,以便搭设水平拉杆和剪力撑.
四、 支模方法
9-15×A-E轴五层楼楼面标高为16.500m,转换层层高4.5m,模板安装方法如下,支撑详见附图.
五、 高支模的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一) 模板的堆放
1、从总平面布置图中规划出专门堆放模板的场地,该场地要求地势高,不易存水,交通方便,有利于防火.
2、模板应分类整齐平行堆放,上下块模板之间应用木块垫开,垫块上下应对齐,防止模板受压变形.模板堆放不宜过高,不应失稳.最下一块模板应垫起离地200mm高,保持通风防止受潮.
3.堆放场地应搭棚防晒,防止太阳曝晒造成模板变形.
写施工现场论文的注意事项
播放:26768次 评论:7864人
4.模板堆放及加工场地应配备灭火工具,操作人员严禁吸烟,应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发生火灾.
(二) 模板的安装
1.模板安装准备工作
(1)由测量组人员放出模板及预留洞的位置线;
(2)柱砼接头在支模前应凿毛并清理干净;
(3)按施工方案搭设支撑架;
(4)由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技术交底;
(5)柱将封模前钢筋应验收完毕.
2.模板安装要点
(1)梁模板安装应先安装底模,待钢筋绑扎完后再封侧模;当梁高为1500mm和1100mm时,梁侧模应加对拉螺栓,具体安装见附图.
(2)保证拼缝严密,在硷浇筑过程中派专人看护模板,随时检查模 板的支撑情况.
3.梁板模板
(1) 楼板:楼板模板采用扣件式钢管支架.
(2) 梁:支撑采用钢管支架当梁跨度等于或大于4m时,模板应按跨度的0.3%起拱,当悬臂梁时,按梁长的0.6%起拱.
(3)在搭设高支模时,相关部位的梁安装操作,可参照本施工方案,具体安装见附图.
4.安装质量要求
(1)模板安装必须保证位置准确无误,模板拼缝严密,支撑系统牢固可靠,不发生变形和位移.
(2)模板安装完毕后,测量人员应对模板位置、垂直度、标高、预埋及预留洞的位置等进行检查.
(3)现浇结构模板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相关规定.
六、 高支模砼浇筑和有关施工注意事项
1.高支模砼的浇筑方法:
砼浇筑顺序:框支柱砼浇筑(浇至转换梁底)→转换梁砼浇筑→楼板砼浇筑.
(1)在转换层大梁钢筋安装完成并隐检合格后,即开始浇筑框支柱的梁下部分砼.柱砼一次性浇至转换梁底,因梁内纵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较长,且钢筋较多,在梁下部分的柱截面位置对浇筑砼是最不利的.浇筑时要密切注意振捣,当柱内钢筋太密插不下振动棒时,可将振动棒从梁侧面插入(因柱截面比梁截面大),稍微斜插,同时在柱模外侧用铁锤轻轻敲打,避免蜂窝、孔洞的产生.
(2)在浇筑梁砼时,因主梁的截面较大,跨度较大,浇筑时应注意分层浇筑,因转换梁受力钢筋数量较多,钢筋间距较小,振捣时采用直径35mm的小型插入式振动棒进行振捣.振捣时快插慢拔,将振动棒上下略有抽动,以使上下砼振捣均匀,严禁用振动棒大力压振梁筋.振捣时砼表面不再明显下沉、不再出现气泡时即可,但不可过振.因混凝土强度大于C30,一次浇筑完时间应控制在150min左右,即初凝前完成浇筑;砼浇筑后应注意养护.
2.有关施工注意事项
(1) 在砼施工期间,严禁砼集中堆积,派专职模板工观察模板支撑体系是否变形,发生支撑体系变形,立即通知砼施工作业人员,停止砼浇筑,对模板支撑体系进行抢险加固处理.
该文出处 http://www.sxsky.net/moban/373899.html
(2)大梁砼浇筑时要严格控制进度不得过快,应分层浇筑,使梁位的砼重量荷载均匀施布加载.
(3)砼输送采用泵送,砼管不得直接与模板面接触,应用轮胎和木方组成滑动支座支承,避免管道产生的水平附加荷载.
(4)砼振动时,不得振动过长时间,不得漏振.
(5)振动器振棒等设备,不得集中堆放,多余的设备一律在浇筑前清走.
七、 支模监测要求
1.支撑变形预警值
本工程水平位移报警值可以取10mm,沉降报警值可以取8mm.
2.支撑变形监测
支撑的变形监测采用水准仪进行.做法是:在四层柱的侧面标示出观测基准点,在操作层受力最大处设置监测点.监测点要均匀布置,具体做法为在大梁箍筋上加焊一条高出板面10cm的钢筋,作为监测点.重点观测支架整体变形和承重最大的立杆的水平位移情况.在整个浇筑砼的过程中,安排测量组人员每15分钟观测一次.浇筑过程中及浇筑后三天内,安排专人定期定岗检查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经过监测,本工程支撑变形值在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