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伦理学相关毕业论文网,关于荀子的社会正义理相关硕士论文范文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此文是一篇伦理学论文范文,关于伦理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荀子的社会正义理相关学士学位论文。适合不知如何写伦理学及正义及制度方面的文化社会学专业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伦理学类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的作为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 荀子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社会正义理论,其基本结构为:仁(爱)→ 利 → 义 → 礼(规范)→ 乐(和).其中正义原则是其枢纽.围绕这个中心议题,荀子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制度规范(礼)的建构目的是为了解决利益冲突问题;利益冲突源于仁爱中的从自爱出发的差等之爱;而正义原则(正当性原则、适宜性原则)则源于仁爱之中的超越差等之爱的一体之仁;故解决利益冲突问题的根本还是仁爱,其直接根据则是赖以建构制度规范的正义原则;社会正义的最终目标在于社会和谐(乐).

〔关 键 词 〕 荀子;正义;仁;利益;礼;制度规范;乐

〔中图分类号〕B22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2)03-0135-07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典制度伦理学研究”(10BZX032)

〔作者简介〕黄玉顺,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济南 250100.

中国现代学术关于正义论的几乎所有研究都可以归结为“西方正义论”.其实,“义”或“正义”向来是儒家传统的一个基本主题.但这样的“中国正义论”早已被遗忘.最近虽然略有改观,但其研究仍嫌粗疏.今天亟需重新研讨儒家的正义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重建中国正义论.

将“义”表达为“正义”,最早见于《荀子》.西学东渐以来,人们用“正义”来翻译西语“justice”.这个翻译之所以成立,是因为汉语“正义”与西语“justice”之间尽管并不具有等同性,但确确实实存在着对应性.〔1〕汉语“正义”一词在《荀子》中总共出现四次.〔2〕其中三处“正义”所指的正是社会正义:(1)《正名》:“正利而为谓之事,正义而为谓之行.”杨注:“为正道之事利,则谓之事业,谓商农工贾也”;“苟非正义,则谓之邪”.所谓“正义”就是“为正道之事利”,即由正道而获利益.所谓“正道”就是正路――正当的途径,也就是“正义”,犹如孟子所说:“义,人之正路也.”(《孟子离娄上》).这就是说,正当的功利就是“正利”,而作为其前提的正当就是“正义”.(2)《儒效》:“不学问,无正义,以富利为隆:是俗人者也.等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等张法而度之,则然若合符节:是大儒者也.”这里以“俗人”与“大儒”对举,相应地以“正义”与“礼义”及其“制度”对应,显然,“正义”指“礼义”,即“礼之义”,亦即建构“礼”(制度)所需依循的“义”(正义原则).这正是我们这里所讨论的社会正义范畴.(3)《臣道》:“《传》曰:‘从道不从君.’故正义之臣设,则朝廷不颇;谏争辅拂之人信,则君过不远.”这是论“谏、争、辅、拂”四种“社稷之臣”,都是“从道”的“正义之臣”,这也属于这里所要讨论的“正义”范畴,其所从之“道”即正道、正路,亦即正义.


怎么撰写伦理学毕业论文
播放:39344次 评论:3298人

荀子的社会正义理论在以下几个环节上逐步展开:

一、礼:制度规范

正义论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制度规范(礼)的建构所赖以进行的正义原则(义)问题.所谓“礼”乃是指的社会规范及其制度安排(简称制度规范).

荀子所说的“礼”有不同的用法:有时指祭祀活动的典礼仪节,谓之“礼仪”;有时指所有一切制度规范,谓之“礼制”;此外还有上文谈到的“礼义”、即礼之义.冯友兰曾指出:“礼之‘义’即礼之普通原理.”〔3〕所谓“普通原理”就是普遍的正义原则.因此,“礼”涉及到三个层面:“礼制”;作为其外在表现的“礼仪”;作为其内在根据的“礼义”.其决定关系是:礼义→礼制→礼仪.

荀子认为,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可以“损益”的.这也是孔子早已指出的(《论语为政》).有学者亦指出:“中国古代知识分子等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政治社会秩序的重建”〔4〕;“儒家的‘礼’是社会的公共生活规范与秩序,随时空条件不同而有不同的变化”〔5〕.荀子论“损益”涉及到两种对象:第一,“义”(正义原则)是不可损益的.例如《礼论》谈到:“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等礼之理,诚深矣!”所谓“礼之理”是说的“礼之义”、而不是“礼”本身.“义”是不可损益的.但是,第二,“礼”(制度规范)是可以、而且应当损益的.例如,荀子将人的仁智分为六等,其中“不敢损益”的仅仅被列为第四等:“循法则、度量、刑辟、图籍,不知其义,谨守其数,慎不敢损益也,父子相传,以持王公,是故三代虽亡,治法犹存,是官人百吏之所以取禄秩也.”(《荣辱》)这种人的仁智不足以损益制度――进行制度规范的建构,是因为他们“谨守其数”(礼法)而“不知其义”(正义原则).

礼的损益,即制度规范的重建.那么,礼制是怎么被确立起来的?礼制建构的根据何在?这个根据就是“礼义”、即礼之义,也就是正义原则.在与“礼”的关系上,荀子所谓“义”有两种意谓:(1)行为符合既有的制度规范,这里“礼”先于“义”.如荀子说:“义者循礼;循礼,故恶人之乱之也.”(《议兵》)这不属于我们这里讨论的作为制度伦理学的正义论范畴.(2)制度规范本身符合普遍的正义原则,这里“义”先于“礼”.孔子所说的“礼有损益”(《论语为政》)就是这种意谓.《左传》已有“义以出礼”(《桓公二年》)、“礼以行义”(《僖公二十八年》)观念.有学者说:“仁是本,礼是末,义则连通两者.等义在仁和礼之间就起到了一种内外勾连的作用.”〔6〕这是很有见地的.荀子指出:“不知法之义而正法之数者,虽博,临事必乱”(《君道》);“人无法,则怅怅然;有法而不志其义,则渠渠然;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修身》).这里的“法”属于“礼”的范畴(详下),它是由“义”决定的.这正如麦金太尔所说:“在这些情形下,现存的法律不能提供任何清楚的答案,或者也许根本就没有任何答案.在这些境况中,法官也缺少规则,也必须运用理智,如同立法者当初一样等就只能以某种方式超出已有的规则等这不仅是为了正义,也是为了把各种美德充分的具体实例化.”〔7〕这也就是“义→礼”的决定关系:正义原则决定制度规范.

二、利:利益问题

那么,人们为什么要“制礼”――建立制度规范?是为了调节社会群体的利益冲突.这就是“利→义→礼”的关系.

荀子认为,之所以需要礼义、礼制、礼仪,就因为存在着需要加以调节的利益冲突.他将这种利益冲突描绘为由“欲”而“争”、由“争”而“乱”.他指出:“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礼论》)荀子的思路就是:欲→争→乱→穷→义→分→礼→群.人们的利益追求(欲)导致利益冲突(争),利益冲突导致群体纷争(乱),群体纷争导致群体的整体匮乏(穷);于是人们意识到这是不宜、不当的,应该建立某种秩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就是所谓“正义感”,其理性化的表达就是正义原则(义);根据正义原则,人们对人群加以有序化的别异(分),由此建立系统化的制度规范(礼),这就形成了和谐的社会共同体(群),人们在这种社会秩序中各得其养、各遂其欲.这就是“以礼为宗”的荀子论证其“礼义”之必要性的理论逻辑.

这里首要的环节就是利欲.这就涉及到荀子的“性恶论”:假如没有“性恶”这个前提,荀子的整个正义论都不能成立.但说到荀子的“性恶论”,有几个问题应加以澄清:

(1)荀子的人性论并不等于“性恶论”.有学者提出:荀子之人性论并非“性恶”论,而是“性朴”论.〔8〕这是有道理的,但还不够透彻.荀子已意识到一个问题:“人之性恶,则礼义恶生?”其回答是:“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性恶》)但是,圣人何以能够“化性起伪”?荀子自己也意识到:“无性,则伪之无所加.”(《礼论》)这其实涉及到荀子所说的另一种意义上的人性.对于人性,荀子是从两个不同角度分别加以观察的:一个是伦理学的角度,“人生而有欲”(《礼论》),故“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性恶》).另一个方面则是认识论的角度,“人生而有知”(《解蔽》),这与善恶无关.他说:“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解蔽》)一边是作为认识主体的人性,一边是作为认识对象的物理,这其实也就是古今中外所有一切知识论的一个最根本的架构:“主―客”结构.显然,这੫

关于荀子的社会正义理的硕士论文范文
关于伦理学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9;的人性是无善无恶的.

(2)在荀子心目中,伦理学意义的善恶分辨其实是建立在认识论意义的认知能力的基础之上的.荀子注意到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是凭什么能够从“欲→争→乱→穷”的现象中意识到建立“义→礼”的必要性的?他认为,这根本上取决于我们具有的一种人性――认识论意义上的认知能力.荀子认为,正义、礼制不是“性”(伦理意义上的性),而是“伪”(人为)的结果,那么,这种“伪”的内在根据何在?那就是另一种“性”――心智的认知能力.他说:“心虑而能为之动谓之伪;虑积焉,能习焉,而后成,谓之伪”;“所以知之在人者谓之知,知有所合谓之智;智所以能之在人者谓之能,能有所合谓之能”.(《正名》)还说:“今使之人者,以其可以知之质、可以能之具,本夫仁义之可知之理、可能之具,然则其可以为禹明矣.”(《性恶》)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的主客关系、人性对应:

人之性―――→物之理

可以知之质―→仁义之可知之理

这就是说,仁义之所以能够被确认,其内在根据是作为一种人性的认知能力.这里,伦理学的基础是认识论,价值论的基础是知识论.

进一步说,认知能力对于礼义的这种确认,其实就是对于利害关系的权衡能力:“人之情,食欲有豢,衣欲有文绣,行欲有舆马,又欲夫余财蓄积之富也,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今人之生也,方知畜鸡狗猪彘,又蓄牛羊,然而食不敢有酒肉;余刀布,有,然而衣不敢有丝帛;约者有筐箧之藏,然而行不敢有舆马.是何也?非不欲也,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于是又节用御欲,收敛蓄藏以继之也.是于己长虑顾后,不甚善矣哉!等况夫先王之道,仁义之统,《诗》《书》礼乐之分乎!彼固天下之大虑也,将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而保万世也.”(《荣辱》)所以,应该这样准确地传达荀子的思想:正义、礼制不是出于伦理学意义的人性,而是出于认识论意义的人性,即是出于人天生所具有的权衡利害的认知能力.所以:

(3)所谓“性恶”不是道德判断,而

1 2 3 4

关于伦理学相关毕业论文网,关于荀子的社会正义理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正高级职称评定
践经验,参加校长专业培。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直有关单位(部门),为加强。

正高级职称
称附件,正高级职称考试2016年员,演奏员等专业人员;,(七)申报副高级职称时职称外语考试成绩达到要求,申报正高级职称需再次参加同一级别考试的;,(八)高教,自然科研,社会科研,卫。

正高级职称 论文
级以上职称):篇数×4;,②评阅博士论文(。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直有。

正高级职称论文
级以上职称):篇数×4;,②评阅博士论文(。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直有。

正刊论文网
正刊论文写作模版体小六号字,数字,英文用timesnewroman,希腊文用symbol.,图中符号应区分正斜体.,(2)图片要求:线条要清楚,照片要清晰,分辨率为600;图尺。

正高级职称评审
河北省正高级职称评审条件江苏省环境保护专业高级工程师资格条件,(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资格标准,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熟悉本专业的标准,规范,规程,法。

正高级会计师论文
广东省正高级会计师资格条件,高级会计师职称论文广东应的数字上划"√";,反面,高级会计师资格破格申请考试人员填写以下内容取得会计师等资格后,从事会计工作3年以上,是否各年度考核均。

正高论文要求
会计正高评审标准业要求的国家承认学历的人员和普通高,中等院校2003年毕业的应届毕业生.2,年龄以周岁计算.25周岁以下是指1978年3月1日后出生的;30周岁以下是指1973年。

正高级职称论文要求
2,完成网上申报(填写个。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关于开展中小学正高级教师职称,评聘工作的通知,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省直有关单位(部门),为加。

评正高曝光
职称论文告和经济类word文档.,各系列(专业)分类高,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名称正高级副高级中级初级,(助理级)初级,(员级)工,程,系,列建设专业。会计正高评审标准考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