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为关于行政相关论文参考文献格式,关于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可用于行政论文写作研究的大学硕士与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优秀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资料下载。免费教你怎么写行政及官吏及下级方面论文范文。
摘 要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及所属各部门行政人员的法定职权和责任,对违法失职行为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主要围绕特定的问责主体和客体展开.问责主要有举、弹劾和告等形式.受质询者在接受质询者的问责后,一般按规定的时间采取验问和推辟等形式,对检举官吏行政违法的问责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案验,调查事实真相后向上级回复.对构成行政犯罪的官吏移交司法审判机关进行验问,根据责任的大小依法确定不同的处罚形式,主要有行政处分、开除公职、赔偿损失、追究刑事责任等.
关 键 词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处罚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1-0095-04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实行官僚政治,十分注意建章立制,以法律法规形式明确规定了各级政府和所属各部门行政人员的法定职权和责任,对在行政过程中不履行或者未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滥用行政权力的行为进行监督和责任追究,依法处罚行政违法失职的官吏,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减少违法或不当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行政管理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一、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的主体和客体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主要是由特定的问责主体和客体展开的.问责主体呈现多元化,分为行政组织内部问责和行政组织外部问责.行政组织内部问责又称等级问责,问责的主体是上级行政机关和领导,问责的内容是组织内部工作任务的正确完成情况.秦汉中央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或司马、司徒、司空,唐宋中央尚书省六部及明清六部是全国最高行政执行机关,监督问责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州郡的行政行为是否遵守法度,而地方州郡追究县及其乡里基层政权违法失职的责任.行政组织内部设有判官、勾检官、监察官专门负责监督检查下级行政部门及其官吏的行政违法和失职行为,为领导问责提供依据.这就是同体问责.行政组织外部的问责又称法律问责,问责的主体是御史台、谏院、监司等独立于行政之外的监察机构.在中央秦汉称御史府(司空府),监察百官政事得失,对丞相府(司徒府)行政工作进行监督问责;唐宋御史台分台院、殿院、察院三院负责全国的行政监察工作;明清设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专纠劾百司”,专职对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政违法进行监督问责.在地方设专官分部督察问责,汉代的刺史分十三部监察郡守,唐代的十三道按察使、宋代的十五路按察使、明清的省和路按察使,都是分部进行监督问责地方官吏的.问责的内容主要是行政部门及其人员在行政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这就是异体问责.行政问责的客体也称行政问责的对象,主要是各级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既有官,也有吏,既追究领导的责任,也追究下级的责任,领导与下级官吏互相负有连带责任.中国封建社会法律法规对行政问责的主体和客体的权利和责任划分得非常明确.
(一)问责客体责任清晰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法律法规对各级行政机关内部官吏的责任有明确的划分,领导责任就是各级政府的领导对本级行政机关及组成部门和领导、下级行政机关和领导、行政工作人员所负的管理责任;主管责任就是下级部门和官吏直接处理行政事务所负的责任;连带责任就是不论上级和下级,凡是参与具体行政事务处理的官吏都负有责任.《唐律疏议》卷五《名例》“同职犯公坐”条规定:“诸同职犯公坐者,长官为一等,通判官为一等,判官为一等,主典为一等,各以所由为首;若通判官以上异判有失者,止坐异判以上之官.”即同一级行政机关内部的官吏分为长官、通判官、判官、主典四等,共同处理各类行政事务,若出现工作失误,都要受到处罚,但不同性质的行政失误,各自所负的责任是不同的,即所谓“各以所由为首”.就大理寺判案整体而言,“假如大理寺断事有违,即大卿是长官,少卿及正是通判官,丞是判官,府史是主典,为四等.各以所由为首者,若主典检请有失,即主典为首,丞为第二从,少卿、二正为第三从,大卿为第四从,即主簿、录事亦为第四从;若由丞判断有失,以丞为首,少卿、二正为第二从,大卿为第三从,典为第四从,主簿、录事当同第四从.”“诸部内输课税之物,违期不充者”、“诸部内田畴荒芜者”等行政管理失职行为的责任划分就不同,即使行政领导没有违法行为,也会因辖区内其他工作人员的这些行政过失而承担连带责任,并且负主要责任,如“州、县皆以长官为首,佐职以下节级连坐”.[疏]议曰:“刺史、县令,宣导之首,课税违限,责在长官.‘佐职以下节级连坐’,既以长官为首,通判官为第二从,判官为第三从,主典及检勾之官为第四从.以劝导之首属在长官,故不同判事差等.其里正处百户之内,事在一人,既无节级连坐,唯得部内不充之罪.”说明领导在管辖范围内出现行政失误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与处理行政事务的责任划分是不同的.对贪官污吏的责任追究分为“监临主司”和“非监临主司”两种情况,领导和非领导的处罚是不一样的,领导处罚更重.一般官吏“受人财而为请求者”,称“非监临之官”而因事受财,《唐律疏议》卷第二十六《杂律》规定:“诸坐赃致罪者,一尺笞二十,一匹加一等;十匹徒一年,十匹加一等,罪止徒三年.谓非监临主司,而因事受财者.”而对于负有领导、监督之责或主办某项工作的官吏受财请求,称为“监临主司受财枉法”,处罚更为严厉.《唐律疏议》卷十一《职制》规定:“诸监临主司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宋刑统职制律》规定:“诸受人财而为请求者,坐赃论加二等;监临势要,准枉法论.与财者,坐赃论减三等.”
(二)问责主体权责明确
中国封建社会行政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问责主体的权利和责任.一是必须问责,二是依法问责,失职要依法惩处.张家山汉简《二年律令具律》规定:“劾人不审,为失;其轻罪也而故以重罪劾之,为不直.”“不直”、“不审”都是违法,要处以刑罚.杜佑在《通典》卷24《职官六》中说,西汉“武帝时以中丞督司隶,司隶督丞相,丞相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以下墨绶”,而郡守督县令丞以下黄绶.班固在《汉书》卷二十三《刑法志》中载,汉武帝作“见知故纵、监临部主之法”,师古注释说:“见知人犯法不举告为故纵,而所监临部主有罪并连坐也.”说:“其见知而故不举劾,各与同罪,失不举劾,各以渎论.”《唐律疏议》卷二十四《斗讼律》“监临知犯法不举劾”条:“诸监临主司知所部有犯法,不举劾者,减罪人罪三等.纠弹之官,减二等.”[疏]议曰:“‘监临’,谓统摄之官.‘主司’,谓掌领之事及里正、村正、坊正以上.知所部之人,有违犯法、令、格、式之事,不举劾者,‘减罪人罪三等’,假有人犯徒一年,不举劾者,得杖八十之类.‘纠弹之官,唯减二等’,谓职当纠弹者.其金吾当检校之处,知有犯法不举劾者,亦同减罪人罪二等.即同伍保内,在家有犯,知而不纠者,死罪,徒一年;流罪,杖一百;徒罪,杖七十.其家唯有妇女及男年十五以下者, 皆勿论.”这里“监临主司”就是指负有领导责任的官吏,对其下属违法失职要依法举劾,不举劾的要追究责任,虽然不是领导,但为纠弹之官,是负责法律监察的官吏,更要追究责任.清顺治十八年(1661)《巡方事宜十款》规定:“巡按于属官内,清廉贤能者不举而反劾,贪酷茸者不劾而反举,被臣衙门及科道访察纠参,革职,从重处分.”
怎么写行政本科毕业论文
播放:25767次 评论:3784人
本文来源 http://www.sxsky.net/shehui/whshx/453168.html
二、中国封建社会行政问责提起的形式
中国封建社会开辟多种行政问责途径,既有自上而下的上级对下级的巡视,又有自下而上的下级向上级报告.采用行书、勾检、平署、考课、审计、封驳等方法检查和审核行政工作,对发现的有关部门和个人举报的行政机关和工作人员的行政违法失职问题,上级向下级提起问责.问责形式主要有质询、举、劾、告等,也有举劾、劾举连用的.保证问责能够真正把行政违法失职的官吏检举揭发出来,追究其行政责任.实际上这是对违法失职的官吏提起告诉,也就是行政问责的第一个程序.
(一)质询:上级和领导在检查审核下级行政工作中对发现的行政失误所采用的问责形式
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质询是上级和领导将审核下级工作中发现的行政失误或行政问题,以公文的形式发给下级行政主管部门及领导,要求被问责的行政机关对行政失误或出现的行政问题作出解释.在秦汉简牍文献中上级常用的质询语言是“何解”、“解何”、“问”、“责”、“责问”、“问责”、“验问”、“诘问”等.如简文:“告肩水侯官,侯官所移卒责不与都吏卿所举籍不相应,解何记到,遣吏抵校及将军未知不将白之.”查《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传统文献,“解何”只有《汉书》卷八十一《匡衡传》中出现一次:“后赐与属明举计曰:‘案故图,乐安乡南以平陵佰为界,不从故而以闽佰为界,解何’颜师古曰:‘不足故者,不依故图而满足也.解何者,以分解此时意,犹今言分疏也.’”这是丞相府集曹掾陆赐与属明“举发上计之簿”,即对郡上计簿中乐安乡边界提出的质询,“解何”在这里就是上级丞相府责问下级郡的用语,即对这个问题怎么解释,要求作出答复.“问责”仅出现一例,是对“责”的解释,《史记》卷五七《绛侯周勃世家第二七》有“书既闻上,上下吏.吏簿责条侯”.《集解》如淳曰:“簿问责其情.”“责”就是“问责”.而“问”、“责”、“责问”、“验问”、“诘问”在传统文献中大量出现,都具有“问责”的意思,如:《史记》卷60《三王世家第三十》有“侍御史乃复见王,责之以正法,问”;《宋史》卷94《河渠志四汴河下》有“臣责问提举汴河堤岸司杨琰”;《清史稿》卷116《河渠志一黄河》有“遣大学士刘墉、尚书庆桂履勘,并责问奉翰等因循”.行政质询的文书主要是举书,又称举白,重在纠举、检举的意思,传统文献常用“举劾”、“劾举”、“举奏”,秦汉简牍中常见“举书”、“举”、“书”,是上级领导或派人行巡下级行政工作,对检查出来的违纪行为所写的纠举报告书,检举揭发违法失职的官吏,条列其行政失误行为,作为案验和追诉的依据,交给下级行政主管部门追究行政违法的责任.传世文献中大量的“举”表明检举揭发之意.如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十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十二月记载:“复州防御使、附马都尉柴宗庆遇恩,自康州移复州,不告谢,为有司所举,以违制论,当赎铜三十斤,有诏未减罚两月俸.”
(二)劾又称弹劾、纠劾,是负责监察的官吏依法检举违法失职官吏罪行,提请审判机关案验断决、处分或追究法律责任的问责形式
弹劾是从中央到地方监察官的特权.汉代的御史中丞“举劾按章”,唐代的察院“纠察官邪,肃正纲纪”,明清的都察院长官左右都御史“专纠劾百司”.汉代的州刺史或州牧“专劾举之权”(《职官十四》).其他各级官吏也有弹劾的权利和义务,“自今违法事,其左右司官、尚书具事举劾”(卷一百六十一《职官一》).弹劾的程序是中央机构官吏可直接向朝廷检举揭发不法者,亦可通过御史台、都察院进行弹劾;地方官吏违法者,则由朝廷派遣的监察御史巡按、地方监御史举劾或受理弹劾,一般也是“大事奏裁,小事立断”.弹劾的具体形式“或露章面劾,或封章奏劾”,还有复劾、案劾、重劾、共劾、通劾、覆劾、自劾等.“弹劾必著其罪状”,须得审查、核准事实,“凡不循法守,有罪当劾”,若“举劾失当,并坐之”(志第五十《刑法志》).劾书的构成,传世文献亦有记载,但记载简略,已无法窥其全貌,幸亏汉代简牍中有完整的保存,称为“劾状”.例如“令史谭劾状”(68:1-12)由两部分组成,劾是“劾章”,状是“状词”.“状词”是由本部
关于行政相关论文例文,与中国封建社会的行政问责机制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社会行政管理 论文
行政管理专业论文参考文献福建10秋行政管理(本科)毕业论文,社会调查安排意见及要求,行政管理(本科)专业集中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社会调查和毕业论文两项主要内容.集中实践环节不得免修。
发表论文50问
1jiaxiao.ne。职称评定有问有答职称评定有问有答,(2016年),,一,论文问题,论文和刊物的检索是否需要上传到系统?论文和刊物的检索有什么要求?,答:1.论文和刊物的检索。
论文答辩问什么问题
高级职称答辩问题论文1)必修课程,(2)选修课课程,(3)必修环节,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工程实践,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主要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有明确的生。
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努力体现时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论文浙江于学校管理之中,建立长效工作机制,使自律与他律,激励与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有效地引导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中国旅游论文
理二考试47218旅游交通实训室8旅游摄影。旅游研究期刊规范,旅游研究《旅游研究》论文规范,《旅游研究》论文编排格式依据《中国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编排规范》,《中国学术期刊(光盘。
中国体育教师论文
级比赛及各项活动,序号工作内容时间。中国体育教师论文小学,中国体育教师论文篮球育教师,体育科研,管理人员,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三,论坛内容,(一)邀请着名专家就论坛主题内容演讲(拟请。
中国科技论文
中国科技论文河北梁传杰.学科群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模式:从斯坦福大学发展看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4):105-113,[3]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代建筑史论文高中选修课又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能够广泛使用与语言文字方面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主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代建筑史论文高中选修课又具备适应现代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职业技能,能够广泛使用与语言文字方面的新型复合型人才.,【主修课程】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
行政管理学位论文
1。行政管理学系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硕士学位论文,两岸肃贪机制与策略之比较研究,指导教授:邱志淳教授,研究生:游国镔撰,中华民国九十二年七月,第一章绪。行政管理专业学位浙江,行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