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在施工企业中的风险管理

时间:2020-08-3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风险管理的首要环节是对风险的识别。主要包括:

(1)合同管理风险。合同是平等经济主体之间的协议,但企业往往没有严格执行合同签订及其运作模式,造成合同管理风险。

(2)担保风险。在施工过程中,企业常面临为甲方贷款提供担保的局面。施工方为其甲方提供了担保,却忽视签订切实可行的反担保合同。当甲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如期偿还贷款时,施工企业往往需要负连带清偿责任,从而形成企业管理上的担保风险。

(3)投资风险。投资决策是上层领导对外经营的策略之一,属风险因素较大的经济运作活动。可是,一旦决策有误或既定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形成投资风险。

(4)融资风险。对于大型施工企业来讲,资金融通主要反映在内外两个方面,对外是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对内是企业内部之间的借款。向金融机构大额借款,一旦资金周转不过来将面临巨大压力,很可能导致续贷或借新债还旧债的恶性循环;对企业借款给其他企业的将面临不能如期收回的融资风险。

(5)垫资风险。由于建筑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通常面临承接工程就要垫资、不承接工程就没活干的两难局面。为了弥补固定成本支出承接垫资工程,就可能遇到工程完工却无法收回垫付资金的风险。

(6)拖欠工程款风险。建设方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履行合同,拖欠大额工程款,往往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风险。

对于风险的评估应从企业战略和目标的角度进行,应主要从两方面着手。

首先,应对企业的固有风险进行评估,列出主要风险因素,确定对固有风险的风险反应模式及对固有风险的管理措施。传统的内部控制导向审计主要采用“内部控制调查问卷”和符合性测试的方式,对企业已经存在的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内部审计人员难以确定管理当局接受风险的水平和态度,因此要求内部审计人员采用一个动态的评价模式,通过与管理当局的有效沟通,为企业提供增值服务,内部控制自评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