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

时间:2020-09-25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为了调整和控制的活动,很多企业纷纷设立内部审计机构,培育内部审计职员,推动了近代内部审计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随着内部审计实践的不断,内部审计的概念也随之发展。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推动下,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阶段:

一、由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过渡阶段

20世纪初,内部审计职员通常受雇于部分检查日常的财务活动,他们力图确定其他雇员是否遵循财务和会计程序,资产的保管是否有适当的安全措施,以及是否存在舞弊或其他不道德行为的迹象(劳伦斯。索耶,1990)。即使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之后的头几年,内部审计依然被看作是外部审计工作的延伸,内部审计师被要求为外部审计师在财务报表审查方面提供帮助,或者发挥着诸如银行对账方面的会计职能。这一时期的内部审计师仅仅在整个治理体系中承担着非常有限的责任(SridharRamamoorti,2003),内部审计也仅仅充当着会计部分的附属角色。

直到1941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成立,内部审计才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劳伦斯。索耶,1990),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随同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的不断发展壮大而逐渐成长、成熟起来的,对内部审计概念的发展,我们可以遵循国际内部审计师不同时期给内部审计所下的定义顺序地加以考察,这些定义通常体现在协会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中。

1947年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在首次公布的《内部审计师职责说明书》中表明,内部审计不一定要依附于财务记录,也就是说内部审计可以脱离会计部分进行独立的活动。这从内部审计定义可以看出,它(内部审计)主要处理会计和财务,但它也要适当处理经营方面的题目(劳伦斯。索耶,1990)。1957年在修改后的职责说明书中,内部审计概念的内涵进一步得到扩展:内部审计是组织内审核会计、财务以及其他经营业务的独立评价活动……(劳伦斯。索耶,1990)。

这些定义的出现标志着内部审计由会计与财务审计向经营审计迈进,固然在定义中依然夸大会计与财务审计的主要地位,但至少表明经营审计也将成为内部审计的重要。

1958年Brink和Cashin也提出了基于“经营审计”导向(“Operational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