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科学发展观 行课题化审计

时间:2020-09-30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审计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在疗已病的同时,通过剖析其病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杜尽“重蹈覆辙”现象,达到举一反三“用疫苗治未病”,才是现代审计的精华。基于此,本文提出具有知识经济时代特色的“课题化审计”战略模式,旨在为“专家化、学者型”审计人才在源头治理方面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
【关键词】课题化运作;审计调研;科学发展;源头堵漏

审计需要求真,监视更需创新。求真是审计的科学精神,创新是审计发展的必然。真实性、正当性和效益性审计作为求真的三个方面,寓含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与科学发展观直接相通、一脉相承。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作为审计人,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创新工作方法,以勤奋敬业的工作精神,真知灼见的前瞻性、建设性对策,来为统筹协调各种利益和矛盾、缓解各种资源和能源紧缺的状况出谋;为消除不同地区,不同产业,不同时期社会发展的潜伏风险,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经济、环境、资源安全建言,为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自然、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献策。

一、课题化审计的提出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体现在审计理念上,就是把审计理念定位在由简单的查题目、处理题目转移到思根本、谋大局、求长远,促进经济数目与质量、资源和环境、经济与文化等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上来,把科学发展作为审计的着眼点、出发点和立足点。纵观中外的审计理论与实践,现代审计内容可概括为涉及资金方面、涉及治理控制与服务方面、涉及环境方面、涉及电子信息系统方面、涉及质量方面、涉及人力资源方面等多方面的绩效评价及其改进工作的对策意见。审计工作不可能包治百病,组织实施不可能面面俱到,剖析研究不可能事无巨细,成果报告更不可能一应俱全,故此这在客观上就要求无论搞什么项目的审计,都必须瞄准一个主题,就某一目标在横向上求广度,在纵向上求深度,在剖析上求高度,在对策上求精度,在治理上求强度,做到在监视上有所不为,才能实现审计服务的有所为。可以说,任何一种面面俱到,不分清红皂白、包罗万象的审计检查,充其量也只能起到“水过地皮湿”的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干打雷不下雨”的负面影响,使人滑向“听雷声习以为常,行舞弊前赴后继”的胆大妄为的惰落快车道。
(一)不刮“审计风暴”需要审计创新
“审计风暴”刮过了多年,可它曝光的题目却仍然“涛声依旧”。这是什么题目,究其原因,就是这种只揭露伤疤不清理细菌的“刮风式”审计,只能斩草不能除根,只能刮跑地面上的残枝败叶,不能铲除滋生“杂草的种子”。罚几个钱,搞几个案件,移交几个人,刮几场审计风暴,只能算做审计的表层功夫,充其量是一种短期轰动效应;审计的真正深层功夫在于能提出好的制度、好的机制、好的办法,尽可能地减缓、遏制人之私欲无穷膨胀趋势,往切断个别人内心私欲与岗位行为之间的利益循环链条,彻底铲除滋生舞弊的土壤,以至形成“让坏人在好的环境熏陶下变好,让好人在好的氛围中更善良”的环境,这才是审计的宗旨和精华,这才是衡量审计质量高低的标准,衡量工作业绩好坏的标准。因此,牢固树立“今天掀起审计风暴是为了消灭明天能掀起审计风暴的不***因素”的审计理念至关重要。
(二)打消百姓迷惑需要审计创新
在审计第一线,最能了解到事件的真实情况,把握到事情原汁原味的第一手资料。记得二十年前的一次审计调查,就曾有父老乡亲问我:咱家乡这些年如按统计上报的植树数字,早该种到“炕头”上了,可就是年年种树不见树,岁岁花钱不受益啊。你是搞审计的,给咱审审这是怎么回事?当时,我无言以对,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只能硬着头皮,死挨前辈们的数落!时间在流逝,教训在积累,我渐渐地领悟到了过往父老乡亲们的责问中,就隐含着百姓对科学发展的期盼,父老对创新现代审计模式的期待,社会对现代审计的强烈需求。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