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条件、现状与对策(1)

时间:2020-10-19 作者:poter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会计处理由原来的手工处理过渡到现在的电算化处理;目前,会计电算化逐渐向更高级的阶段——会计信息化方向发展,而实施会计信息化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条件,本文对会计信息化的实施条件和现状加以分析并提出建议。[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内部控制;科学管理

一、会计信息化及其与电算化的主要区别

(一)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会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过程,是将会计信息作为管理信息资源,全面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与通讯为主的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获取、加工、传输、存储、应用等处理,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者、企业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全面和及时的信息,是一个充分开放的信息系统,是企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会计信息化与会计电算化的主要区别
1.技术手段的区别。过去的电算化以单机处理为主,现在的信息化以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技术为主。
2.系统地位、层次的区别。会计电算化是财务部门内部事务处理,而会计信息化则是企业业务处理及管理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会计电算化以事务处理为主,而会计信息化还包括信息管理层、决策支持层和决策层。
3.信息输入、输出的区别。会计电算化强调数据由财务部门自己输入、自己使用,而会计信息化的大量数据可从企业内外其他系统直接获取;信息输出模式由打印输出、然后报送其他机构的方式,改为通过授权、划分权限级次,由企业内外的各个机构、部门从信息系统上直接获取.
4.数据处理的区别。会计电算化主要处理过去的数据,而会计信息化通过互联网使实时处理数据成为可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企业的生产、销售、财务、人事等业务部门在网络环境下协同工作,所产生的各类信息存储于集成的数据库中,信息用户可以通过数据库的实时访问,对数据进行实时处理。

二、实施会计信息化的条件

(一)内部条件
1.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实施会计信息化的前提条件
①会计信息化系统使得业务可以在远离企业的终端机上瞬间完成数据处理工作,原先应当由会计人员处理的有关业务,现在可能由其他业务人员在终端机上完成,原先应当由几个部门按预定的步骤完成的业务事项,现在可能集中在一个部门甚至一个人完成。因此,要保证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系统对企业经济活动反映的正确和可靠,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整就显得更为重要,内部控制制度的范围和控制程序比手工会计系统更加广泛、更加复杂.②信息化系统改变了会计凭证的形式,由于电子商务、网上交易、无纸化交易的推行,每—项交易发生时,有关该项交易的有关信息由业务人员直接输入计算机,并由计算机自动记录,原先使用的每项交易必备的各种凭证单据被取消了,原先在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必要的核对、审核等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变为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了,原来书面形式的各种会计凭证转变为以文件、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介质上,因此,信息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与手工会计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有着很大的不同,控制的重点由对人的内部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

2.科学管理是信息化的基础
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提高效益。所以,企业信息化不只是将日常工作电脑化,而更重要的是树立一种现代管理思想,掌握先进的管理工具,从而使企业管理和决策更具有科学性。会计信息化使得财务、业务、生产一体化,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协调—致,客观上要求企业管理更加科学,管理流程更加规范化、程序化。

3.人员是实施会计信息化的保障
在网络化的信息系统下,企业的会计人员利用计算机程序和系统的数据库来编制外部用户所需的财务报告,更重要的是,会计人员应善于解析和拓展系统辅出的信息并用于重要的决策;会计人员作为重要的信息用户,由于在数据的真实、可靠性方面具有敏感性及对内控制度比较熟悉,将会要求其参与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活动。所以在会计信息化时代,对会计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没有高素质的会计人员就无法保障会计信息化的良好实施。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