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
摘要:从1998年以来,我国上市公司要求年报公布现金流量表,对于现金流的分析日渐流行。随着对经营现金流分析的不断成熟,自由现金流分析便成为财务与投资分析的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文章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自由现金流与会计收益之间的关联度较低,认为采用自由现金流这一指标作为财务与投资分析的主要工具更合理。关键词:自由现金流;会计收益;关联性
一、引言
希克斯认为,一个人的收益是他在期初、期末保持同等富有程度的前提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借用到企业身上,这一概念是说企业在期初、期末的资本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所能消费或分配的最大金额。一直以来,对上市公司的收益均是以构成企业经营净利润的每股收益为核心进行评价的,而国外的研究对此持越来越多的质疑。由于上市公司存在种种原因,如代理人机制问题、出于自身兼并问题或避税问题等,使得会计造假普遍存在,收益的真实性被大大地打了折扣。在这种情况下,财务与投资分析师们便谋求新的可以尽量避免这些人为因素影响的变量,以便更客观地反映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为此,自由现金流或许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会计收益遵循“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基础,依据一定的会计原则和会计制度产生的,其仅代表历史成本,而不代表公司的真实收益。俗话说“落袋为安”,企业只有赚了多少现金恐怕比说企业赚了多少钱更有吸引力和说服力。对投资者而言,公司经营活动的最终目的或本质是形成更多的现金流,而非取得漂亮的会计帐面收益,这正是现金流贴现分析企业价值的理论与实践盛行的主要原因。既然自由现金流能够避免不同的会计方法的影响,更真实地反映公司的价值所在,校验企业的利润质量,那么,我国上市公司的自由现金流能否稳定和真实地体现公司的价值,其与会计收益相关性如何,尚有待实证检验。
本文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实证地检验了我国上市公司自由现金流与会计收益的关联性,并分析了造成自由现金流与会计收益显著差异的原因,为充分利用自由现金流指标,避免会计收益指标的不足提供政策建议。本文以下结构如下:第二部分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第三部分对自由现金流进行了界定;第四部分提出研究设计,第五部分报告实证研究结果;最后部分总结了本文的研究结论。
二、文献回顾
19世纪70年代~19世纪80年代,国外就对现金流量所蕴涵的会计收益或盈利信息做了许多研究,由于会计收益的计算是以权责发生制为依据,其弊端受会计方法的影响,而现金流则不受此影响,因而引发了现金流与会计收益之间究竟哪个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状况的争论。
LawsonandLee(1997)认为,现金流量报告对于反映企业的业绩是必须的,它才是企业主体活动的最终结果,才是实体资源,而非抽象化的利润,企业的价值最终是由现金流而不是权责发生制下的利润所决定。Damodaran(1998)认为,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企业价值的最终决定因素,而非应计制收益,现金流量与应计制收益结合起来比任何一个单独使用更为有用,很多研究表明,公司的价值基础是现金流量,当现金流量与盈利不一致时,公司的价值变化与现金流的变化更为一致,特别是自由现金流部分,而与盈利的变化无关。WattsandZimmerman(1999)指出“会计盈利是根据不同的基础计算出来的,有时采用历史成本原则来估计收入和费用,有时则采用现行市场价值。结果,会计盈利是一些毫无意义的数字……说明不了什么问题”。ErinBlack(1999)则认为收益在一个企业的成熟阶段具有更高的决策相关性,而现金流量在企业成长阶段或不确定性情况下具有更大的决策相关性。StephenHPenman(2001)认为估价模型的选择实质上表现为确定会计确认基础的问题,由于预测视野的有限性,应计制与现金制对估价结果的影响必须关注。随后,许多学者将视线从经营现金流转向了自由现金流,以期挖掘出代表现金流与会计收益间更精确的关系,更好地弥补会计收益反映会计主体经营实际的缺陷性,从而更好地为企业估值和定价。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