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内部审计增值服务是一种新的内部审计理念,为了有效发挥企业内部审计增值服务作用,应当充分利用审计增值服务的良好条件,开拓审计增值服务领域,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增值审计增加价值增值服务领域
一、内部审计增值服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IIA对内部审计的最新定义为“一种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咨询活动,旨在增加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其核心是强调内部审计的增值作用。增值服务是内部审计基本功能的拓展和延伸,通过降低企业成本、减少组织风险、提出有价值的建议等方式增加企业的价值,是内部审计发展的新阶段。完善的内部审计部门是仅向治理层负责并报告工作的独立性组织,其地位的超脱性、审计人才的多样性和专业性、对企业信息掌握的综合性,为内部审计增值服务领域的开拓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可靠保证。内部审计增值服务,不仅要求内审人员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且要求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对象保持良好的沟通,使审计增值服务适合企业内部发展的环境,能够为管理人员接受。
二、内部审计增值服务领域的探讨及案例
笔者所在公司的审计部门每年会结合公司生产经营情况开展财务审计、专项管理审计、绩效审计、工程项目结算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工作,扮演的角色由最初的“经济警察”形象逐渐转变为主动为各部门服务的“保健医生”。下面就本公司在不同领域开展的内部审计增值服务进行分析和阐述。
(1)以项目为载体开展绩效审计,促进企业增值
绩效审计的核心就是“3E审计”,即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通过评价资源的使用是否节约及合理,协助管理层改善管理,增加企业价值;通过评价经营活动的投入产出关系,优化业务流程,提高经营活动效率;通过评价经营活动既定目标实现的程度,协助管理层改善经营水平。
笔者所在公司承接了2014年世界杯与2016年奥运会主办地--巴西里约热内卢市的地铁车辆生产项目,为提高项目整体绩效,审计部门在项目生产过程中主动介入,审计人员从项目经济性(成本控制、项目损益等)、效率性(交货进度、产品质量等)和效果性(客户评价、市场开拓等)三方面入手,对项目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以及实际执行的成本要素进行分析。
期间发现该项目在方案设计评审时未将成本要素纳入评价体系,没有设计成本指标的约束,造成功能实现和成本管控相脱节。比如本项目制动模块由T公司和J公司各生产15列份额,其中T公司15列车均使用欧洲进口PARKER品牌EO2型渐进式卡套接头,而J公司则使用了普通的E0型卡套接头。进口的EO2型在性能方面优于普通的EO型,但在价格方面要高出约30%,而在制动模块的技术条件中E0型即可满足要求。审计人员建议该项目后续车辆上统一采用性价比更高的EO型卡套接头,避免功能过剩,仅此一个部件就为项目节约成本20万元。
(2)开展工程项目全过程现场跟踪审计,合理控制工程造价
当前,在建设工程项目的造价管理中,“跟踪审计”这种审计模式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涵盖了从工程可行性研究立项到工程结算初审的各个环节,能够对建设工程造价的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过程控制,合理控制工程造价,及时解决工程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造价问题。尤其对于国有投资项目的造价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意义重大。
笔者所在公司从整体布局角度出发,在湖北省武汉市兴建了新的铁路客车修造基地。审计人员全程参与整个项目的建设,从施工总包合同文本的审核、施工队伍的选择、专业暂估工程的分包、材料价格的认定及临时签证的现场确认等方面切入,实现全过程跟踪审计。期间审计人员发现“组装调试厂房及室外管网工程”中共有10余个专业分包工程,暂估价格总计2000余万元,资产管理部门在与工程总包方签订合同时明确“列入暂估价的项目,由发包人组织专业发包,发包人按照专业发包造价向承包人支付1.5%的配合费”。但该部门针对与承包人共同通过招标定价的专业分包工程,计划按分包专业工程总价约10%的比例向承包方支付总承包管理费。审计人员查找了2009年开始施行的《湖北省建筑安装工程费用定额》,并咨询了咨询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和定额站等专业机构的意见,认定该项目的分包工程是由承包方直接与分包方签订合同,并非由我公司直接分包,因此应该严格遵照合同约定,约10%的管理费和1.5%的配合费都属于不合理费用支出。审计人员对不合理支出及时予以制止,直接为公司节约成本200余万元。
(3)强化事前和事中审计,参与商务谈判,使公司利益最大化
事后审计作为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方式往往受到信息滞后等因素的困扰,缺少对过程的有效监控,面对已经发生的问题和损失只能被动采取补救措施。而事前审计和事中审计能够有效弥补这一缺陷,在项目开始前或开展过程中介入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程度上维护公司利益。
三、结束语
现代企业不断推广集团化,对内部审计发挥增值服务的需求也随之增长。内部审计师应清楚地知道影响特定组织和行业持续发展的各种要素,与时俱进,精通专业技术,清楚认识企业管理需求及其经营目标,应用自身技术防范和降低风险,完善企业管理体系,及时提供具有建设性和全局观念的审计报告,为企业增加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浩.浅谈如何实现内部审计的增值功能[J].中国内部审计,2011
[2]蔡春,唐滔智.公司治理审计论[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3]沈征.内部审计为组织增加价值--基于量化标准的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4]张庆龙.内部审计价值[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6
[5]张爱红.效益审计与增值审计[J].中国内部审计,2007
[6]王斌.股东期望、全面风险管理与审计价值[J].会计研究,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