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学生类有关大学毕业论文提纲,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学生及能力及知识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学生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实践证明,学生只有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得来的知识理解才会更深刻,掌握才会更牢固.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本文提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探究能力、提高概括能力和提高合作探究能力等方面指导学生,并使之养成良好的习惯.
关 键 词 :阅读;探究;概括;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1-0081
《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又有人把“教学”解释为“教学生学”.因此,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自学能力,特别是高一新生的数学自学能力是摆在我们每位高中数学教师面前亟须探讨的教改课题之一.在实际教学中也的确如此.造成一些学生学习困难的因素之一是他们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而这恰是培养学生适应高强度的高中学习的关键.由此我们必须重视学生自主学习的培养和训练.这有利于为学生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一、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应提高阅读能力,体现转化思想
1. 引导阅读.对要学习的内容,事先列出提纲或作口头指导,引导学生研究课本内容,给他们指明阅读的方向和要求.如概念部分的教学,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弄清构成概念的要素,体会概念的一般结构,如:逻辑联结词由哪些词构成、反函数关键学什么、数列是什么意思等让学生指出关键字、词、表达的代数符号等,判断是非并举例说明,并进行相似、相近及相反概念的比较.
2. 培养预习的学习习惯.坚持把预习作为课后作业的一部分,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出疑点,由教师在课堂上答疑,通过解释、点拨、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如讲:和(差)角公式,利用和角公式与差角公式可互化,如何把和角公式化归为(二)倍角公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发现规律,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化归思想.
这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tigang/456499.html
3. 分组讨论.对学生容易忽略的内容,要仔细斟酌,反复推敲,必须让他们边阅读,边议论,以达到消化吸收的目的,如:对于一个命题作出否定,关 键 词 是“都是”,其否定词是“不都是”、“不是”、“都不是”通过分组讨论,加深同学们的理解和认识,还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提高探究能力,发现知识的内在联系,强化数形结合思想
自学不能只满足于对知识的了解和掌握,满足于思维的展现和模仿.决定自学能力和强弱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探索能力的大小.探索就是探究知识的来龙去脉,掌握其发生、发展的过程及所用到的科学方法,并将这种思维的过程和使用方法,运用到解决问题中去,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培养观察能力,一方面观察所求式与已知式之间的关系,找到切入点,然后通过逻辑推理,挖掘隐含条件将所求式与已知式建立关系,最后利用已知条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重视对“形”的观察.高一所学的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三角函数都有图形,通过观察图形,可以发现它们的性质,为解决问题找到突破口.图像具有形象、直观的特点,牢记图像,有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
2. 善迁移、联想,多学科之间知识有横向联系.如高一的三角函数与初中的解直角三角形有密切联系,要培养学生将其他学科的有关知识及学习方法迁移到数学中来,也可将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学习方法迁移到其他学科中去培养学生,从某个知识点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知识网的能力,这样学生就学活了,知识就形成系统化、条理化、解题能力会大大加强.
3. 多类比,找异同点.类比是思维的发展,类比具有对比作用、定向作用、方法移植作用、统一作用、从而有利于更好更快的发现新问题,探索新规律,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能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对比、分类、强化、记忆,许多知识间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要善于找异同点,如二次函数和三角函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函数,满足函数三要素,都有最值,都有平移,并且平移法则相同,画图都用描点法,都是曲线,都有单调性等;不同点:解析式不同,图像不同,最值不同等.既明确了知识的多向特点,不混淆,又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4. 培养归纳总结能力.这种能力体现出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一方面要善于把分散的、特殊的问题上升,归纳出一般结论和规律;另一方面要求学生遇到难度大、较复杂的问题时,知道“以退为进”遇到特殊的情况,通过对特殊的事物的观察、分析、猜想、归纳概括出一般规律,以达到化思想为行动的目的.
三、提高探究能力,变“厚”为“薄”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提高概括能力,一方面要求教师用精练、准确的语言概括所学内容(包括知识点、课堂小结、章节总结等);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力求语言精辟简炼,这样学习就能把知识变“厚”为“薄”,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1. 编口诀.高中数学知识点多、难度大.如不用精练的语言加以归纳整理,则很难记全、记牢.因而教学时,就将一些规律编成正弦(一、二)正(三、四)负、余弦(一、四)正(二、三)负;求复合函数的增减性,用“同增异减”高度概括诸如此类就不一一枚举,另外,鼓励学生自我“发明”自我“创造”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
2. 建立知识网络结构.每一章学完后,我都要建立知识结构图.尤如语文课的中心思想.让学生了解本章的知识重点和知识点间的联系,便于学生查缺补漏,形成牢固的知识体系,即便有几处遗忘,只要仔细回忆,通过逻辑推理,仍然找到遗忘的部分,此外还可以列图表画图像等用教师自己的行动感染、带动学生学数学的兴趣,从“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
四、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1. 紧扣学习主体能动性,注重合作探究时机的创设,使学生乐于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学习活动是以新型师生关系为基础,双向互动为途径,以合作交流为方式,而构建起的一种学习活动.新课程改革实施纲要也指出,要注重学生合作、创新、探究等三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由此可见,学生是衡量合作探究效能的重要指标,是影响和制约合作探究活动进程的客观要素.因此,高中教师在开展合作探究教学活动中,要抓住学生主体要素,遵循学生心理(下转第83页)(上接第81页)发展和情感发展的一般规律,注重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提供给学生合作学习、探究问题的广阔舞台,引导学生感知教学内容,体悟教材深刻内涵,从内心产生合作探究的能动特性,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