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新青年有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关于《新青年》杂志停刊的前前后后相关硕士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新青年及社会教育及同仁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新青年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1920年4月,胡适编好了《新青年》在北京的最後一期.这时陈独秀已经被北洋政府盯住,不得不由李大钊护送,悄悄地潜回上海.陈独秀觉得北京舆论环境恶化,与同仁间的分歧亦越来越大,无法按照他的想法实施改革方案,所以决定将杂志重新移回上海.重归上海的《新青年》脱离了同仁们的制约,成为一份提倡社会主义的政治刊物.
9月1日,《新青年》第八卷1号与群益书社解除关系,这是陈独秀擅自决定的.杂志改组成中共上海发起组织的机关刊物,成立了“新青年社”办理编辑、印刷和发行事务,兼社长与主编于一身的陈独秀更加率性而为了.这期开篇文章就是他的《谈政治》,其中点名批评胡适的“不谈政治”.
此前《新青年》也曾提倡“马克思学说”,但在杂志内只有陈独秀、李大钊几人赞成,所以限制在思想文化层面上.陈独秀南下後,“在上海失业,我们乃请他专任《新青年》杂志的编辑.这个‘编辑’的职务,便是他唯一的职业了.在上海陈氏又碰到了一批搞政治的朋友——那一批後来中国共产党的发起人.因而自第七期以後,那个以鼓吹‘文艺复兴’和‘文学革命’为宗旨的《新青年》杂志,就逐渐变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我们在北大之内反而没有杂志可以发表文章了.”胡适後来说.
这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178349.html
作为一本兼容并蓄的杂志,《新青年》从百家争鸣逐渐变成了“一枝独秀”,独立知识分子的思考被政党立场代替了.陈独秀也彻底变了,研究马克思主义已不是他最主要的工作,他需要立即组织一个政党,1920年11月23日,他在上海主持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宣言》.
12月16日,陈独秀应粤军司令陈炯明的邀请,赴广东主持教育工作.《新青年》被他托付给一个同仁们素不相识的陈望道,陈望道从第八卷5号起接替他担任主编.
陈独秀赴广东奔赴革命之前,就《新青年》主编人选、编辑方针诸问题的意见通报胡适、高一涵,说明将杂志交由陈望道负责.陈望道是北京同仁之前闻所未闻的,仅仅在杂志第六卷1号上发过一篇短文.没有经过同仁们讨论,就擅自把这么重要的阵地托付予人,难怪北京同仁深为不满这种“家长作风”.
对于《新青年》内容的改变,陈独秀
新青年有关论文例文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新青年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6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小结 | 职称论文适用: |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这样近似敷衍的解释肯定不能让人满意,年少气盛的胡适立即回信表示异议.针对《新青年》“色彩过于鲜明”一语,胡适直言“北京同仁抹淡的工夫决赶不上上海同仁染浓的手段之神速”.如果想有意抹淡,这绝非易事.
胡适想出了三个办法:一是听任《新青年》流为一种有特别色彩之杂志,而另创一个哲学文学的杂志;二是将《新青年》编辑部自九卷1号移到北京来,由北京同仁发表一个新宣言,支持注重学术思想艺文的改造,并声明不谈政治;三是让《新青年》停办,但这种方法似乎妨碍“新青年社”的营业,所以建议考虑前面二种.胡适这封信,李大钊、钱玄同、陶孟和是知道的,高一涵等也见过,他们都对前面两种方法表示赞成.
鲁迅看到信後,在1921年的1月3日回信致胡适,认为胡适的三个建议都可以,但第二个办法最为顺当.当然他对胡适为保护《新青年》而提出的“声明不谈政治”不以为然,觉得是何等的天真.
钱玄同认为这个团体本是自由组合,其中彼此意见相左,也只有照临时退席的办法,断不可提出解散的话.“换言之,即《新青年》若全体变为《苏维埃俄罗斯》的汉译本,甚至于说这是陈独秀、陈望道、李汉俊、袁振英等几个人的私产,我们也只可说陈独秀等办了一个‘劳农化’的杂志,叫做《新青年》,我们和他全不相干而已,断断不能要求他们停办.”
钱玄同言下之意,想让大家尊重创办者陈独秀的个人选择,但是称他们曾共同耕耘的园地为“私产”,确实是无奈的表白.钱氏口口声声说直到今天,他们与陈独秀的感情丝毫没受影响,然而同仁们缘分到了尽头,分手却不伤感情几乎是不可能的.
思想是否投契是彼此的结合基础,这是《新青年》当初得以迅速崛起的原因,也是今日分道扬镳的根源.正如周氏兄弟所说:与其彼此隐忍迁就地合作,还是分裂的好.
此後陈望道以《新青年》为思想舆论阵地,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便于开展工作,陈望道特地从原居搬到陈独秀寓所,这里後来成为《新青年》编辑部所在地,中国共产党机关亦设在这里.逐渐如钱玄同所说,《新青年》差不多成了苏俄的汉译本.杂志从第八卷1号至6号连续编发的“俄罗斯研究”,集中介绍苏俄的政治、经济、社会教育、女性地位等等.
北京同仁很少再为它写文章,撰稿人大部分是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陈独秀急切吁请周氏兄弟写稿,称唯有求助于他们两位.的确,北京同仁只有周氏兄弟一如既往支持刊物,鲁迅仍在上面发表小说《故乡》,给这个困顿的刊物以最後的慰藉.
《新青年》这时迭遇不幸,第八卷5号编订还没出版就被租界巡捕房查没,并严禁在上海印刷发行.自此编辑部由公开转向地下.
在如此艰苦条件下,杂志一直撑到陈独秀1921年8月回上海,及至陈独秀再次被捕,连带刊物和全部印刷品都被搜去.到了1922年7月,《新青年》最终停刊.
从1915年到1922年,《新青年》走过了辉煌的7年,作为新文化运动之摇篮,不但荟萃思想经典和启蒙时代智慧,而且诞生了世纪预言.它曾集中了当时最优秀的知识分子,翻检全人类的文明成果,对照检查中国的问题,寻求国富民强的兴盛之路.
《新青年》反对关在传统牢笼里的故步自封,高举民主和科学推动新道德和新文学建设,煽起了思想启蒙的狂飙,唤醒了民族灵魂的觉醒,直接奠定了五四运动的思想基础.所表现出来的科学主义、民族主义、高调民主与乌托邦,这几条结晶成为五四运动的红线,也成为後来激进主义的思想来源.
还有其以斩草除根的方式对传统文化进行坚决的扬弃,“打倒孔家店”为新知识和新思想腾出空间,这些偏激的做法对传统文化伤害深远.
如同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倒掉,全盘西方文化却又水土不服,让後来几代人那么多年来,一方面自动撤退到中国文化的边缘,另一方面又始终徘徊在西方文化的边缘,好像大海上迷失了的一叶孤舟,两边都靠不上岸.
通过反思我们会发觉,《新青年》并不是金科玉律,真理中夹杂着谬误,然而终究瑕不掩瑜,谈论中国的现代史,《新青年》就像一个标杆矗立在那里,怎么也无法绕过.
新青年自考专科毕业写论文怎么写
播放:31304次 评论:6781人
历史的车轮轰隆隆碾过,《新青年》那振聋发聩的声音却在岁月的山谷间回荡.曾经的叱咤风云尽管风流云散,但她的精魂仍在当代飞舞.《新青年》点燃了民主与科学之火,擂起了思想解放的战鼓,直到今天,我们依然能感受到它的影响并为之继续跋涉前行.
新青年有关论文例文,与《新青年》杂志停刊的前前后后相关论文答辩开场白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