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民间艺术类有关论文查重免费,关于北京地区拉洋片相关毕业论文题目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民间艺术及西方艺术及画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民间艺术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100875)
【摘 要】拉洋片是北京地区民间传统艺术之一,也是天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了解、收集、整理已有资料,促进“拉洋片”在大众中的保护、传承、艺术传播与发展.在现场观看和采访的过程中,搜集传统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从中选取有意义的、富有表现力的重新创作画片,并分析北京地区拉洋片.
【关 键 词】拉洋片;绘画;语言传播
随着国人及政府对国学和传统文化的重视和相关保护工作的开展,对传统民间艺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解读很有必要,这不仅仅是因为这些传统民间技艺中包含着及其丰富美术元素和技艺,也是民间文化最鲜活的体现;同时在这个艺术多元化的时代,在这个西方艺术思想逐渐取得统治地位的时代,拾起传统民间技艺中的民族元素,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信仰的回归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但是在今天,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西方艺术的大举进入,民间艺术已经早已经呈现一种式微的趋势.在老北京的民间文化中,天桥文化是一个丰富而又包罗万象的艺术聚集区.在这里,曾经集中生存过许多北京民间艺术,但是目前很多已经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很多技艺由于疏于挖掘和保护,已经走在了消失的边缘.拉洋片作为天桥文化的一种就属于亟待挖掘和保护的一类.
拉洋片也叫拉大画或西湖八大片.起源于清同治年间,随着时代的变迁,拉大片的艺人也渐渐多了起来,大片的内容也更为丰富,题材更加广泛,除了故事性较强的画片,还有时事性、历史性以及一些苏杭二州的优美精致的画面内容.民国初始,北京天桥艺人焦金池及其弟子更是使拉洋片在北京地区兴盛一时,深受百姓喜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五十年代,各工厂、机关、学校,为配合各项政治运动,还创造了简易“拉洋片”,即根据不同内容,手绘“漫画”若干张,悬于木架上,翻一张唱一段,深受人们欢迎.新编曲目有《全国解放在眼前》、《十月一日这一天》、《除四害》、《百万雄师下江南》等.经历了文革时期的洗礼,拉洋片的艺人在数量上大大减少,但就在大家都认为这种民俗技艺已经被人遗忘的时候,人们又在天桥、大观园等地听到了熟悉的唱腔,看到了久违的“大画”,现在拉洋片作为一种民俗艺术已经被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掌握这一民俗绝活的艺术家也在春节庙会、大观园继续发展和表演着“拉洋片”.
美术方面:通过资料和一些实地的调查和采访,了解到了大画和画箱两方面内容
拉洋片大画基本上都是沿用的较为传统的画片,一套画片多为六至八张,每张画片独立讲述一个传统故事,如:等.画风也较为传统,画面为白描施以一些简单的颜色(红、黄、兰、棕等).充分的反映了晚清和民国的时代特征和当时人们的审美水平,对于了解晚清和民国时期民间绘画作品特色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其画面具有:招牌性、一致性、夸张性、节奏性.
本篇论文url http://www.sxsky.net/wenxue/030199364.html
招牌性:拉洋片画箱的顶端均立起一块同画箱同宽的木板.木板正面中间位置绘制精美的图画,以吸引路人注意,上方和两侧则书如:“洋片唱春秋,箱内演大戏”等对句,以进行自我宣传.木板背面则用来固定画箱里的大画.为在短时间内吸引观者注意并使其对拉洋片产生兴趣,这唯一的一张箱外的大画就尤为细致,精美,且具有招牌性.“招牌性”大画可根据画箱里大画的内容更换,也可永久保留.此类大画主题可分为三种:祥瑞大画、风景大画和主题大画.祥瑞大画指画面内容具有祥瑞意义的大画.如:连年有余,富贵花开,八仙拜寿,五福捧寿等.此类大画给人以吉祥喜庆的感觉,与人们企盼平安吉祥,健康幸福生活的夙愿一拍即合,引起观者兴趣.风景大画指画面内容为江南秀丽风景或拉洋片所在地区实景.江南秀丽风景与北方的景色截然不同,其秀丽精巧的园林美景使人领略灵秀的美.拉洋片所在地区实景则给人以熟悉亲切的感觉.主题大画顾名思义,即与箱内大画内容一致的大画.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泊梁山等.
一致性:即艺术家演唱内容与大画内容的一致性.如:表演者唱到“义和团身穿大红袄,手中紧握大钢刀.”的同时换出“义和团”这张大画,然后边描述大画中人物的造型,边讲述故事情节.演唱内容和大画内容的一致性,可以让观者在新一张大画换出的第一时间抓住重点,并跟随表演者的演唱逐步欣赏大画.
怎样写民间艺术毕业论文
播放:34375次 评论:3435人
夸张性:即大画所表现的场景比演唱内容更加生动,场面更加宏大,冲突更加激烈等.如表演有关八国联军入侵京城时,表演者唱到:“洋人兵多,将又广,他们1月20日攻打北京”时,大画中以高高的城墙分隔洋人和清兵,并通过夸张洋人和清兵人数悬殊的对比,使观者更容易体会到战争中敌众我寡的情形;通过拉大人物大小对比,渲染敌强我弱的战争场面.
节奏性:“火烧圆明园”和“西游记”的对比.
拉洋片画箱中共8张大画,随表演者的演唱,不断更换,直至表演结束.在这一段时间里,如何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多地集中在观看大画上,也是对表演者的考验之一.8张大画所代表的故事不同,情节不同,自然构图、颜色各异.表演者先演唱有关“火烧圆明园”的故事,拉下新一张“西游记”大画,继续演唱.“火烧圆明园”讲述的是英法联军入侵北京,火烧圆明园的故事.整张大画以红橙色为主,呈现出熊熊烈火之中的圆明园,给人以不安、焦躁的情绪,灰色的浓烟穿插在火焰之间,增加了画面的混乱感.加上表演者此时演唱速度加快,更是给人以浮躁的感觉.一阵锣鼓点间隔后,换来大画“西游记”.师徒四人出现在观者眼前.唐僧师徒四人形象特征鲜明,设色简明.背景以蓝、绿色调为主,配以古松,平静了人们的情绪,配以稍慢的演唱,观者可以慢慢观察师徒四人的衣着外貌并静听故事的发展.
拉洋片的器物设计符合中国人的身体和心理需求.拉洋片的画箱分为四面:前、左、右、后.分别在前、左、右开设两个圆形小洞口,每次表演最多可供六人同时欣赏.开洞直径约为8-10cm,保证观众的一只眼睛可以清楚的看到画片,在同一方向的洞口间隔约为16-20cm,不同方向的洞口间隔为13-15cm,在观众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做到了最大的利用空间.同时,观看拉洋片的条凳或是单人板凳的高度为常规的40-50cm,而洞口与地面的距离为100-120cm,略低于成年男性坐在座位上的视平线.由于拉洋片的观众多为妇女和儿童,该洞口的高度与他们的视平线较为吻合,而较为高大的观众可以略微弯腰三至五分钟来观看表演.这一开洞的高度充分的体现了在我国民间设计中设计者十分注重物品的受众人群和他们的需要.
传播方面:1洋片艺术的编码和解码
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洋片盒子中画片的主要内容包括:拉大片的传统曲目有《纣王宠妲己》、《渔樵耕读》、《刘伯温修造北京城》、《夸美人》、《大花鞋》、《秦英征西》、《水泊梁山》、《戏出儿》、《妓女告状》、《小寡妇上坟》、《庚子年闹义和团》、《水漫金山寺》、《二姑老爷拜年》
民间艺术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北京地区拉洋片相关论文查重免费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