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写不出有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关于写什么,为什么写?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写不出及学科带头人及刊物发表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写不出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陈离,男,本名陈怀琦.祖籍安徽桐城,1965年出生于江西彭泽.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现任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担任江西省作家协会常务理事.著有《在“我”与“世界之间”》(东方出版中心)、《没有花园的房子》(作家出版社),《惘然记》(上海文艺出版社即出).在《十月》《上海文学》《天涯》《江南》《芳草》等刊物发表作品数十篇.
我是一个不喜欢说话的人.有一次一个朋友搭我的车,后来她对我说,路上一个多小时,我竟然一句话都没有.我听了不由吃了一惊.我为自己的行为感到深深的自责.面对一个女士,那么长的时间一言不发无疑是不礼貌的.但在当时,我一点意识也没有.我甚至怀疑我的那位朋友记忆有误,我在心里想:我会是那样一个沉闷和无趣的人么?
人很多时候确实不自知.大约在别人看来,我的沉闷和无趣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在内心里我从来不承认这一点.我不喜欢说话,并不等于我沉闷和无趣.
那位朋友后来写了一篇文章,在文章里她发表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应该向那些经常缄口的人表示敬意,因为他们是“语言的环保主义者”.这篇文章所传达出的温暖和善意,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不喜欢说话,却喜欢写作.可以这样说吧,我是一个“热爱文学”的人(我这样说,多少有点觉得不好意思).我热爱写作.一个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需要“表达”吧?我既然“不擅言词”(“不喜欢”说话的原因是“不擅长”说话),那么,写作就是唯一的我能够实行“自我表达”的方式.但有一段时间,因为写作上的不断失败,几乎使我彻底地失去了继续写下去的信心.
我在写作上的收获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到目前为止,我发表和出版的文字已经超过了一百万字,但它们几
写不出有关论文范本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写不出的论文范文文献 | 大学生适用: | 专升本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7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参考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参考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是要追求幸福的.人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没有人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追求痛苦(虽然人活在这个世界上就只能含辛茹苦).既然写作带给一个人那么多的痛苦,他为什么不放弃呢?
确实想过放弃,但是不能——这无疑是更大的痛苦.
听说过这样一件事:法国有位名导演一辈子为情所困,有一天他觉得自己老了,终于可以“忘情”了,不由长出了一口气:感谢上帝,我终于可以不再恋爱了!我有点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也许那位导演确实说过这样的话,但是他在自欺欺人,或者换一句更好听的话说,他是在自我安慰.
我是无法放弃对写作的爱.我必须为继续写下去寻找理由.也必须为过去的失败寻找“借口”.
有一次我对一位前辈作家说,我之所以写得不好,一个原因是我在大学任教,大学教师这个职业成了一块鸡肋,让我食之无味弃之不舍,我从来就没有全身心地投入过写作,所以,在写作上不失败才是一件怪事.我的话音刚落,那位前辈作家立马说:你在找借口!我真佩服他的犀利,也感谢他的直言(在今天,一个人想从他人口中听到一句真话,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是的,我确实是在寻找借口.文学史上从来就没有一个伟大的写作者是“专业作家”.作家从来都是“业余”的(每一个写作者都知道卡夫卡的经历.他是一家保险公司的微不足道的工作人员.他在世的时候,除了极少数朋友,几乎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位作家).但有一点,作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才能在写作上获得成功.可能比“全身心投入”更重要的是一个写作者必须“断念”,必须“放下”那种种俗世的牵挂,这样手中的笔才会有力量,才会变成一把刀子,切到人性的最深处.
许多人指出我的“温和”和“犹豫”(我当然知道“犹豫”是一种客气的说法,更直接的说法是“优柔寡断”.是的,我是一个“优柔寡断”的人).我是得好好考虑这个问题.
事情似乎是这样的:如果我无法改变我的“温和”和“犹豫”(或者“优柔寡断”),我在写作上是无法获得成功的.
但是一个人的“温和”和“优柔寡断”是可以改变得了的吗?
所以,命运是早就注定了的:我在写作上永远只能是一个失败者.这真是应了那句话:性格决定命运.
有些事情是永远也无法改变的.比如我的“温和”和“优柔寡断”;比如我的一个固执到有些陈腐的“文学观”:写作的最高法则是“心诚则灵”;比如我对托尔斯泰和契诃夫的崇拜——最后是,我对写作的热爱.
既然写作的失败给我带来那么多的痛苦和绝望,我为什么仍然热爱写作呢?
我想起另一位俄罗斯作家高尔基(这位作家的写作跨越了“俄罗斯时期”和“苏联时期”,但我更愿意将他看作是一位“俄罗斯作家”)谈到契诃夫时说过这样一段话:“我觉得,在契诃夫面前,大家都感到一种下意识的愿意,希望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属于自己.”
美国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在解读契诃夫时引用了高尔基的话,然后说:“当我重读《吻》或看了一场《三姐妹》的出色表演,我就来到契诃夫面前,而尽管他没有使我更单纯、更真实、更属于自己,但我确实希望自己能变得更好(尽管我不能).我的希望,似乎是一种美学现象而不是道德现象,因为契诃夫具有一位伟大作家的智慧,他含蓄地教导我,文学是善的一种形式.莎士比亚和贝克特教导我同样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我喜欢阅读等”
我可以在这位伟大的批评家的话后面再加上一句:这就是我为什么喜欢写作等
借用一下高尔基和哈罗德·布鲁姆的话:我喜欢写作是因为在写作的时候我产生了一种愿望,希望自己变得更单纯、更真实、更属于自己,希望自己变得更好.当我的心中产生这一类的愿望时,我是快乐的,我觉得自己是一个人,获得了作为一个人的尊严.
当我这样想的时候,写作是“成功”还是“失败”,就不是那么重要了.人类学家费孝通说起过这样一件事,他的老师潘光旦对他说,他这一辈学者和潘光旦那一辈学者有一个不同,就是他们更在乎他人的评价,而潘光旦那一辈学
写不出有关论文范本,与写什么,为什么写?相关毕业论文怎么写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