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中华书局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父子两代的中华情缘相关电大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中华书局及古典文学及父亲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中华书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父亲“出书”,儿子“买书”,皆是缘于一家出版社——中华书局.1912年元旦,在南京,中华民国宣告成立.就在这一年,上海,中华书局应运而生.今天,中华书局迎来了她100岁生日.自此,父子两代的中华情缘,也有了完美的结果.
中华书局百年华诞,我想起了父亲前些年写成的自述,其中讲到他人生最大的一次转折是从中华书局开始的,有些故事我小时候听过的,但是听过就听过了,没有像现在这么鲜明,这么感动,这是父亲与中华书局的情缘.至于我,那就简单多了,我只是中华书局的一个读者,买过许多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其中有一些微小的“买书的故事”.直到前几年,我又成为了中华书局的一个作者,极其荣幸地与这个光荣的名字联系到一起,在这本书的后记里我发了一些感慨,父亲看过了却没说什么.本文的图片都是和“买书的故事”相关的,没有个人图片,这里说明一下.
1937年7月抗战爆发,战火很快烧到老家宁波,父亲失学失业,遂跟随二伯父到南京谋生,行装甫卸,便接到二伯父友人葛先生电报,称厦门商务印书馆有个工作机会,父亲旋转赴厦门.父亲后来说,正是这封电报救了他一命,不然随后的南京浩劫,他定是在劫难逃.
后来的几年,颇不安宁,二伯父的意思是让父亲随他去桂林谋业,理由是大后方很缺少财会人才,找职业相对容易些.当时日军已占领杭州、南昌、浙赣铁路只通金华到鹰潭一段.二伯父及父亲一行七人,辗转到了衡阳,中间七个人还分成了两路,千辛万难,历经二十余天才到达桂林,此时已是1940年.虽然颠沛流离,父亲一直刻苦自学,除了专业水平高过常人,古典文学也下了很大的功夫,这为日后考入中华书局打下了基础.
1942年8月,父亲考入中央储蓄会.由于业务能力强,11月就调任衡阳支会任会计主任.工作之余,父亲又对新文艺用上了功,通读了《鲁迅全集》,并开始接触进步文艺青
中华书局相关论文范文例文
到了重庆,父亲碰到一个在《时事新报》做校对的朋友许仁铎,许晚上做校对,白天睡觉,承他好意,晚上父亲就睡在他的床铺上,这样混了一个多月.某晚父亲睡在许的同事常可的床上,不料床铺塌了,报社的总务科长上楼查看,见是外人睡在常可的床上,不由分说,就把常可解雇了.父亲的处镜糟糕到了极点,还连累了朋友.
1945年春天,中华书局招考职员,虽然父亲误了考期好几天了,但是书局破例给他一个人补考,结果父亲以优异的成绩被录用,5月14日正式上班.父亲说8月10日晚在重庆中央公园,忽闻日本投降,全园沸腾,敲盆作鼓,通宵欢跃.
抗战八年,终得胜利,父亲八年流离,终以中华书局为人生之胜利彼岸.1946年2月,中华书局总处准备迁返上海,特派父亲等三人赴上海,与先期到达的曹诗成处长一起接管上海中华书局总公司的财务处.返沪的路程也颇为艰辛,自重庆经广元到宝鸡,由宝鸡转车到西安,西安乘火车到河南陕县,换乘汽车到洛阳,再到徐州换乘陇海线换津浦线到南京.父亲提议在南京休整几天,购置新装,衣着整齐的进入大上海.到上海的日子是1946年3月14日.
后来的几年父亲一直在上海中华书局工作,直到1949年5月24日上海解放.1950年10月,三联、中华、商务、联营、开明这五大书局召开大会,决定在北京成立中国图书发行公司.中华书局代表回到上海后,动员大家参加中图公司.父亲报名参加,1951年1月底,父亲和30余名中华书局的同事来到北京,参加了公私合营性质的中图公司,等于是告别了中华书局.在后来的岁月里,与父亲经常来往的还是中华书局的老朋友们,其中有些人一直在中华书局工作直至退休.
我与中华书局,比起父亲来说就平淡的多了.父亲书房里有一排老式书柜,里面有许多书是中华书局出版的,小时候我们是不翻的,不翻是因为看不懂,中华书局所出书大多是学术书,严肃的书,若是小说之类的保不齐要翻看的.也许是受了父亲爱买书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等到我经济条件够买书了,我比父亲更加狂热,以致父亲老是批评我“买书过度”.过度有过度的好处,父亲现在想看什么书,最先问的就是我这有没有.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中华书局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硕士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15 | 写作解决问题: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结论 | 职称论文适用: |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本科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中华书局所出期刊杂志更是严肃的要命,上世纪一二十年代是蝴蝶鸳鸯派横行的天下,所有的封面都要走鸳蝴的路数,只是在这个时期,中华书局的《中华小说界》才不得不低下高贵的头,媚了一回俗.仅有的一次低头也仅限于封面的仕女图,内容上还是新文艺的阵地.中华书局当年号称“八大杂志”:《中华教育界》、《中华小说界》、《中华实业界》、《中华童子界》、《中华儿童画报》、《大中华》、《中华妇女界》、《中华学生界》.它们在中国期刊史上,虽然数量所占很少,但是没有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因为它们的背后是强大的中华书局.
本文地址:http://www.sxsky.net/wenxue/030162530.html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所出版图书,新文学作品应该是最耀眼的一个品种,可惜中华书局和商务印书馆一样在这个品种上只好以乏善可陈来比喻,现在极其烫手的新文学绝版书,极少有出版于中华书局的,顶级单行本几乎一本也拿不出来.中华书局的主要业绩在传统文学和古典文学方面.偶尔中华书局也会轻松一下,出版一些“闲书”.手头收藏有《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1928年出版,此书后面有个广告“君欲熟悉掌故乎”,列了一些书目,有《慈禧外纪》、《慈禧写照记》,此时离慈禧太后过世不过20年,这两本书应算趋时之作.《中国画学全史》,不应算闲书,厚册精装,定价大洋四元.《中国文人画之研究》,跟前书比就是小书了,定价仅三角,却是线装书的装订,版心很小,薄薄一册,倒也别致.以现在的旧书行情,却是后者的卖价远超前者,可见世风的变化.《清代轶闻》和《明代轶闻》,以现在的眼光也不是珍罕书,与《清朝野史大观》一样无甚版本价值.为撰本文,仅就手边的中华书局版杂书写上几笔,像中华书局有名的大工程《古今图书集成》缩印本,我也很喜欢,也买过零种,但是没有什么说头吧,说过的人很多了.
1949年之后中华书局所出书,有两部书我是费了些周折才买到手的,尚值得一说.十几年前,隆福寺旧书店多少还算个旧书店的模样,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去搜搜书.有一次搜到上百本老版《历史小丛书》,才几毛钱一本,书品极佳,还盖着中华书局图书馆的钢印.店员也不知从哪又给我拿出一套《太平广记》,也是老版的,四本一套,精装本,问我要不要.可能是看我买书挺冲,《太平广记》跟我要400元,有宰人之嫌.我没犹豫,四百就四百,精装书的诱惑不可低挡.写到这,我上孔夫子旧书网搜索了一下中华书局老版《太平广记》,有十本一套精装的,5000元卖了.四本一套精装的从来就没露过面,嘻嘻,冲有冲的回报.
另一种书也是套书,书名《中国近代出版史料》,全套八本,分初编、二编、甲编、乙编、丙编、丁编(上下)、补编.张静庐辑注.版权页“出版者”项下多次改易:初编(1953年)署“上海杂志公司出版社”,张是该公司主要掌管.二编(1954)署“群联出版社”.甲编(1954)署
中华书局相关论文范文例文,与父子两代的中华情缘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