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写作教学方面毕业论文范文,关于议文“三要素”的批判反思与重构相关研究生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写作教学及论点及议论文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写作教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已成为中小学议论文教学中的固定认识.议论文“三要素”之说,可以追溯到192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作文法讲议》,他当时称之为论题、证据、证明法式,虽没有明确的“三要素”的提法,但“三要素”雏形已具.在这过去的半个多世纪的议论文教学中,一直沿用此“三要素”来指导议论文的写作、阅读以及评价.2012年,潘新和教授站在理论批判的高度,在《语文建设》上发表相关文章,对议论文“三要素”之说提出了创见,我们按照对议论文“三要素”批判、反思和重构的思路,对其文章进行评说,希望能激励更多的同仁对议论文“三要素”进行讨论、反思.
[评析文章]潘新和《试论“议论文三要素”之弊害》,《语文建设》,2012年第1期.
文中批判了议论文“三要素”之说并不符合议论体式阅读、写作的实际,在认知方法、思想方法、说理方法上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三要素”并不能构成对议论文的规范.“三要素”最大弊病在于它是“形式”要素,而非“实质”要素,因而无法产生实质的规范作用,自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
(1)要素提炼不当:特征的失范.潘教授认为“三要素”的认识是错误的,作为写作要素那就完全失范了.首先,议论文本不是有“论点”就成,它需要的不是任意的“论点”,而是“具有较高逼真度的论点”或“新论点”.作为要素,它要有明确的“实质界定”.是否有论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什么样的论点.其次,“论据”更不能称为要素.“论点”与“论据”不是一个层面的概念,“论据”比“论证”方法低两个层次.再次,“论证”是说理方法之一,不能与“论点”“论据”并列.说理的方法有很多,如果“论证方法”是要素,那其它说理方法情何以堪?再者,“论证”是动词,应称为“论证过程”或“论证方法”,与其它两名词要素并列,不甚妥当.
(2)目标意识丧失:重心的偏离.议论文“三要素”关注的是对“论点”的“证明”,却忽视了“论点”本身的真理性、逼真度.对于“论点”,要求的仅仅是有没有论点,而不顾及它的真与伪.与议论文写作的认知方法相匹配的应是辩证逻辑,属于二元对立思维能力,或多维立体思维.它不但关注论点正确与否,而且更为注重论点的发现性、新颖性、逼真性.“三要素”是误将“推理形式”当成“认知方法”,造成了写作上的舍本逐末,重点不是“论点”,而是“论证”.
(3)材料意识缺乏:基础的浅陋.“三要素”思维是“论点”先行的,是以“论点”为原点的思维,而议论体式写作的原点不是“论点”,而应是“材料”,“论点”是来源于“材料”的.对于议论文写作而言,最重要的莫过于“材料”,“材料”是决定议论质量的客观条件,“材料”工作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论点”的新颖性与逼真度.缺乏“材料”意识,从长远来看,是根本性的缺失,因为没有良好的“材料”意识,便没有搜集、研究“材料”的自觉与对“材料”的敏感,便不可能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之初,就要打破“三要素”与应试写作的思维定式,从实际写作出发,让学生围绕一定的领域、专题、论题搜集、学习、思考相关资料,积累相当学养,养成定向搜集资料的习惯与良好的“材料”工作意识,这才是治本之举.
(4)思想方法片面:矛盾的掩盖.议论文“三要素”的着眼点是论点与论据的统一,而不是矛盾.封闭式论点、论据、论证思维,势必导致学生在认知上主观臆断、以偏概全.学生从“论证”“论点”的需要出发去寻找“论据”,眼里只看到那些符合“论点”的“有用”的论据,对“材料”作随意择取,对不符合“论点”的“无用”的“材料”视而不见,一概加以排斥.任何事物都包含着矛盾,都是对立统一体、多元统一体.议论体式写作,重要的是能够发人之所未见,“论点”全面、辩证、深刻,较为准确地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性、复杂性.
(5)具体分析欠缺:说理的贫乏.“三要素”说,让人们觉得似乎靠“三要素”就可以完成议论说理的任务,其实“三要素”的说理作用是很有限的.单一的说理,忽视多种说理方式的互补,忽视“具体分析”方法的运用.其实“论证”这个概念就有问题:“论点”是没法“证明”的.“论证”最重要的两种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前者是用事实论据证明论点,后者是用理论论据证明论点.实际上,与其说是“证明”,不如说是“说明”.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写作教学的文章 | 大学生适用: | 学士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40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6)证伪方法缺席:驳论的遗忘.潘教授认为,“三要素”思维严重忽略“反驳”“证伪”的方法,“驳论文”与“论辩文”基本上是在“三要素”视界之外.关于“反驳”“证伪”的重要性,由波普尔的理论推之,它是把注重“证明”还是注重“证伪”,视为“伪科学态度”与“科学态度”的分界.“三要素”的认知可归入“证明主义”范畴,即“伪科学态度”范畴.
潘教授认为,由于议论文“三要素”影响深远,已经成为语文界的集体无意识.他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反思与检讨,引起了我们对传统的写作理念的深刻反思.
[评析文章]潘新和《“议论文三要素”的重构》,《语文建设》,2012年第6期.
这篇论文来源:http://www.sxsky.net/yixue/01090270.html
潘教授的上一篇文章是对“三要素”的批判,而这篇文章这着重他批判反思后对议论文“三要素”的重构.他认为,重构最主要的是走出以“形式(论证)逻辑”定位、以“证明书”(证实)来建构说理系统的迷津.“三要素”的认知取向,不应是对文本作浅陋的结构、形式(推理方法)上的规范,而应作功能、本质上的规范.
(1)价值性:选题的机敏.潘教授认为,论题的价值,固然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研究者的智慧,但它和论题的新鲜度、对论题研究现状的了解度
写作教学方面论文范文集,与议文“三要素”的批判反思与重构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