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汉语言相关毕业论文,关于为什么“呵呵”会伤人?相关本科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汉语言及心理学及发展心理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汉语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汉语言相关论文范文素材
汉语言博大精深,拟声词何其之多,在日常的网络聊天里,我们常用“哈哈”、“嘻嘻”、“嘿嘿”表达心情,均能令双方皆大欢喜,但唯有一个词是大家公认的“冷场利器”――那就是“呵呵”.在网友评出的年度最伤人聊天词汇中,“呵呵”名列第一.网友们表示这个词意味深长,能让人憋出内伤,甚至有人这么评价“呵呵”――这个词只有一个用处,就是用来以最大的效果激怒对方,践踏对方全部的热情――一个词的杀伤力,竟然可以大到如此程度!
你我是不是都有被“呵呵”的经历?记得有一次和朋友在上说起一件趣事,我兴致勃勃地发表了一大通观点,然后眼睁睁地看着“呵呵”两个词跳出来他的对话框,顿时语塞,仿佛轻描淡写地被狠狠摁下了个句号,想说的话都被掐断在半空中,那种感觉难受憋屈极了.“呵呵”看似笑面佛般无害,却好像都藏匿着这样一种情绪:不感兴趣,拒绝深入,冷淡漠视,到此为止.一句“呵呵”,凉飕飕,又冷冰冰的,漫不经心地就让人陷入一种被动的心理困境.
为什么“呵呵”会伤人?而且为什么是越亲近的人越会被对方的“呵呵”伤害?我觉得这可以归结于,这个词代表了一次被击溃的互动.从客体关系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世界万物都如同镜子,人成长的驱动在于从中确认自我的存在,稳定平衡的互动如同清晰的镜面,让人能看到自己的位置,而一旦互动发生倾斜,或者干脆一方停止回应,那么镜面就扭曲了,让人彷徨而迷惑,存在感也岌岌可危.
“互动”对我们的意义如此重要,因为正是”互动”产生的边界,勾勒出了世界的样子.你有过在旷远的深山中大喊着听回声的经历吗?你高喊一声“喂”,送入层层叠叠的云雾之中,然后竖起耳朵,听着那声“喂”悠悠荡荡地被送回来,你乐此不疲于这样的游戏,听着自己的声音在山谷间跌宕,一个追赶一个,波纹一般漾开,余韵袅袅.“回音”游戏的心理象征是深刻的,这声回音被寓以双重的含义,第一,山在那里,所以声音才会折回,第二,我在这里,所以我才有感知.如果你试着回想一下,会发现在听到回音的那一刻,你的心境是如此踏实和喜悦,因为这一纽带,深深联接了自我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这几乎是一切关系的雏形.
我们并不是一开始就懂得与这个世界相处的.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是,对于一个刚脱离母体不久的婴儿来说,世界是一片混沌,他分不清物与我的区别,随着母亲乳头的得到与失去以及满足与挫折的不断适合,才开始了初步的辨别性感觉.大声哭泣,妈妈会来拥抱,咯咯地笑,家人会来逗他,触碰铃铛,铃铛会叮咚作响,摸摸球,球会滚到一边等通过这些互动,婴儿才渐渐明白,原来有个“我”在这里,而世界和这个“我”是有联系的,这就是对象关系的开始.
在婴幼儿自我发展的时期,他们的思维逻辑是和成年人不一样的.在他们的世界里,万事万物都不是以客观事实,而是以自我的感知为前提而存在.比如他看到一个苹果,那么苹果就存在,如果他看到苹果滚到了箱子后面,那么他就会认为,箱子后面的苹果消失了,不存在这个世界上了.妈妈如果在他面前躲到了他看不到的地方,他会害怕的哇哇大哭,因为他担心妈妈就此消失了.他们是如此的不安,要花很长很长时间,他才会明白,外界的事物是可以稳定存在的,不会因为他一时感知不到而消亡,而这个过程,需要长久稳定的互动关系,才能把幼儿和世界紧紧联结起来,让他对自己和外物的存在有十足的把握.
最理想的互动情况,是母亲以幼儿的感受为中心,给予他们共振一般的积极回应与关注.因为母婴关系是后来一切关系的雏形,唯有它能带来爱、安全、满足,才能建立深深的自我存在感.在公车上看到的一幕曾深深地震动我:一个幼童撒娇地喊妈妈,分明已经在妈妈怀里,但还是一声一声地叫妈妈,他叫一声,妈妈就应一声,叫了十几声,妈妈就毫不迟疑地应了十几次,语音慈爱,非常有耐心,最后幼童心满意足地抱住了妈妈.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汉语言的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自考论文、硕士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38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 职称论文适用: | 杂志投稿、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秀选题 |
在亲子互动中得到充分满足的孩子是幸运的,他们长大之后比较容易和周围的人产生共鸣,具有良好的同理心,存在感十足.如果在亲子互动中,妈妈的反应与孩子所关注的完全不相关,比如孩子说“妈妈你来看这朵玫瑰花”,妈妈却说“你的手真脏”,这种反应被存在主义精神病学家莱因称为“无关反应”,如果孩子经常得到父母的无关反应,甚至是漠然对待,会产生巨大的虚无感,无法确认自己的存在,自我支离破碎,用莱因的名词叫做“存在性焦虑”.
长大成人之后,“存在性焦虑”或多或少地藏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了隐秘的患处.幼儿以一次又一次的呼唤来以对方确定自己的存在,这种原始的方式,即使在长大之后也没有完全消逝,想想那些热恋中的人们,是不是都在一次次呼唤对方,强烈渴望得到肯定和共情,若是恋人的回应迟来,轻者要一次次查看和短信,重者则陷入恐慌和失落之中,这种情景就仿佛退化到婴幼儿时期潜意识的世界里,很怕在混沌之中找不到自己,无所定向,无所归宿,被庞大的外界吞没了.
稳定恒久的互动关系,在幼儿和恋人之间都被扩大了数百倍的需要,但即使是普通成年人如你我,总是佯装若无其事,但内心深处其实也沉睡着这样的愿望:问有所答,目有所视,听有所闻,我所有的感觉,都会被对方深深地接纳,不被忽略,永不挫败.
本篇论文出处:http://www.sxsky.net/yixue/01024658.html
一句“呵呵”,大概都是对这种幻象的破败吧.之所以有人为它拍案有人为它掀桌,甚至引发分手大战,都是因为它戳中了我们心中隐匿的恐惧――堕入“我不存在”的虚无世界.愤怒本身就是一种在追逐存在感的方式,它的潜台词是:“我都如此生气了,你该晓得我的存在了吧.”而富有共情能力的人,也绝不会轻易用“呵呵”来让所爱的人产生挫败感的.如何与人互动,如何与这个世界互动,这是沟通能力的根本,也奠定了一个人是否懂得给予爱与接受爱的基础.
专注让人满足,淡漠带来伤害,这就是聊天止于“呵呵”的原因.语言的魔力在于,它们是打开心灵隐秘的钥匙,爱与伤害一线之隔,心灵的强大坚韧与纤细敏感都超乎人们想象.ढ
汉语言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为什么“呵呵”会伤人?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