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语言类有关论文查重软件,关于纳西语、英语汉语间的语际翻译相关硕士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语言及汉语及少数民族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语言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语际翻译要求翻译者对两种或以上的翻译语言对象的文化背景有较深的了解,因此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中英文翻译受制于该民族的文化研究者的语言知识结构和水平及不完整的文献资料.导致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研究滞后,影响了其文化精髓的传播与保护.纳西语这种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语言,在同一文学著作中用另外两种语言表现,使得《被遗忘的王国》成为珍贵的三语翻译研究资料.以此书为基础的翻译研究将具有权威性、时代性和可借鉴性.
关 键 词:纳西语语际翻译目的论跨文化交际
当今社会经济的全球化发展对少数民族语言翻译这一特殊翻译研究领域的要求正在日益提高.而对少数民族文化精髓的借鉴及保护起步于对其语言的准确翻译.中国西南少数民族聚居区的部分少数民族语言与汉语同系异族,有着独立的语言体系,因此对这些语言的翻译属于语际翻译.其中纳西语的东巴象形文字独具特色,对其的翻译研究将有助于拯救濒临消失的纳西文化,并为其它少数民族语言翻译提供理论借鉴.
《被遗忘的王国》这本书的特点在于其原著是由外国作家用英语记录的纳西文化民俗,之后由纳西族学者将其翻译为中文,因此保证了两个版本的语言权威性和文化保真度,而这背后隐藏的三种文化的交际更是多语翻译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从典型字、句、段出发,结合语际翻译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对纳西(即东巴文)、英语和汉语三种语言间的转化进行两两结合的比较分析,从而总结出可被借鉴和延生的少数民族语言翻译理论.
一、背景知识
1.《被遗忘的王国》及作者、译者简介
《被遗忘的王国》讲述丽江地区是一块神奇、美丽而宁静的土地,位于滇西北高原,在古代南方陆上丝绸之路与滇藏茶马古道交汇处.在两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有圣洁的雪山,汹涌的大江,险峻的峡谷,茂密的森林;还有清澈的湖泊和宽阔的坝子.可谓是风景秀丽,历史古老,民风淳朴,文化灿烂.半个世纪前,俄国人顾彼得来到丽江,被这里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和谐却鲜为人知深深感动,称之为“被遗忘的王国”.
如今,这个被遗忘的王国,作为中国第一个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古城,引来世人惊喜的目光,犹如在地下埋藏多年的璞玉出土,刹那间放出夺目的光彩.
该书较翔实地描述了20世纪40年代或更早期的丽江风情.举凡民族、宗教、节日以及文化艺术等方面无所不包,是一本不可多得亦可算为最早的丽江风情录.作者本人宣称他写这本书是坚定地作为丽江纳西人中的一员来陈述的,使得读者能够与他一起步入这块有着“天堂景色”的乐土,并与各民族兄弟姐妹一道共同赞美曾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勤劳、善良和进取向上的人民的这块土地.
顾彼得,1941年由“中国工业合作社”委派到云南丽江建立办事处.在丽江一住九年,积极发展丽江的工业合作组织,特别是毛纺业,使丽江的毛纺业一度成为云南毛纺业的中心.1955年他在英国出版了《被遗忘的王国》.此后另有多部其记述在云南及东南亚国家见闻的作品出版.
李茂春,纳西族,英语副教授,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四十余载.喜好翻译,为云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会员.译作有《被遗忘的王国》等多部书籍.[1]
2.纳西语简介
纳西语主要通行于丽江市和附近地区,目前有大约三十万的使用人口.纳西语有自己的书写文字――东巴文和哥巴文.东巴文源于纳西族的宗教典籍兼百科全书的《东巴经》.由于这种文字由东巴(智者)所掌握,故称东巴文.因此普通纳西人通常只会说而不懂写,多以日常口头交流方式传承.
东巴文是一种兼备表意和表音成分的图画象形文字.其文字形态比甲骨文的形态还要原始,属于文字起源的早期形态,但亦能完整纪录典藏.历史上,东巴文几近灭绝.直至现在共整理出的东巴文约2223个单字,词语丰富,能够表达细腻的情感,能记录复杂的事件,亦能写诗作文.因其为世界上极少数依旧活着的象形文字,被誉为文字的“活化石”.2003年,东巴古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并进行数码记录.[2]
纳西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因此从起源上看与汉语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语言.[3]东巴文与汉文一样是音义文字,表音的同时表意,这是它们与表语文字英语的不同.但东巴文象形性质又类似于古老的汉文.因此这三种语言间的翻译属于语际翻译,是一个空间、文化和时间的复杂转换过程.
3.语际翻译简介
美国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Jakobson)1959年从符号学的观点出发,将翻译分为三类:语际翻译(interlingualtranslation)、语内翻译(intralingualtranslation)和符际翻译(intersemiotictranslation).其中语际翻译主要是指两种语言之间的翻译,即用另一种语言的语符来解释一种语言的语符,如把本族语翻译成外族语或将外族语译为本族语,且其难易程度取决于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4]
语际翻译是人们通常所指的严格意义上的翻译,其目的是要把源文本的意义用另外一种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翻译实际上是具体文本与目的语系统间的对应,是一对多、具体对宏观的关系.它是以整个目的语为依托,从宏观的语言层面出发,最后落实到具体话语形态的语言转换过程.翻译过程中的选择是在整个语言框架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有时甚至可以是―个挑战目的语言极限性的过程.译者决不是被动地面对呈现出来的各种可能性而做出有限的选择,他完全有责任充分挖掘目的语的新的表现空间,体现文学翻译中语言创造性特点的同时,表现自己的语言能力,并发挥自己的主动性.[5]
接下来就结合《被遗忘的王国》中大量的典型实例,具体地对这本书的原著和译文中存在的纳英、英中、纳中三组翻译逐一进行分析.
二、翻译实例分析
1.纳―英翻译
正如前文所述,东巴文与汉字同是音义文字,且东巴文又与甲骨文――汉字的雏形――一样是象形文字,因此纳英翻译可以基于普遍的翻译理论借鉴中英翻译的经验而进行.但是要注意到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要尽可能地提高特色文字的保真度.这一点是中国国内翻译者普遍做得不如西方的地方,这可以从顾彼得和李茂春对纳西语的翻译反映出来.顾彼得多用英译的方式表达了纳西的特色文字和句子,因为他尊重纳西文化,对英语里没有直接对应文字解释的事物都用威妥玛拼音拼了出来.而李茂春作为本土翻译者首先不可避免地有一种心理会认为纳西语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不能把对纳西语的翻译与对英语的相比较,应该尽可能用目的语表现源语言.这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4]思想背景有较大的关系,在以下2和3点的英中翻译和纳中翻译里有所体现.例十:Boashi―DeadBoa
“Boashi”现在是一个地名,是历史上的“黑白之战”中“崩族”人死的地方.“shi”是纳西语种“死”的意思,而在纳西语语法规则是动词在最后,因此“崩诗”原意“崩族人死”.作者首先拼出发音,后又简单解释,是音译和意译的结合使用,展现了完整的源语言信息.这证明了对少数民族语言的翻译需要译者拥有更多的相关民族的的历史文化知识.
例十一:谚语――Wolvesruntowolvesanddogstodogs.
Birdsofafeatherflocktogether.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语言的论文范文检索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学士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4 | 写作解决问题: | 写作技巧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写作技巧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经典题目 |
这
语言类有关论文范文集,与纳西语、英语汉语间的语际翻译相关论文查重软件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