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导管有关本科毕业论文,关于PICC患者的护理体会相关专升本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导管及静脉及体育锻炼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导管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7-0181-02
PICC是周边静脉置入中心静脉输液导管,是静脉输液的可靠渠道,是患者接受药物治疗及摄入营养物质的重要途径,由于操作简便,而且可在病人床边有护士完成操作程序,危险性小,感染率低,安全性高,一次置入成功,可在静脉内保留一星期到一年.留置期间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也避免了反复穿刺给病人增加的痛苦,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又提高了护理效率和质量,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适应症
1.1需要长期静脉治疗,如补液治疗或疼痛治疗.
1.2缺乏外周静脉通道.
1.3.需要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1.4需要输入高渗或粘稠的液体(TPN).
1.5需要使用压力泵或加压输液.
1.6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
1.7.适合任何年龄.
2禁忌症
2.1已知或怀疑有与插管相关的感染.
2.2既往在预定插管部位有放疗治疗史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伤史.
2.3已知或怀疑患者对导管成分过敏者.
3方法
3.1置管前的准备
首先有PICC置管的医嘱,护士主动了解患者医疗病史,评估外周静脉,向患者介绍PICC,提出PICC置管的建议..签署知情同意书..准备用物..患者的准备,静脉的选择,包过双上肢的贵要静脉、肘中静脉和头静脉.由于右侧静脉汇入上腔静脉路径相对较短,因此首选右侧穿刺.贵要静脉为首选静脉,其管径粗而直,瓣膜少.它是达࠸
导管有关论文范文
3.2.置管时要点
严格无菌操作,在接触PICC套件前戴无菌手套,并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手套.必须使用高效消毒剂,消毒范围距穿刺点上、下各10CM的整个手臂,消毒方法以穿刺点为中心向外螺旋消毒.穿刺时选择合适的进针角度(15―30度),见回血后压低角度略向前进,然后保持针心位置,将导管鞘全部推入血管,先松开止血带,撤出针心.示指或中指压迫管鞘末端以减少出血.送管时缓慢、均匀,当导管至患者肩部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贴近肩部,以免导管误插入颈静脉.固定导管时将导管的体外部分作一流畅的弯曲,其上面用透明膜固定,穿刺点用无菌敷料覆盖,出血多或凝血功能差时可以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X线胸片定位导管顶端应在上腔静脉中下1/3.置管后应记录置管的时间,条形码贴在穿刺激记录单上,穿刺点的位置,植入体内长度,X线胸片定位导管顶端位置.记录出血情况.
4PICC的维护
4.1冲洗导管,每次静脉输液、输血后立即用10―100U/ML的肝素液20ML正压封管,将封管针头1/3进入套管针内脉冲方式冲管,冲管至最后0.5―1ML肝素液时便注射边拔管.由于肝素帽橡胶致密度极强,退针时容易将针头一下退出导管外,达不到正压封管的目的,易造成堵塞.而只将针头斜面进入套管内,这不会引起负压封管,使留置时间延长.当导管停用期间每周封管一次.
4.2更换肝素帽一般每周一次,更换时先冲肝素帽,严格消毒导管接头后连接新的肝素帽.
4.3更换敷料,穿刺置管后24小时更换敷料,以后每周更换一次,或敷料松动、潮湿时及时更换.操作由四周向中心揭开贴膜后再从下向上拆除原有贴膜,可以防止将导管带出.严格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范围至少达到直径20CM.使用大贴膜,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覆盖导管.
4.4拔管时轻缓地将导管拔出,注意不要用力太大,拔管后24小时内要用要用无菌敷料覆盖伤口,以免发生空气栓塞及感染,仔细检查拔出的导管是否完整.
5PICC的患者教育
5.1保持局部清洁干燥,不要擅自撕下贴膜.贴膜有松动、贴膜下有汗液时及时请护士遵照标准程序更换.
5.2置管患者不影响从事一般性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锻炼,但须避免使用置管一侧手臂提过重物品,不用这一侧手臂作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持重锻炼,避免游泳等侵泡的活动.
5.3携带导管的患者可以淋浴,避免盆浴、泡浴.淋浴前用塑料保鲜膜在贴膜处环绕二至三圈,上下边缘用胶布贴紧,沐浴后检查贴膜下有无浸水,如有浸水应立即更换贴膜.
5.4注意观察针眼周围有无发红、疼痛、肿胀,有无渗血,观察导管留在体外的长度.如因对贴膜过敏,请缩短更换贴膜的时间.
5.5告知患者PICC不能用于CT或MRI等的检查造影剂的高压注射.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导管的论文范本 | 大学生适用: | 学院论文、学术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97 | 写作解决问题: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毕业论文怎么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优质选题 |
该文来自:http://www.sxsky.net/yixue/010610943.html
6并发症及处理
6.1机械性静脉炎,静脉炎的发生与PICC导管的选择是否合适、导管尖端的位置放置是否准确、导管在体外部分的固定是否牢固、患者的凝血状况及体质有关.表现为穿刺侧手臂红肿、温度升高、疼痛和功能障碍.发生率为2.6%―9.7%.护士要向患者说明置管后前3天限制上肢用力和肘关节伸曲活动嘱患者可行前臂内旋和外旋及手部活动.置管12小时后在透明膜上部至肩部给予局部湿热敷,每天3-4次,每次20分钟,一般持续5天.
6.2渗血和血肿,穿刺不当,反复穿刺,病人活动过度.避免过度活动、加压包扎.
6.3心律失常,与导管刺激上腔静脉丛,导管插入过深有关.当导管插入过深有关,立即拔出导管5CM.
导管有关论文范文,与PICC患者的护理体会相关本科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