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医疗护理方面毕业论文,关于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提纲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医疗护理及心理学及护理工作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医疗护理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随着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学科的应用和发展,心理学的应用在医学护理,尤其在儿童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儿童的治疗和护理中,医护人员除了应当具备过硬的医学操作技能,还应切实考虑儿科病患的心理状态,采用合适、积极、正面引导的心理辅助治疗或根据病患心理变化采用适当医护处理,不仅能使儿科病患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达到快速治愈的共同目的,而且能打破儿科病患的恐惧心理,保护儿童的心灵.
关 键 词:儿科护理;心理治疗;医学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327-01
现代社会已经形成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医学”的医学模式模式,儿科护理作为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其发展和提高也越来越依赖于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深入应用.儿科护理工作不仅要求医护人员具备精湛的医学技能技巧,更要兼顾儿科病患在治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制定合适的医护方案,并借助于积极正面的心理护理辅助医护措施,争取病患的主动配合,使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快速促进恢复健康.本文旨在探讨患儿在医疗护理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应采取的心理护理.
1儿科病患在就诊中常出现的心理问题举要
据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分期法,可讲儿科病患按年龄段分为3组:(1)婴儿期(0~3岁);(2)学龄前期(4~7岁);(3)学龄期(8~12岁).
1.1婴儿期:婴儿有各种情绪表现:吃饱后就安静,饥饿或不适时就哭闹.2~3个月时,吃饱、睡好后会微笑;有人逗他时,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5~6个月时,对新鲜玩具有欣快和跃跃欲试感;6~7个月时产生与(父)母亲的依恋,对陌生人的怯生情绪;8~10个月开始表现出分离时的焦虑情绪,并越来越强;12~16个月达到高峰,18个月后开始减弱.1.5~2岁的孩子已有鲜明的个性情绪,如快乐、高兴、害怕、厌恶.情绪表现多是短促的、爆发性的,而且容易从一种情绪迅速转变到另一种.婴儿害怕接触陌生人,处在陌生环境中也会感觉紧张.这是由婴儿知觉、自我意识逐渐发展导致的正常心理反应.婴儿在2岁以后逐渐能用语言来沟通情感,能进行想象和思维等高级神经活动,处于“第一反抗期”,表现十分任性.由于婴儿情绪易动、畏惧陌生环境、易爆发等心理特点,他们在接受医疗护理过程中大多会因为心理恐惧和陌生环境的应激而不配合甚至破环医护工作的正常进行,根据相关的医疗护理统计中,约有92.31%的此类病患抗拒医疗护理,最终只能通过强制手段完成医护.
怎么写医疗护理毕业论文
播放:38472次 评论:5467人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医疗护理类论文范文 | 大学生适用: | 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73 | 写作解决问题: | 如何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任务书、论文前言 | 职称论文适用: | 刊物发表、高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如何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免费选题 |
本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yixue/010236427.html
1.2学龄前期:在幼儿期心理发展的基础上,随着活动空间扩大和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好奇、好动、好问、好模仿,调皮活泼,多管闲事,冒险进取及想象力丰富是这一年龄期的特征.学龄前期的儿童独立意识发展迅速,并初步形成参与社会实践的愿望和能力,但因为其渴望独立参加社会活动的心理需要和学龄
医疗护理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
1.3学龄期:学龄期儿童的思维方式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发展,更高年龄段的儿童已可运用抽象的逻辑思维去推理、判断.情绪较外露、易激动、不深刻、持续时间短.这一时期其智能发育进一步成熟,理解、综合、分析、归纳能力逐步发展,集体意识很强,有一定自我约束力和忍耐力.临床统计结果显示,此年龄段中合作病患占绝大多数(94.08%),他们能意识到医疗护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加之自身医疗经验和认识的提高,能主动配合治疗,对陌生环境和负面体验的恐惧感也基本消除,能在身体感觉不适时主动要求医疗护理.
2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
婴儿期病患的恐惧心理最为严重,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可通过系统脱敏疗法来部分消除患儿的陌生感与恐惧心理.如医护人员可用柔和的语调与之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护理前可通过拥抱、抚摩来解除患儿因病情、恐惧造成的皮肤饥饿感,主动和病患儿童玩游戏,逐渐增加患儿的信任.有意识地让患儿观看表现勇敢的患儿打针时的情景,同时用激励法鼓励患儿,并做好家长工作,加强对患儿的心理支持.
学龄前期儿童模仿和实践意识增强,根据这一现象,医护人员可经过奖励法、示范法(讲-示-做)等治疗护理方案做出相应的医护治疗.如果患儿不能快速的进入医护过程中,也可使用语言威吓法后再用示范法而取得医护合作.需要强调的是,威吓法在使用一定要审慎,否则有可能影响病患的心理健康.另外,根据病患的实践体验需求和好奇冒险等的心理特点,医护人员在实施治疗、护理过程中,让患儿及家长感受到信心、支持,从而产生积极的感情,主动配合治疗,并在取得阶段性成果时再次给予正面激励,及时对患儿行为上的点滴进步加以肯定,通过这种情感与医护上的互相促进,能让护患之间产生情感共鸣,让患儿及家长得到愉快和满足.
3构建医护人员-儿科病患-病患家长之间和谐的医护关系
3.1尊重患儿及患儿家长:尊重体现在护士与患儿及家长接触的第一时间的言语、态度是积极、热情的,这些礼貌性用语和适度的肢体语言在此刻向患儿及家长传递的是一种被重视、关注的信息,让患儿及家长感到自己是重要的,从心理上讲,人们容易与重视自己的人产生亲密关系,而这些语言(言语、肢体语言)的表达,正是顺应了患儿及家长的心理需求,从而拉近护患双方的心理距离奠定了有利条件.
3.2取得患儿及家长信任和理解:扎实、过硬的技能是取得患儿及家长信任的关键因素,这一点在儿科患者中显得尤为突出.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居多,他们倍受家长关注,而家长对护理需求和期望值在增加,这就给具体实施护理操作的人员增加了无形的压力,增加了静脉穿刺失败因素,影响穿刺的成功率.针对这种状况,如能在操作时与患儿及家长有效沟通,让患儿及家长对操作的难度有一定心理准备,增加对护理工作的理解,有一种包容心态,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操作者的心理压力,减少操作失败率,为增进护患关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朱智贤.儿童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69-96
[2]王肇福.儿科护理学[M].广州:广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9-11
[3]吴均林.医学心理学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138-141
医疗护理方面论文范文参考文献,与心理护理在儿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相关毕业论文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