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心理学类有关论文答辩,关于护士受攻击行为的心理学相关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心理学及心理科学及护士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心理学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7-0418-02
1攻击和暴力行为
关于攻击行为及其表现形式,不同学者有不同见解,对攻击行为的定义也不尽相同.“挫折-攻击"理论创设者Dollard认为,攻击是以给行为所指向的人造成伤害为目标的行为,这一定义强调以给攻击对象造成伤害的意图为前提.而攻击行为的后果定义强调,应以个体的攻击行为所造成的伤害后果作为攻击界定的标准,即攻击是导致另一个体受到伤害的行为,这一行为后果定义将一些非有意的造成伤害的行为也包括在攻击行为之内.社会心理学家时蓉华认为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任何行为,包括言语和动作攻击.Barron(1977)指出攻击是任何形式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物体而为另一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行为.综合这些定义,本研究认为,攻击的定义是:攻击是任何形式的有目的地伤害另一生物体,而该生物体所不愿接受的外显的行为,攻击行为的主要特征是有意性、伤害性、违背他人意愿性以及外显性[1].暴力行为和攻击行为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不同,主要在于,暴力行为可能导致犯罪,并且倾害的对象不止是个体还有可能是财物等,倾害程度也将是深远和严重的.攻击行为主要有语言攻击,身体攻击,主要用于心理学领域中.而暴力行为包括污辱、攻击、折磨、威胁、伤害他人身体、性攻击、破坏医院/个人财产、干扰正常工作秩序等,主要用于法律层面上.
该文来自 http://www.sxsky.net/yixue/010734969.html
国际护士协会(ICN)指出“护士可能受到的暴力比其他行业多3倍”[2].美国宾州有研究发现,急诊护士在一年中至少遭受过一次身体伤害[3].2001年美国护士协会的网上调查显示,17%护士在医院工作场所受到身体上的攻击,57%护士曾被威胁或辱骂[4].2004年在对广州市两家三级甲等医院758名护理人员的调查中发现,在过去1年内至少遭受过1次工作场所暴力的有4
心理学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
仔细分析以往研究后可以看到,对护士遭受暴力行为及倾害的研究很多,这种研究有其价值和意义.本研究在将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作出一定区分之后,接下来试图就只专门研究护士所受攻击行为.
2护士所面对的攻击行为分析
心理学中对攻击行为的研究,主要是以儿童、青少年为研究对象,研究意义在于借此以了解儿童、青少年的社会化行为的发展过程.本研究则以护士为研究对象.
2.1情绪愤怒容易引发攻击行为
早期有人认为,攻击行为是具有先天性的,是一种本能.但是现在已经认识到攻击行为的产生,是需要意识来支配的,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攻击行为的主要特征之一.攻击行为的内容或类型除前面提及之外,心理学中对其还有两种普遍性认识,即,包含了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被动攻击和主动攻击.敌意性攻击往往带有愤怒,冲动,是一种“热”攻击行为,而工具性攻击是具有计划和目的的,是一种“冷”攻击行为.
在护士工作期间,患者及其家属往往是攻击行为的发起者,他们对护士的攻击行为具有敌意性和工具性两种,但一般来说,前者最突出和明显.具有敌意性攻击行为的一方产生攻击行为的主要原因是,情绪上愤怒.医院各个单位中,输液室往往是受投诉最多的部门.这不仅仅是因为输液室护士直接面对各种患者及其家属,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患者及其家属的情绪容易产生波动甚至愤怒.因此,医院环境下,容易引发情绪愤怒的情况有:1)地点上,在输液室、急诊室、手术科室、精神病病房、候诊室及老年科等,走廊、房间等灯光暗淡处.2)时间上,患者长时间候诊时,候诊或就诊室过度拥挤时.3)其他情况,夜间或中午等人手不足时,护士单独为患者治疗护理时.
医院环境下,患者及其愤怒产生更为细致的原因又主要是由于:1)护士技术引发,这是最为关键的导火索.2)医院管理因素.医院护士缺编,高峰时无法提供快捷、优质的服务,造成患者的不满.3)对医院和护士的信任和理解程度.人们对医方由传统十分尊重的“感恩”和“宽容”转变成如今更多的是“提防”和“埋怨”,使患者对医院信任度下降.把个别医务人员医德、医风下降扩大化,社会对医院及医务人员产生了信任危机.
2.2攻击行为模式分析
Anderson(2002)的攻击模型比较好的解释了攻击行为产生的机制.该模型关注情境中的人.提出人格和情境为输入变量,认知、情感和唤醒过程是输入变量赖以发挥作用的中介变量,行为产生依赖潜在评估和决策过程[7].
攻击模型(Anderson,2002)
模型中的人格指,信念、特质、态度和价值等.情境包括,攻击线索、挑衅、挫折、药物等.输入变量会影响人的内部状态,随后通过个体的认知、情感和唤醒进行评估和决策后,可能产生冲动行为或者深思的行为.攻击的后果必将促进对情境和情境下的人格重新评估和建构.这个模型是个循环式的.
由上述模型知道,情境和情境中的人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护士对周围情境的创设和自我的情绪、认知的调整和控制就非常需要了.一般认为,攻击者大多具有多疑、固执、缺乏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情绪不稳定、喜寻求刺激、缺乏自信与自尊,应付现实与人际交往能力差的不良个性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护士对患者及其家属的仔细观察他们行为,对他们的人格类型进行主观快速归类.对精神病患者则要有更大的耐心.
其实攻击行为产生的原因还是很复杂的,总体而言,存在本能论、习得论和认知论三种观点.前面介绍的攻击行为模型属于认知论,这个理论是新近出现的.还有一个比较著名的模型也属于这个理论,即攻击性行为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该模型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Dodge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模型认为,个体面临某一社会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包括五个步骤或环节:第一步,对输入信息的译码(decoding),第二步,解释过程,儿童将直觉到的信息与他过去事件的记忆目标任务相整合,然后为这些线索寻找可能的解释,第三步,寻找反应;第四步,决定反应;第五步,反应阶段,执行自己的选择.在解释攻击性行为发生的原因时,社会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际冲突行为受到个体对冲突认知的指导,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攻击性行为的发生取决于个体的社会信息加工过程.如果某人缺乏正确处理社会暗示和做出适当反应能力的话,他就有可能对社会信息表现出不适应或者不恰当的行为,这种不适应行为会使他受到周围人的排斥,进而可能会使他变得消沉,或使他养成一贯的攻击性[8].
参考文献
[1]方小平,苏大心理学硕士论文,2009
[2]JudithAO.2001年国际护士会主题:联合反对暴力[J].中华护理学会会刊,2001,(4):1-32.
[3]VittorioDM.Frameworkguidelinesforaddressingworkplaceviolenceinthehealthsector(2002)[EB/OL]..who.int.2004-12-13
[4]CarolA.Protectingyourselffromviolenceintheworkplace[J].Nursing,2002,6:58-63
[5]杨巧红,肖丹.护理人员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现况调查及分析[J
心理学类有关论文范文素材,与护士受攻击行为的心理学相关论文答辩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