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人际关系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关于鲁迅在厦门大学(上)相关毕业论文格式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人际关系及国学及厦门大学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人际关系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自强!自强!学海何洋洋”,“自强!自强!人生何茫茫”,“鹭江深且长,充吾爱于无疆.吁嗟乎!南方之强!吁嗟乎!南方之强!”这是厦门大学校歌中的歌词.厦门是一个白鹭翱翔的滨海城市,俗称鹭岛.前人咏厦门诗云:“白鹭掠浪飞,顾影逗清波.拂石疑霜落,凌风似雪飘.”厦大是1920年秋天由南洋爱国华侨陈嘉庚捐资国币百万元创立的,但1922年2月师生才迁入新校舍.
为何伏处孤岛
鲁迅是1926年9月4日到厦门大学任教的.学校给他留下的最初印象,是“硬将一排排洋房,摆在荒岛的海边”.这一排排用花岗石盖的洋房就是群贤楼、集美楼、同安楼、映雪楼、囊萤楼、博学楼、兼爱楼、笃行楼、化学院、生物学院.另有一处是学校自办的自来水厂.前面海,后靠山,树木常青,故初来乍到的鲁迅曾以“风景佳绝”四字来形容.奇怪的是,在鲁迅先生任教时,学校门前竟没有醒目的标志,就连牌匾、校门、传达室都遍找而不得.这一排排洋楼前面,一群群牛羊在吃草.洋楼后门靠山的通道,竖起的是木头栏杆,围着带刺的铁丝网,栏内置小门,晚上关闭.这又呈现出另一种田园风光.
在北京生活了14年的鲁迅为什么此时会选择到厦门大学任教?这个问题,他在致许广平的一封信中回答得最为全面:“我来厦门,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及有些准备......(《两地书一一O二》)
“三一八”惨案后,北京政局动荡.1926年4月下旬,奉军入关,北京成立“奉直鲁联军军部执法处”,迫害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声言“宣传赤化、主张共产者,不分首从,一律处死刑”.同年5月4日,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高校被搜查,鲁迅、林语堂、沈兼士、孙伏园等进步人士的名字被列入了通缉的黑名单.从那时到现在虽有人不断否认这份名单,但同一名单中的《京报》总编邵飘萍被枪杀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鲁迅等人纷纷南下的导因.
想“休息几时”也是实情.鲁迅在北京时的健康状况欠佳,除牙病之外,还有肺病、胃痉挛、肋膜炎......阿斯匹林、奎宁、海儿普等药物几乎不离身.所以他也想转换一个地方稍事休息,以便更好地工作,迎接新的斗争.但鲁迅当然不可能完全休息,他原想在厦大从事两年的教学和研究,学术成果由厦大出版.学校当局对此有过承诺.
厦大薪俸优厚无疑也是吸引鲁迅的一个重要原因.鲁迅致许广平信中所说的“及有些准备”,就是指为他们未来的小家庭打下比较坚实的经济基础.鲁迅1926年6月17日致李秉中信中也谈到他去厦门的目的之一,就是“弄几文钱,以助家用,因为靠版税究竟还不够.”
鲁迅在北京期间,月收入一般维持在200多元左右,个别年份月薪达300元,其中以教育部的官俸为主.不过官俸很少发足,并且经常拖欠.版税微乎其微,比如1924年,鲁迅共收北新书局支付版税377元,月均31元;1925年收北新书局版税200元,月均不足17元.从1920年8月至1926年,鲁迅曾先后在北京八所学校兼职,各校月薪多则18元,少则6元,还有义务授课的情况.而厦门大学聘请鲁迅的月薪高达400元.从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只在厦门生活了135天,但却领取了整整六个月的薪俸,外加旅费,多达2500大洋.鲁迅在1926年8月28日收到厦门大学预支的工资和旅费之后,非常高兴,立即在中山公园约见了老友齐寿山,偿还因购房的借款100元,又反借给齐寿山100元.如果没有高薪诚聘这个因素,热恋中的鲁迅就很可能跟许广平径直南下广州,何必在厦门度过这一段孤寂的日子?
搬来搬去的旅行式教授
然而,优厚的薪俸并没有给鲁迅带来真正的快乐.首先是因为他不适应这里的生活环境.鲁迅赴厦门大学任教时,学校仍然在一面教学,一面扩建.全校分为文、理、商、法、医、工、教育七个系,每系分三级,学生有三四百人.之所以无法扩招,是因为学生宿舍只能容四百人,而周围是荒地,无屋可租.教员宿舍也在赶建之中,致使鲁迅短短几月多次迁徙.
鲁迅刚到厦大时暂住在生物学院大楼(现重建后改称成义楼)的第三层.鲁迅1926年9月20日致许广平信说:“我现在如去上课,须走石阶九十六级,来回就是一百九十二级;喝开水也不容易,幸而近来倒已习惯,不大喝茶了.”这里所说的九十六级石阶,包括楼内的六十级台阶和从楼前山坡走上来的三十六级台阶.
半个月后的9月25日,鲁迅由生物楼搬到了集美楼上西侧.这座楼是厦大初期的五座主楼之一.鲁迅当晚给许广平写信说:“至于我今天所搬的房,却比先前静多了,房子颇大,是在楼上”,“间壁是孙伏园和张颐教授”,“我的房有两个窗门,可以看见山”,“现在的住房还有一样好处,就是到平地只须走扶梯二十四级,比原先少了七十二级了.然而‘有利必有弊’,那‘弊’是看不见海,只能见轮船的烟通.”
为什么要写人际关系论文
播放:34787次 评论:7775人
学校还曾想要鲁迅第三次搬迁.这件事可能发生在1926年12月19日或20日.12月18日晚,孙伏园离开了厦门大学.总务科便派人跟鲁迅商量,要他搬到孙伏园住过的那半间小屋子里去.鲁迅非常生气,但仍然非常和气地回答:“一定可以,只希望缓一个多月的样子,到时候一定搬.”因为鲁迅当时已下定了尽快离开厦大的决心.20日午后,他给许广平写信道出了内心的不满:“其实,教员的薪水,少一点倒不妨的,只是必须顾到他的居住饮食,并给以相当的尊重.可怜他们全不知道,看人如一把椅子或一个箱子,搬来搬去,弄不完,幸而我就要搬出,否则,恐怕要成为旅行式的教授的.”
蚂蚁·野狗·坟茔·“铜臭”
除了居无定所之外,还有对饮食不适应.如菜肴“淡而无味”;“饭中有沙,其色白,视之莫辨,必吃而后知之”.为了改善伙食,除了跟其他教员合雇厨子,还去小店买些面包和罐头牛肉吃.
厦大校舍是在荒地上兴建,周边环境十分荒凉.无论夏天或冬天室内都有蚊子.还有一种又红又小的蚂蚁,昼夜成群,爬在桌上,拂去又来.楼前的草地上潜伏着许多小蛇,使他夜间不敢出行.更可怕的那种狺狺叫着的野狗,其中有疯狗.最可怕的是南普陀附近的那片坟地.林语堂在《鲁迅》一文中描写道:“那地方的四周是中国人的公共坟地,并不是‘神圣之野’(CampoSanto,按即意大利国内的一公葬场),绝不是呵,不过是一些小山,山上面遍布一些土堆和一些张口于行人过道中的坟坑罢了,这正是普通的公共坟地之类,在那里有乞丐的和士兵的尸体腐烂着,而且毫无遮拦地发出臭气来.”(《中国评论周报》,1928年12月6日第28期)
比坟地的腐臭气息更让鲁迅感到窒息的是“铜臭味”.鲁迅对当时的厦大有一个著名评价:“据我所觉得的,中枢是‘钱’,绕着这东西的是争夺、骗取、斗宠、献媚、叩头.没有希望的.”(1927年1月12日致翟永坤)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谈到过他产生这种印象的原因:“大概因为与南洋相距太近之故罢,此地实在太斤斤于银钱,‘某人多少钱一月’等等的话,谈话中常听见.”(1926年10月26日致许广平信)
鲁迅的以上感觉,还跟厦大理科与文科之间互争经费,以及校长和某些教员的言行相关.比如,校长林文庆在一次会议(或聚餐)时说:“厦大是一所私立学校,谁出钱,谁有发言权.”另一位学生指导长林玉霖在1926年11月18日的教员恳亲会上肉麻地说,感谢校长用点心款待大家.教员现在吃得这么好,住得这么舒服,薪水这么高,应该良心发现,拼命做事.校长如此体贴大家,真如父母一般......
与厦大校长不同调
当然,最令鲁迅难以容忍的还是厦门大学内部的人际关系.鲁迅在致许广平的信中吐露过他的郁闷:一是“常在一处的人,又都是‘面笑心不笑’,无话可谈,真是无聊之至.”(《两地书·四一》)二是他感到顾颉刚之流已在厦大国学院大占势力,周鲠生又要到厦大做法律系主任
关于人际关系相关论文范文素材,与鲁迅在厦门大学(上)相关论文目录怎么自动生成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