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论文是一篇关于社会实践类毕业论文致谢,关于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相关毕业论文范文。免费优秀的关于社会实践及大学生就业难及大学生就业方面论文范文资料,适合社会实践论文写作的大学硕士及本科毕业论文开题报告范文和学术职称论文参考文献下载。
摘 要:近几年,"就业难"日益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在西南边疆多民族省份特殊的人文地理条件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其特殊的意义.本文认为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难的主要原因有体现在心理、观念和能力塑造几个方面,据此提出高校应在破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上承担主要责任.
关 键 词:就业就业能力高校
继2013年被戏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后,2014年高校毕业生总数达727万人之多,再次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大学生就业难”已然成为社会共识.关于大学生就业,学界已有诸多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研究发现,在就业率、就业质量以及入职后的平均初职月薪等方面,农村家庭出身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农村背景的普通本科毕业生,均低于城市背景的毕业生.该研究认为,父母文化水平、生活环境和视野的局限;家庭社会资源和关系网络;学生在社交能力和人格素质培养不全面都是导致农村家庭出生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麦克思研究院的调查显示,2011届全国本科院校中有11%的毕业生在“政府机构/科研事业”单位,而西南区域经济体(包括重庆、四川、贵州、云南)中,这一比率高达17%,居全国之首.西南边疆多民族省份,地理上毗邻越南、老挝、缅甸等国,人口上呈现少数民族多,农村人口多的特点.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使得研究西南边疆多民族省份大学生就业有其特殊意义.本文从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能力塑造几个方面探讨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对大学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参考.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 关于社会实践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 大学生适用: | 专科论文、研究生论文 |
---|---|---|---|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 82 | 写作解决问题: | 怎么撰写 |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 职称论文适用: |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 怎么撰写 | 论文题目推荐度: | 最新题目 |
这篇论文网址:http://www.sxsky.net/zhengzhi/050144622.html
一、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探讨
1.自负与自卑的矛盾心理
自负与自卑都是个人无法的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的心理现象.自负表现为自我评价过高,而自卑则表现为自我评价过低.在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心理现象,常常同时集中体现在同一个学生身上.一方面,由于边疆多民族地区教育水平普遍落后于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特别是农村地区,很多青少年由于成绩不理想,在中考前便放弃升学考试,外出打工或进入技校学习,再经过中考的筛选,能上普高的人已经所剩无几,而能够考上大学的人就更是少之又少.因而,在当地人眼中,大学生就是同龄人中的“精英”.这使得他们自我评价较高,容易形成自负心理.与此同时,当他们来到大学,发现同龄人中优秀者比比皆是,往往又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导致很多毕业生,不能够客观评估自身的能力水平与岗位匹配程度,求职时,针对性差,求职效率低下.
2.就业观念保守
由于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通讯落后,交通不便,与外界的信息交互严重滞后.这使得他们的视野狭窄,对劳动力市场认识不足,就业观念保守.一方面,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市场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市场容纳程度有限,人才发展空间小;另一方面,该地区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收入低且不稳定,使得他们更加向往稳定的“旱涝保收”的生活.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毕业生把进入党政部门或事业单位视为最佳就业选项,毕业后只有无法考入党政部门、事业单位的前提下,才会选择到民营、私营企业工作.
3.能力塑造不足
国际劳工组织(IL0)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就业能力包括求职能力、以及入职后持续工作的能力等.就业能力的培养与塑造不是学生方面可以完成的,学校的引导与教育发挥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而在边疆多民族地区,无论是学生还是高校在塑造和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都是不足的.
从学生个人方面看,虽然心理上对就业很重视,甚至对就业感到焦虑,但是在学习生活中则往往缺乏相应的行动来塑造自己.主要表现在:第一,忽视专业学习.目前我国舆论普遍认为,大学教育滞后于市场需求,导致毕业生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这种论调对在校大学生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不少学生持有“读书无用”的心态,忽视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自身专业能力差;第二,忽视社会实践.参与社会实践是学生提高自身就业能力的直接途径,但是很多学生并不重视参与社会实践.一些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只是为了应付学校的硬性要求,一些学生在校外兼职打工只是为了赚取在校期间的开支,而没有把兼职打工与提升自身就业能力相结合.
从学校看,我们的学校教育和服务不切合学生需求,发挥作用有限.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手段单一,教育系统性差.目前,高校对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依靠职业生涯规划课.在教学实践中,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常常是割裂的,且缺少辅助教学手段,促进学生自我成长.在云南省,一部分高校实施的是网络教学,学生自行安排时间上网完成相应课时的学习;一部分高校使用传统的大课堂教学.这两种形式教学共同的缺陷是内容宽泛,缺乏针对性,且师生互动性差.而职业生涯规划必须根据个人的职业追求、自身特点、以及所学专业培养方向来开展.教学方式的局限性导致教育手段与目标分离,在培养学生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的作用有限.第二,就业指导部门未能提供有效服务.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完成行政性任务上,如统计就业率、办理各种执业资格证等,仅有少部分时间用于服务学生,且有限的服务也往往只是提供招聘信息、举办招聘会、开设讲座等.事实上,在互联网覆盖面广、普及率极高的条件下,学生缺乏的不是信息,而是筛选信息的能力.
大学生如何写社会实践毕业论文
播放:34360次 评论:7441人
二、破解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
关于社会实践类论文范文素材
就业,究其实质是个体塑造自身综合能力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从个体生存的角度上来说,大学的学习生活就是提升就业能力,以适应将来的社会生活的过程.因此,就业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在边疆多民族地区,其特有的人文地理环境,造就了这些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有其特殊性.我们应从学生、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来提出促进就业的对策.学生由于其视野和成长阶段的局限性,不可能全面的认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各用人单位也可能全面把握人才动向,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边疆多民族地区的高校应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在学生与劳动力市场间构筑桥梁,推进大学生就业.
首先,大学教育应引导学生客观评价自己,把握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并开展职业探索,为将来的求职做好准备.一方面,学校应利用其在教育上的主导地位,督促学生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积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学生个人也应更加重视社会实践在个人成长中重要作用.参与社会实践或校外兼职时,要破除急功近利的思想,把锻炼自己和认识社会作为主要目标,处处留心处处皆学问,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其次,高校改革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提供更加有效的就业指导服务.目前边疆多民族地区的高校为学生提供的教育与服务还停留在单项信息传递的阶段.其实,高校的特长是培养人,而不是传递信息,因而高校就业工作应把重点放在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上.这就要求,学校教育不仅仅要满足“面”上的需求,还要提供“点”上的服务.把职业生涯规划课作为通识教育的同时,立足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小班教学,鼓励用人单位进课堂,增加实践体验.此外,高校应建立职业生涯教练制度.与校外专门机构合作或培养校内职业生涯教练,开展生涯咨询服务,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教练帮扶.这样“点-面”结合,立足学生就业观念的更新和就业能力培养,通过多层面立体式的教育服务,促进学生就业.
参考文献:
[1]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春
关于社会实践类论文范文素材,与西南边疆多民族地区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相关毕业论文致谢参考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