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发展类哲学与人生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相关毕业论文提纲

时间:2020-07-04 作者:admin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1-手机版)

本文是一篇可持续发展论文范文,可持续发展类毕业论文提纲,关于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相关学士学位论文范文。适合可持续发展及节约型社会及原材料方面的的大学硕士和本科毕业论文以及可持续发展相关开题报告范文和职称论文写作参考文献资料下载。

摘 要 :在当代能源匮乏、资源紧张的社会背景下,党的十八大大力倡导节俭之风,并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这一具体目标.在此基础上,节约型设计的概念呼之欲出.文章结合现代节约型设计的一些具体案例,探析了传统哲学中“常善救物”、“虚实相生”、“和合共生”等思想在节约型设计中的创新运用,以期彰显新时代节约型设计的设计特色,并试图为节约型设计的未来发展提供可以参考的方向.

关 键 词 :设计艺术;中国传统哲学思想;节约型设计;常善救物;和合共生;虚实相生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礼记中庸》第三十一章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天下万物各自有道,人与自然应该相互依存,彼此都不加伤害,万物才能和谐发展.然而,当今社会的种种环境问题却日趋恶劣:生态恶化、能源短缺、资源紧张等人们不得不开始反思自身的行为,反思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儒家看来,个人虽然应该“独善其身”,但更应该“兼济天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自身价值等只有每一个主体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在追求个人价值时超越自身价值,追求群体的认同,才能最终达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互完善的双重实现.”[1]然而,从产品开发角度来说,目前市场上有的生产者并不从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产品的社会效应、环境效应来考虑设计,而是以次充好,或生产一次性消耗品等去谋取更大的生产利润,不惜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这些不仅给生态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很大的制约.老子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3]诚然,资源的承载能力制约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支撑,所以,能源匮乏、资源紧张的当代社会所需要的就是节约的概念.

节约的概念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一直倍受推崇.《荀子天论》:“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使之贫;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富国》记载:“知节用裕民,则必有仁义圣良之名,而且有富厚丘山之积矣.”这些都表明了荀子对于朴素社会的赞赏.无独有偶,道家庄子也在其著述中提倡朴素之道,《庄子马蹄》:“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此外,古籍《周易》一书中也有认为简易、简能是万物处世的基本原则,是帝王立功建业的前提,是社会永久发展的基础的观点.《周易系辞上》云:“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一切事情都要从简从易,这才是贤人所追求的.[2]同时,节约也是在中国传统道德中普及最广、最深入人心的美德之一.春秋战国时期,孔子认为节俭是做人的准则,他在“仁学”中提出了“温、良、恭、俭、让”等道德概念,如《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论语述而》:“奢则不孙,俭则固.”意为奢侈使人狂妄,节俭使人安稳.过节俭的生活,就是爱惜资源的表现.[2]鲁国大夫御孙有言:“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道家创始人老子、庄子提倡“俭”,并主张无欲不争.法家《韩非子》一书中要求人们要从各方面勤俭节约.《韩非子难二》中还强调了人在节俭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认为节俭是由人决定的,“俭于财用,节于衣食,宫室器械,周于资用,不事好玩,则入多.入多,皆人为也.” (《韩非子难二》)先秦诸子百家也有诸多关于节约思想的言论,如《管子乘马》中的“因天材,就地利”,“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侈俭则百用节矣”.

在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党的十八大也大力倡导节俭之风,并明确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理念的本质就是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它的提出既体现了全新的生产和消费观念,也体现了我国传统的生态伦理观.此后,结合各自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一些学者提出了建立“节约型企业”、“节约型大学”、“节约型建筑”、“节约型城市”等理念.同时,从事设计研究和实践的学者们也提出了“节约型设计”的理念.[3]

一、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节约型设计观

在节约思潮的不断推动下,新时期越来越多的产品也开始注重节约的理念,提倡资源利用的最优化.相关行业的商(协)会也在积极筹划节约型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并着手将节约的概念录入行业规划.而对于节约型产品的具体思考,有的生产商认为产品应讲究功能,设计越简单越好.然而,事实说明,在节约型产品中,设计的作用不容小觑,环保、适度、准确,符合实际需要的设计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节约型设计应该体现在设计思维和设计原则的更高层次上,而非单一的形式简约.如何把握好节约型设计的思维和原则,则需要我们努力去寻找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所在.

在农业文明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中国本土设计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传统哲学中“常善救物”、“有无相生”、“和合共生”等思想,与当代以可持续发展、资源优化配置为主要内容的节约型设计之间,体现了某种同一性,它所蕴含的丰富的生态意识对节约型产品的产生和发展也起到良性的指导作用.

(一)中国古代生态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庄子在其文章《月去箧》中表达了对生态变化的忧患情怀:“天下皆知求其所不知而莫知求其所已知者,皆知非其所不善而莫知非其所已善者,是以大乱.”意思是天下每每大乱、危机四伏,罪因皆在于人们不知足不知止.正由于这种不知足不知止,对上搅乱了日月的光明,对下熔耗了山川的精灵,中间破坏了四时的运行,使得天上的飞虫、地上的小草统统失去常性,引起了生态的紊乱.[4]因此,庄子主张“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是说人与万物同生同长是一种真实、本质的状态,是一种超脱的境界.

为了避免给我们的生态造成不可挽回的破坏,包括庄子在内的古代先哲们都在极力推崇自然界万物应该与人相和谐的思想.“无为”是老子的主要观点,他主张人类在自然的状态中,应顺应并遵循自然界万事万物的发展规律.《道德经》第十章曰:“生之蓄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老子认为天、地、人都是通过“自然无为”,在遵循自有的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不断发展变化着,天地是无所偏爱的,人与万物自然生长,宇宙万物的道才是真道,万物的生存发展都有自己的规律,不能横加干涉,否则就违背了“天道”而不能长久存在.正如李约瑟所说:“无为在最初原始科学的道家思想中,是指‘避免违反自然的行为’,即避免拂逆事物之天性.”[5]这种意识旨在排斥那些不遵循自然界规律甚至强加破坏的人的作为.在遵照自然界规律的同时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之有节制地滥采、滥用自然资源,才“是为玄德”.因此,我们要正确认识一切事物发展的规律并顺应这种规律,进行正确的行为,才能持续的生存发展下去.《道德经》第五章说,“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说穷,不如守中”,说的就是这个道理.顺应自然、清静无为等道家真义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也对现代节约型的设计思想有所启发. (二)节约的目的在于可持续发展


怎么写可持续发展本科毕业论文
播放:35817次 评论:6556人

古代哲学中“顺天道而为”、“无为”等哲学思想,与当今提倡节约资源与维护生态平衡的节约型设计的主张如出一辙.在节约型产品的概念中,“节约”的涵义不是通过设计节省单件产品的原材料,也不是尽量考虑使用低价原材料而减少资源,而是杜绝浪费,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更多的财富,实现资源的永续发展――“顺天道而为”.例如,在实践中,优良的设计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资源去实现,但从长远来看,比起那些用后即弃的设计来说,还是节约了资源.因此,节约型社会所说的“节约”是为了发展,促进发展的节约.“节约型设计所提倡的,是从循环经济模式的角度实现资源、能源最优化的设计;是对企业、消费者、社会和环境都具有责任感的设计;是对消费者的实际需求、使用环境有着周密考虑的设计;是真正能为实现节约型社会发挥各方面作用的设计.”[3]总而言之,我们的节约型设计发展只有建立在对资源的长久利用和对生态环境的人文关怀的基础上,才能为人类带去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二、对当代节约型产品设计的解读

一个好的设计理念能令产品更具生命并与社会和谐共荣,一件精巧的设计作品总会引发人们去思考隐藏在产品背后的韵味与哲理.经济学家杜森佰瑞认为:“在人类涉及的各种活动中,文化具有决定性影响,不管是产品的购买,还是产品的制造与销售;不管是提供物质上的途径,还是精神上的享受,(文化)都构成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文化的重要性可见一斑.”[6]通过长期的探索,以及传统的哲学思想、伦理道德、人文理想的潜移默化,节约型产品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设计特点.

(一)“常善救物”的生态智慧

由于技术和设计的助推,在产品使用过程中,物品因不断废弃和老化的本身属性,难免产生“弃物”,而现代的快节奏也使得用后即弃成为大部分消费者使用产品的显著特点,即使是耐用型产品,如家具、电视等,消费者也会随着样式和性能的技术革新而有步骤地进行更换.如果简单地将这些废弃物品进行焚烧,或者回收再制造,不仅浪费回收过程中大量的人力和资金,而且在处理过程中也会对我们的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针对这种状况,节约型产品设计师选择了对废弃物进行“救助”,而非简单回收或直接丢弃,以实现物品的“自我救赎”,这就符合了老子提出的“常善救物”的思想.

《老子》第二十七章曰:“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广雅释诂》对此的解释是:“救,助也.”“救物”,即“辅万物之自然”.陈鼓应先生的解释是:“因此有道的人经常善于做到人尽其才,所以没有被遗弃的人;经常善于做到物尽其用,所以没有被废弃的物,这就叫做保持明镜.”[7]“常善救物,故无弃物”的思想表明,人们不能通过一己之私而对世间万物有任何的强作妄为,因为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它们都为道所生,都与道相合,没有什么是应该被丢弃的.墨子在其《辞过》中也论述了这种思想:“当今之主,其为舟车,与此异矣,全固轻利皆已具,必厚作敛于百姓,以饰舟车,饰车以文采,饰舟以刻镂.女子废其纺织而修文采,故民寒,男子离其耕稼而修刻镂,故民饥.人君为舟车若此,故左右象之,是以其民饥寒并至.故为奸邪.奸邪多则刑罚深,刑罚深则国乱.君实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为舟车,不可不节.”这种“物尽其用”的思想告诉我们,如若我们都能认识到事物的这一本质,世界上就不会存在无价值而被抛弃的东西了,继而也就达到了节约的目的.

图1不浪费的铅笔头

图2Lee 购物袋的设计

一项“经典”的设计从来都不是“用后即弃”,而是在没有任何新型的替代物之前,保持可持续发展状态下的“节约”.现代社会,设计师们不仅从最初的设计构想阶段就考虑到了最终的回收再利用,而且对现有的设计产物也展开了再利用的可能性研究,完美地达到了“常善救物”的生态理念.在具体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将艺术设计造型方法和创新的思想运用在这些废弃的材料中,并重新定位它们的使用功能.在生产中,利用切割、拼和、热熔等手段赋予它们新的形态,为这些废弃材料带来二次生命,并激发起大众的环保意识”[8].比如设计师U Jung Heo 和 Sa Yoeng Kim设计的一款铅笔(图1),就解决了铅笔头不能被使用而遭到遗弃的厄运,他设计的铅笔管可与铅笔头进行有效衔接,使铅笔能够在不断的循环中完整被使用,从而延长了产品的使用寿命.“常善救物”的思想应用于设计,“除了能有利地平衡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两者关系之外,更重要的是它完全符合了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是一种兼顾新老产品的可执行方式,通过它发掘老产品新的生命价值,新产品设计可以在设计初期就进行产品后期利用的规划,优化产品设计,平衡环境和经济利益.”[9]来自Happy工作室的设计师为牛仔品牌Lee设计的手提纸袋也是一个典型范例,这个牛皮纸手提纸袋使用双色印刷,外形上看并无不同,但消费者使用完袋子后,可以对袋子进行分割,纸袋的每个部分有不同的作用,可以做成年历、书签、笔筒、

1 2

可持续发展类哲学与人生论文,关于中国古代哲学视野下的节约型设计相关毕业论文提纲参考文献:

编辑视野下的英文学术文写作
#30340;与内容,或者提及论文的组成部分和方法,但一般不交代研究结果. 编辑视。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
6年12月被评为杭州市重点学科.2016年5月成为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16年5。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博连读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

中国古代建筑
册,《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杨维菊主编,中国建筑工。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真题赏,2,36,6,8,中国古代杂项文物鉴赏,2,36,6,9,中国古代建筑鉴赏,2,36,6,10,中国古。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教师9nla.gov.au/nla.cat-vn5865933zhongguogudaidifangfalu?wenxian.yibian/yangyifa。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教师9nla.gov.au/nla.cat-vn5865933zhongguogudaidifangfalu?wenxian.yibian/yangyifa。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
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真题赏,2,36,6,8,中国古代杂项文物鉴赏,2,36,6,9,中国古代建筑鉴赏,2,36,6,10,中国古代钱币鉴。关于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招。

中国古代建筑文化论文
:《中国建筑史》潘谷西编着,《中国古代建筑史》刘敦桢编着,《外国建筑史》陈志华编着,《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着,《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册,《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杨维菊主编,中。

中国古代建筑史论文
近现代建筑史》罗小未编着,《建筑构造》第五版上下册,《建筑构造设计》上下册,杨维菊主编,中国建筑工。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教师。

古代建筑设计
求学生们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建筑设计思想和其产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因为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总是受不同的时代,地域,民族,宗教,哲学及美学观。中国古代建筑的论文教师n:1900-201。

中国建筑设计
中国建筑设计咨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人才培训中心,中设研培[2016]037号,关于举办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工作,培训班的通知,各有关单位,新版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2-手机版)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123456789@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后台-系统-系统设置-扩展变量-(内容页告位3-手机版)